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戊烷气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55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气化装置,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密封罐,密封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密封罐内隔离分为位于上部的射流室以及位于下部的导流室;射流室的一侧壁分层设置有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均通过分叉管路连接有气泵;导流室内转动连接上管板以及下管板,上管板与下管板之间连接有与射流室连通的螺旋管束,且上管板的上表面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扇叶,且多个风扇叶均与第二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拉瓦尔装置对空气进行增加流速后扩散排出,与戊烷液体充分接触,第二拉瓦尔装置推动螺旋管束旋转,从而使戊烷液体停留时间延长,充分进行气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戊烷气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戊烷气化
,尤其涉及到一种戊烷气化装置。
技术介绍
液态轻烃(比如戊烷)作为燃料使用时,需要将液态轻烃与空气混合气化形成可燃气体,再输送至用户供使用,而液态轻烃的气化需要气化器实现,现有气化器通常仅仅为通入有空气的容器,并向容器内通入液态轻烃实现轻烃的气化,这种气化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气化效率低,轻烃和空气混合并不完全充分均匀。现有技术中,通过气泵泵入空气与戊烷液体相接触混合,因气泵泵出的空气为条形状或线形状,无法与戊烷液体充分接触气化,造成气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气化装置对气泵泵出的空气进行增加流速后分散与戊烷液体接触,同时利用气泵气体吹动螺旋管束旋转,使戊烷液体在螺旋管束中停留时间更长,增加气化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气化装置,该戊烷气化装置包括:柜体以及支撑所述柜体的移动装置;其中,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密封罐内隔离分为位于上部的射流室以及位于下部的导流室;所述射流室的一侧壁分层设置有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所述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均通过分叉管路连接有气泵;所述导流室内转动连接上管板以及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所述下管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射流室连通的螺旋管束,且所述上管板的上表面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扇叶,且多个所述风扇叶均与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与密封罐连通的戊烷进气口,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罐连通的出气口。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所述柜体底部四角的支撑杆以及装配在每个所述支撑杆上的万向轮;其中,每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置有踩刹。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瓦尔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为敞口状,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为闭口状。优选的,所述上管板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隔板上;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室内的安装板,所述下管板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流室内分布网,所述分布网位于所述安装板下方。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拉瓦尔装置对空气进行增加流速后扩散排出,与戊烷液体充分接触,第二拉瓦尔装置推动螺旋管束旋转,从而使戊烷液体停留时间延长,充分进行气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戊烷气化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戊烷气化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的上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柜体-1、支撑杆-2、万向轮-3、戊烷进气口-4、密封罐-5、隔板-6、上管板-7、安装板-8、下管板-9、螺旋管束-10、风扇叶-11、气泵-12、第一拉瓦尔装置-13、第二拉瓦尔装置-14、分布网-15、回油泵-16、出气口-17、第一轴承-1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首先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戊烷气化装置,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戊烷气化装置便于移动并锁定位置,使用区域更加广泛,并采用多种空气与戊烷液体接触的方式,加强气化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戊烷气化装置进行说明。一并参考图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戊烷气化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戊烷气化装置包括:柜体1,该柜体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柱体外壳结构,为了方便适用于多个区域,在柜体1底部设置有移动装置,从而在应用在不同区域时,便于移动。具体的,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柜体1底部四角的支撑杆2以及装配在每个支撑杆2上的万向轮3;其中,每个万向轮3上均设置有踩刹;通过万向轮3移动更加便捷,并在到达设定区域后,通过踩刹锁紧固定。此外,为了实现对戊烷液体气化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柜体1内设置有密封罐5,该柜体1顶部外露有戊烷进气口4,戊烷气进口与密封罐5顶部连通,固体底部外露设置有出气口17,该出气口17与密封罐5的底部连通。从而使柜体1移动至设定位置后,进戊烷进气口4以及出气口17外露,插接对应设备即可,操作简单便捷。继续参阅图2,同时,为了加强戊烷液体的气化率,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罐5内水平设置有隔板6,隔板6将密封罐5内隔离分为位于上部的射流室以及位于下部的导流室;射流室的一侧壁分层设置有第一拉瓦尔装置13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14,第一拉瓦尔装置13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14均通过分叉管路连接有气泵12。第一拉瓦尔装置13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14均为具有窄喉部位增加空气流速的拉瓦尔喷管,并且第一拉瓦尔装置13位于第二拉瓦尔装置14的上方,且第一拉瓦尔装置13的排气端为敞口状,第一拉瓦尔装置13的敞口端与戊烷进气口4相对应,从而使气泵12泵出的空气在增加流速后呈扩散状与戊烷液体接触。第二拉瓦尔装置14为将空气流速增加后进行强力射流,从而推动具有螺旋管束10的导气装置旋转,从而增加戊烷液体在螺旋管束10内的停留时长,与空气充分进行接触。在具体设置螺旋管束10时,导流室内转动连接上管板7以及下管板9,上管板7与下管板9之间连接有与射流室连通的螺旋管束10;具体使上管板7和下管板9转动连接在导流室时,本实施例中采用,上管板7通过第一轴承18转动连接在隔板6上;还包括设置在导流室内的安装板8,下管板9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板8上。在具体使第二拉瓦尔装置14排出的气体吹动螺旋管束10旋转时,如图3所示,上管板7的上表面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扇叶11,且多个风扇叶11均与第二拉瓦尔装置14的排气端位置相对应。上述结构中可以看出,在戊烷液体有戊烷进气口4进入密封罐5内后,第一拉瓦尔装置13排出的高速扩散空气与液体接触,随后混合气体进入螺旋管束10内,第二拉瓦尔装置14驱动螺旋管束10呈旋转状态,从而使混合气体在螺旋管束10中停留时间延长,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强气化率。此外,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导流室内分布网15,分布网15位于安装板8下方,使得混合气体与分布网15有效撞击分布,气体被进一步有效混合。同时,采用回油泵16连接导流室底部,并由检测探头检测是否残留戊烷液体,检测探头可以是浮脂探头,并由回油泵16将戊烷液体回流输送至戊烷气进口,重新气化,全程由PLC控制器进行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方法,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本技术中,通过第一拉瓦尔装置13对空气进行增加流速后扩散排出,与戊烷液体充分接触,第二拉瓦尔装置14推动螺旋管束10旋转,从而使戊烷液体停留时间延长,充分进行气化。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戊烷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支撑所述柜体的移动装置;其中,/n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密封罐内隔离分为位于上部的射流室以及位于下部的导流室;所述射流室的一侧壁分层设置有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所述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均通过分叉管路连接有气泵;/n所述导流室内转动连接上管板以及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所述下管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射流室连通的螺旋管束,且所述上管板的上表面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扇叶,且多个所述风扇叶均与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戊烷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以及支撑所述柜体的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密封罐,所述密封罐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密封罐内隔离分为位于上部的射流室以及位于下部的导流室;所述射流室的一侧壁分层设置有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第二拉瓦尔装置,所述第一拉瓦尔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均通过分叉管路连接有气泵;
所述导流室内转动连接上管板以及下管板,所述上管板与所述下管板之间连接有与所述射流室连通的螺旋管束,且所述上管板的上表面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风扇叶,且多个所述风扇叶均与所述第二拉瓦尔装置的排气端位置相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戊烷气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顶部设置有与密封罐连通的戊烷进气口,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罐连通的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月
申请(专利权)人:辽阳欣欣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