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目台灯及其灯头组件,涉及照明灯具领域。防眩目台灯包括支架和灯头组件,灯头组件包括灯罩,以及位于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的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反光结构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光扩散板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散射处理,实现更加均匀、柔和的光照效果;透光通孔的孔壁消除了部分斜射发出的光线,保证光照方向更加准确一致,避免了因光线斜射入人眼而造成眩目的问题;透光板既能保证光线的透射效果,又可对格栅板的透光通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空气灰尘进入透光通孔中进而影响光照效果,保证了灯光的工作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眩目台灯及其灯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目台灯及其灯头组件。
技术介绍
在办公学习时,通常需要使用台灯来增加桌面区域的光线亮度,传统的台灯包括灯罩和光源,灯罩对光源发出的上半部分光线进行遮挡,保证光线朝下照射桌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度或角度调节不到位,而使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直射人眼,造成了灯光刺眼和眩目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622505U、授权公告日为2019.11.1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格栅LED护眼教室灯,并具体公开了该护眼教室灯包括由板状底板和导光板叠置组成的发光腔体,在发光腔体内的侧边处设置有灯条或灯带,在导光板上依次贴设有扩散层和格栅扩散板,或者依次贴设有格栅扩散板和扩散层。格栅扩散板上朝向扩散层的侧面上均匀形成有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凹槽,使灯光更加均匀,最大限度避免灯具炫光。现有技术中的护眼灯中,采用扩散层和带有凹槽的格栅扩散板对光线进行扩散,但是凹槽中容易存积空气灰尘,一旦灰尘堆积则会影响侧面的透光度,进而降低了灯光的工作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目台灯,以解决现有护眼灯的格栅扩散板上设有凹槽,容易存积空气灰尘,进而降低灯光的工作亮度的问题。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防眩目台灯的灯头组件。本技术的防眩目台灯的技术方案为:防眩目台灯包括支架和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罩,以及位于所述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的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所述反光结构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所述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所述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有益效果:在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有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光扩散板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散射处理,实现更加均匀、柔和的光照效果;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透光通孔的孔壁消除了部分斜射发出的光线,保证光照方向更加准确一致,避免了因光线斜射入人眼而造成眩目的问题;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既能保证光线的透射效果,又可对格栅板的透光通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空气灰尘进入透光通孔中进而影响光照效果,保证了灯光的工作亮度。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通孔为通径孔,所述通径孔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截面轮廓大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采用铝箔板制成,所述通径孔的孔内壁为用于遮挡光线的遮光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为蜂巢孔板,所述通径孔的形状为正六棱柱形。进一步的,所述蜂巢孔板的孔壁厚度小于1mm,所述通径孔的轴向尺寸大于或等于通径孔的径向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光扩散板为PMMA扩散板、PC扩散板或者PP扩散板。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板为玻璃薄板或者透明树脂板。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位于中部的导光板以及设于导光板边缘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中部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发光体为环形灯带,所述环形灯带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的内侧壁上。本技术的灯头组件的技术方案为:灯头组件包括灯罩,以及位于所述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的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所述反光结构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所述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所述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有益效果:在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有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光扩散板用于对入射光进行散射处理,实现更加均匀、柔和的光照效果;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透光通孔的孔壁消除了部分斜射发出的光线,保证光照方向更加准确一致,避免了因光线斜射入人眼而造成眩目的问题;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既能保证光线的透射效果,又可对格栅板的透光通孔起到封闭作用,防止空气灰尘进入透光通孔中进而影响光照效果,保证了灯光的工作亮度。进一步的,所述透光通孔为通径孔,所述通径孔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截面轮廓大小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采用铝箔板制成,所述通径孔的孔内壁为用于遮挡光线的遮光内壁。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为蜂巢孔板,所述通径孔的形状为正六棱柱形。进一步的,所述蜂巢孔板的孔壁厚度小于1mm,所述通径孔的轴向尺寸大于或等于通径孔的径向尺寸。进一步的,所述光扩散板为PMMA扩散板、PC扩散板或者PP扩散板。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板为玻璃薄板或者透明树脂板。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包括位于中部的导光板以及设于导光板边缘的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中部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发光体为环形灯带,所述环形灯带固定安装在所述灯罩的内侧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眩目台灯的具体实施例1中防眩目台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灯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灯头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格栅板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灯头组件、20-灯罩、21-反光结构、22-环形灯带、23-导光板、24-光扩散板、25-格栅板、250-通径孔、251-遮光内壁、26-透光板、3-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防眩目台灯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防眩目台灯包括支架1和灯头组件2,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为连杆式结构,支架1的下端铰接安装在底座3上,灯头组件2转动安装在支架1的悬伸端,通过调节支架1的弯折角度以及灯头组件2的转动角度,从而改变灯光的高度和照射位置。灯头组件2包括灯罩20,以及设于灯罩20的内部下侧的反光结构21、光源、光扩散板24以及格栅板,反光结构21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格栅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26。其中,灯罩20为圆形罩体,包括上部的顶板和周向布置的环沿,环沿所围的内部空间形成用于容纳反光结构21、光源、光扩散板24、格栅板以及透光板26安装的装配空间。而且,环沿的下侧边缘还设有内翻边,通过内翻边对透光板26挡止配合,从而实现将反光结构21、光源、光扩散板24、格栅板25以及透光板26可靠地布置在装配空间中。在本实施例中,反光结构21为反光纸,反光纸具体为PET反射膜,反光纸的下侧面为反光面,光源布置在反光纸的下侧,通过反光纸的反光面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改变光照方向使之朝下投射在桌面上。具体的,光源包括位于中部的导光板23以及设于导光板23边缘的发光体,发光体的光照方向朝向导光板23的中部布置,导光板23的形状为与灯罩20内部的装配空间相匹配的圆形,发光体为环形灯带22,环形灯带22位于导光板23的外侧边缘位置且固定安装在灯罩20的环沿周向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3采用无色透明板材制成,位于导光板23边缘的环形灯带22产生的光线照射于导光板23的中心,通过导光板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眩目台灯,包括支架和灯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罩,以及位于所述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的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所述反光结构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所述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所述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目台灯,包括支架和灯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罩,以及位于所述灯罩的内部下侧依次布置的反光结构、光源、光扩散板以及格栅板,所述反光结构朝向光源的一侧具有反光面,所述格栅板上密布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透光通孔,所述扩散板的下侧还设有透光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目台灯,其特征是,所述透光通孔为通径孔,所述通径孔垂直于板厚方向的截面轮廓大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台灯,其特征是,所述格栅板采用铝箔板制成,所述通径孔的孔内壁为用于遮挡光线的遮光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眩目台灯,其特征是,所述格栅板为蜂巢孔板,所述通径孔的形状为正六棱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目台灯,其特征是,所述蜂巢孔板的孔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立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