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66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多用炉余热利用不充分,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所述壳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维修门,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机构,所述温度显示机构的上方设置有气压显示机构,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低温气体聚集仓,所述低温气体聚集仓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高温气体聚集仓,所述高温气体聚集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水箱,且水箱的一侧与进水管和出水管互通,所述水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柱,且水箱通过固定柱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下方设置有卡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再次是间接利用(如余热发电),综合利用就是根据余热的品质,按照温度高低顺序不同按阶梯利用,品质高的可以用于生产工艺或余热发电;中等的可以采用氨水吸收制冷设备来制取-30度到5度的冷量,用于空调或工业;低温的可以用来制热或利用吸收式热泵来提高热量的数量或温度供生产和生活使用。但是,现有多用炉余热利用不充分,导致资源浪费;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维修门(2),所述维修门(2)的一侧设置有门锁机构(4),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机构(9),所述温度显示机构(9)的上方设置有气压显示机构(8),所述气压显示机构(8)的上方设置有气体释放阀(10),所述气体释放阀(10)的一端设置有气体阻隔板(17),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低温气体聚集仓(11),所述低温气体聚集仓(11)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法兰(13),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多用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端面设置有维修门(2),所述维修门(2)的一侧设置有门锁机构(4),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上方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温度显示机构(9),所述温度显示机构(9)的上方设置有气压显示机构(8),所述气压显示机构(8)的上方设置有气体释放阀(10),所述气体释放阀(10)的一端设置有气体阻隔板(17),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低温气体聚集仓(11),所述低温气体聚集仓(11)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12),所述出气口(12)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法兰(13),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高温气体聚集仓(14),所述高温气体聚集仓(14)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15),所述进气口(15)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法兰(16),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水箱(19),且水箱(19)的一侧与进水管(6)和出水管(5)互通,所述水箱(19)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柱(18),且水箱(19)通过固定柱(18)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9)下方设置有卡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进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茂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