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550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该压力容器包括:内胆,内胆内设有储气空间;阀座,阀座与内胆相连,阀座包括主体和凸部,凸部设在主体上且朝向内胆,主体设有第一连接部,凸部设有第二连接部,内胆设有与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使阀座与内胆在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相互锁止;阀门,阀门内部设有气流通道且伸入到储气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通过设置连接部和配合部,可以提高阀座与内胆在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的气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容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和具有所述压力容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压力容器,金属阀座与非金属内胆的密封结构多采用联锁衬垫和凸台结构,这种形式已被证明在某些应用中是有效的,例如用于压缩天然气(CNG)燃料容器。然而,在某些高压(例如,70MPa)应用中,已经注意到与凸台相邻的塑料衬垫材料的扭曲,可能导致塑料衬垫被拉出键槽的倾向。高压应用中这一区域的畸变是由于高压气体的存在造成的。在衬垫和凸台之间的键槽中,高压气体渗透过衬垫材料,然后在容器内压力下降时放出气体。因此,渗透在衬垫与凸台间界面的气体可能具有比容器内的气体更高的压力,例如当气体从容器中排出时,衬垫和凸台之间的压差会导致衬垫材料被迫离开键槽,从而导致衬垫与凸台的界面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压力容器,以使该压力容器具有可以提高阀座与内胆在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的气密性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储气空间;阀座,所述阀座与所述内胆相连,所述阀座包括主体和凸部,所述凸部设在所述主体上且朝向所述内胆,所述主体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凸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内胆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的第一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的第二配合部,以使所述阀座与所述内胆在所述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相互锁止;阀门,所述阀门内部设有气流通道且伸入到所述储气空间内。r>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具有可以提高阀座与内胆在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的气密性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压力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径向锁止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轴向锁止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径向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轴向配合部,其中,所述径向锁止部与所述径向配合部相连以在所述压力容器的径向上限位所述内胆,所述轴向锁止部与所述轴向配合部相连以在所述压力容器的轴向上限位所述内胆。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径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径向配合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轴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轴向配合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横截面内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底壁宽度。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内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壁宽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径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径向锁止部为多个且沿所述压力容器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轴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所述轴向锁止部为多个且沿所述压力容器的轴向间隔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胆设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凹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设在所述凹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胆通过模制形成,其中,当所述内胆材料填充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时,形成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容器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阀门与所述内胆之间且靠近所述储气空间设置,所述第二密封件位于所述阀门与所述阀座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座为金属材料件,所述内胆为非金属材料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压力容器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压力容器,可以提高阀座与内胆在压力容器的轴向和径向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的气密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使所述车辆具有行驶稳定、使用安全舒适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压力容器。所述车辆与上述压力容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压力容器1、内胆100、储气空间101、第一配合部110、第二配合部120、凹部130、定位环台131、阀座200、气流通道201、主体210、第一连接部211、凸部220、第二连接部221、定位槽222、阀门300、第一密封件410、第二密封件42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图1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1包括内胆100、阀座200和阀门300。内胆100内设有储气空间101。阀座200与内胆100相连,阀座200包括主体210和凸部220,凸部220设在主体210上且朝向内胆100,主体210设有第一连接部211,凸部220设有第二连接部221,内胆100设有与第一连接部21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10、以及与第二连接部22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0,以使阀座200与内胆100在压力容器1的轴向和径向相互锁止。阀门300内部设有气流通道201且伸入到储气空间101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1,通过在阀座200上设置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21,在内胆100上设置第一配合部110和第二配合部120。这样可以利用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配合部110的配合连接、第二连接部221和第二配合部120的配合连接,实现阀座200与内胆100在轴向上和径向上的相互锁止。这样可以提高阀座200和内胆100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避免内胆100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径向膨胀或者是轴向膨胀而使阀座200和内胆100发生相互分离,防止压力容器发生泄漏或抗渗透性能恶化等安全问题。并且,通过使阀座200包括主体210和凸部220,将第一连接部211设在主体210上,第二连接部221设在凸部220上。这样不仅可以增大阀座200与内胆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内胆100与阀座2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便于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21的设置,便于在径向和轴向分别对阀座200和内胆100的连接进行限位锁紧,提高压力容器1的气密性。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容器1具有可以提高阀座200与内胆100在压力容器1的轴向和径向的连接可靠性,提高压力容器1的气密性等优点。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压力容器1。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胆(100),所述内胆(100)内设有储气空间(101);/n阀座(200),所述阀座(200)与所述内胆(100)相连,所述阀座(200)包括主体(210)和凸部(220),所述凸部(220)设在所述主体(210)上且朝向所述内胆(100),所述主体(210)设有第一连接部(211),所述凸部(220)设有第二连接部(221),所述内胆(100)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10)、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0),以使所述阀座(200)与所述内胆(100)在所述压力容器(1)的轴向和径向相互锁止;/n阀门(300),所述阀门(300)内部设有气流通道(201)且伸入到所述储气空间(1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100),所述内胆(100)内设有储气空间(101);
阀座(200),所述阀座(200)与所述内胆(100)相连,所述阀座(200)包括主体(210)和凸部(220),所述凸部(220)设在所述主体(210)上且朝向所述内胆(100),所述主体(210)设有第一连接部(211),所述凸部(220)设有第二连接部(221),所述内胆(100)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配合的第一配合部(110)、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配合的第二配合部(120),以使所述阀座(200)与所述内胆(100)在所述压力容器(1)的轴向和径向相互锁止;
阀门(300),所述阀门(300)内部设有气流通道(201)且伸入到所述储气空间(10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包括径向锁止部,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包括轴向锁止部,所述第一配合部(110)包括径向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120)包括轴向配合部,
其中,所述径向锁止部与所述径向配合部相连以在所述压力容器(1)的径向上限位所述内胆(100),所述轴向锁止部与所述轴向配合部相连以在所述压力容器(1)的轴向上限位所述内胆(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径向配合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1)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轴向锁止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槽,所述轴向配合部为沿所述压力容器(1)的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配合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栋郭淑芬薛海龙高智惠刘冬明孙福龙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