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3604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包括空调回水主立管、空调供水主立管、空调回水水平干管、空调供水水平干管、空调末端设备和走道,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与空调回水水平干管连接,所述空调供水主立管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连接,所述空调末端设备的供、回水支管分别连接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和空调回水水平干管上,所述走道为长条形走道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和空调供水主立管分别设置在走道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传统三管同程的设置,对管道走向、水流方向、立管位置做适当调整,即可实现二管同程,在达到相同同程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缩短系统管长,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和民用建筑领域,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集中空调水系统情况越来越普遍,且系统规模、水环路服务半径不断增大。干管管程长易出现水利失衡现象,国家节能规范要求采取控制措施,要求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相对差额控制在15%范围内。工程设计中有多种控制方式,最为常见的是设置同程系统。同程系统,即同一水环路中各空调末端设备的水流管长同程,系统除空调供水管、回水管以外,还设有第三根管道(即同程管),俗称“三管同程”系统,系统构造见附图3所示,空调供、回水立管位于同一管井内,走道内共布置有三根空调供回水管道,空调末端设备的回水通过同程水管的连接,使得各台设备的空调水流管程相同,实现同程,其缺点是增加干管管长,造成材料、人工成本增加,且占用更多的吊顶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本技术相对于传统三管同程的设置,对管道走向、水流方向、立管位置做适当调整,即可实现二管同程,在达到相同同程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缩短系统管长,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包括空调回水主立管(1)、空调供水主立管(2)、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空调末端设备(5)和走道(6),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与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空调供水主立管(2)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连接,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的供、回水支管分别连接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和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上,所述走道(6)为长条形走道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分别设置在走道(6)的两端。对于长条形走道,通过改变空调供回水立管集中布置的设置方式,将空调供回水立管分别设置在走道两端,使得各台空调设备的供回水流管程相同,节省专用水平同程管。优选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设有多个,且空调末端设备(5)的水流管长同程。优选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平行,且沿走道(6)走向水平朝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和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均为长条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走道(6)为环廊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设置在同一管井内。当建筑设有环形走廊时,可利用建筑回廊改变空调回水管水流方向、形成自然同程,使得各台空调设备的供回水流管程相同,节省专用水平同程管。优选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平行,且沿走道(6)走向环形设置。优选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和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均为环形结构。工作原理为:对于长条形走道,通过改变空调供回水立管集中布置的设置方式,将空调供回水立管分别设置在走道两端,通过改变水平回水管的水流走向,形成水环路的自然同程;当建筑设有环形走廊时,空调供、回水立管位于同一管井内,利用建筑回廊的环形空间、改变水平回水管的水流走向,形成水环路的自然同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对于长条形走道,空调供、回水立管分别位于走道两端,通过改变水平回水管的水流走向,形成水环路的自然同程,与传统三管同程的同程水系统相比,走道内少了水平同程管,只有两根空调供回水管道,也同样能够达到同程效果;(2)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对于环廊建筑,空调供、回水立管位于同一管井内,利用建筑回廊的环形空间、改变水平回水管的水流走向,形成水环路的自然同程,与传统三管同程的同程水系统相比,走道内少了水平同程管,只有两根空调供回水管道,也同样能够达到同程效果;(3)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相对于传统三管同程的设置,对管道走向、水流方向、立管位置做适当调整,即可实现二管同程,在达到相同同程效果的前提下,有效缩短系统管长,降低材料和人工成本;(4)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效果显著;(5)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适用于空调、供暖闭式水系统管道的设置,灵活多变,满足多种使用需求;(6)本技术所涉及的新型同程水系统,易于加工与装配、实施性强、便于操作、成本低、占用的吊顶空间少、实用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长条形走道设置同程水系统的同程管道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环廊设置同程水系统的同程管道平面示意图;图3为传统同程水系统的三管同程管道平面示意图;图1、2和3中:1为空调回水主立管、2为空调供水主立管、3为空调回水水平干管、4为空调供水水平干管、5为空调末端设备、6为走道、7为同程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包括空调回水主立管1、空调供水主立管2、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空调末端设备5和走道6,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与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空调供水主立管2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连接,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的供、回水支管分别连接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和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上,所述走道6为长条形走道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分别设置在走道6的两端,其结构详见附图1所示。对于长条形走道,通过改变空调供回水立管集中布置的设置方式,将空调供回水立管分别设置在走道两端,使得各台空调设备的供回水流管程相同,节省专用水平同程管。进一步的,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设有多个,且空调末端设备5的水流管长同程。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平行,且沿走道6走向水平朝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和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均为长条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走道6为环廊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设置在同一管井内,其结构详见附图2所示。当建筑设有环形走廊时,可利用建筑回廊改变空调回水管水流方向、形成自然同程,使得各台空调设备的供回水流管程相同,节省专用水平同程管。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平行,且沿走道6走向环形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和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均为环形结构。工作原理为:对于长条形走道,通过改变空调供回水立管集中布置的设置方式,将空调供回水立管分别设置在走道两端,通过改变水平回水管的水流走向,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回水主立管(1)、空调供水主立管(2)、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空调末端设备(5)和走道(6),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与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空调供水主立管(2)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连接,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的供、回水支管分别连接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和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上,所述走道(6)为长条形走道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分别设置在走道(6)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同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回水主立管(1)、空调供水主立管(2)、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空调末端设备(5)和走道(6),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与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连接,所述空调供水主立管(2)与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连接,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的供、回水支管分别连接在空调供水水平干管(4)和空调回水水平干管(3)上,所述走道(6)为长条形走道结构,所述空调回水主立管(1)和空调供水主立管(2)分别设置在走道(6)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同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末端设备(5)设有多个,且空调末端设备(5)的水流管长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同程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