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446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包括采用在泵底部的第一叶轮外侧设置的过滤区与第一叶轮配合,实现了大水流冲击叶轮时,叶轮能有足够强度经受冲击,而不至于使得泵体内第二叶轮受损,而且在泥沙等杂质被第一叶轮转动甩出到过滤区后,被过滤网阻拦,使得不能继续冲击后续第二叶轮;解决了我是轴流泵在使用时,因为水中含有泥沙杂质冲击从而影响卧式轴流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可拆卸的拦污板,实现了在长时间使用卧式轴流泵后,大量杂质沉积到沉积区时,可以通过打开拦污板,将杂质排出,解决了在清理我是轴流泵时,拆卸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
技术介绍
轴流泵靠旋转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而卧式轴流泵在使用时,由于水中含有一些颗粒杂质,如泥沙等,长时间工作中,叶片受到大量冲击使得卧式轴流泵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而且在有泥沙冲击的情况下,卧式轴流泵的工作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高,限制了卧式轴流泵的工作和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采用在泵底部的第一叶轮外侧设置的过滤区与第一叶轮配合,实现了大水流冲击叶轮时,叶轮能有足够强度经受冲击,而不至于使得泵体内第二叶轮受损,而且在泥沙等杂质被第一叶轮转动甩出到过滤区后,被过滤网阻拦,使得不能继续冲击后续第二叶轮;解决了卧式轴流泵在使用时,因为水中含有泥沙杂质冲击从而影响卧式轴流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可拆卸的拦污板,实现了在长时间使用卧式轴流泵后,大量杂质沉积到沉积区时,可以通过打开拦污板,将杂质排出,解决了在清理卧式轴流泵时,拆卸繁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机、抽水部、泵体部、送水部;所述泵体部一侧安装有抽水部;所述抽水部与所述泵体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远离抽水部一侧安装有送水部;所述送水部与所述泵体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靠近抽水部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泵体部一侧设置有输出轴;所述泵体部中部设置有动力轴;所述泵体部设置有泵体外壳;所述输出轴与动力轴之间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输出轴与动力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动力轴中部设置有第一叶轮;所述动力轴与第一叶轮卡接;所述第一叶轮远离电机一侧设置有第二叶轮;所述动力轴与第二叶轮卡接;所述第二叶轮远离电机一侧设置有多个导叶;所述导叶与泵体外壳焊接;所述泵体部在第一叶轮外侧设置有过滤区;所述过滤区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沉积区。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叶轮采用半开式叶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述过滤区靠内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泵体外壳之间采用焊接;所述过滤网在第一叶轮处设置有过滤入口。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沉积区远离电机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拦污板;所述拦污板与泵体外壳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泵底部的第一叶轮外侧设置的过滤区与第一叶轮配合,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在泥沙等杂质被第一叶轮转动甩出到过滤区后,被过滤网阻拦,使得不能继续冲击后续第二叶轮;2、可拆卸的拦污板,此结构有利的保证了在清理卧式轴流泵时,拆卸的简捷。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的泵体部剖面示意图。图中:1、电机;2、抽水部;3、泵体部;4、送水部;101、输出轴;102、联轴器;301、动力轴;302、泵体外壳;303、第一叶轮;304、第二叶轮;305、导叶;306、过滤区;307、过滤网;308、沉积区;309、过滤入口;310、拦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3所示,包括电机1、抽水部2、泵体部3、送水部4;所述泵体部3一侧安装有抽水部2;所述抽水部2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远离抽水部2一侧安装有送水部4;所述送水部4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靠近抽水部2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靠近泵体部3一侧设置有输出轴101;所述泵体部3中部设置有动力轴301;所述泵体部3设置有泵体外壳3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通过联轴器102连接;所述动力轴301中部设置有第一叶轮303;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一叶轮303卡接;所述第一叶轮303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第二叶轮304;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二叶轮304卡接;所述第二叶轮304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多个导叶305;所述导叶305与泵体外壳302焊接;所述泵体部3在第一叶轮303外侧设置有过滤区306;所述过滤区306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沉积区308;所述第一叶轮303采用半开式叶轮;所述过滤区306靠内一侧设置有过滤网307;所述过滤网307与泵体外壳302之间采用焊接;所述过滤网307在第一叶轮303处设置有过滤入口309;所述沉积区308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拦污板310;所述拦污板310与泵体外壳302螺栓连接。使用时,第一步,结合图1-3所示,将卧式轴流泵没入水中合适位置,开启电机1转动使得电机1的输出轴101通过联轴器102带动动力轴301转动,与动力轴301卡接的第一叶轮303和第二叶轮304也随动力轴301开始转动,在转动时,由于进入卧式轴流泵的水流首先接触第一叶轮303,而第一叶轮303采用半开式叶轮,使得水中砂石等杂物在冲击第一叶轮303后,被第一叶轮303转动甩出,由于第一叶轮303周围设置有过滤入口309,使得砂石等杂物甩出后,通过过滤入口309进入过滤区306,而由于过滤区306设置有过滤网307,将砂石等杂物隔离在过滤网307外,使得砂石等杂物不能再次撞击第二叶轮304,影响第二叶轮304寿命,与工作效率,而由于设置有第二叶轮304,与第一叶轮303配合使得卧式轴流泵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且不被砂石等杂物撞击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第二步,结合图1-3所示,在长时间使用卧式轴流泵后,过滤区306积存的砂石等杂物沉积到沉积区308,这时将拦污板310上的螺丝旋出,将拦污板310取下,再次开启电机1,由于第一叶轮303和第二叶轮304转动,将位于拦污板310处的砂石等杂物冲出沉积区308,此时再将拦污板310放置到合适位置,上好螺丝,完成卧式轴流泵的清洁工作。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抽水部(2)、泵体部(3)、送水部(4);所述泵体部(3)一侧安装有抽水部(2);所述抽水部(2)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远离抽水部(2)一侧安装有送水部(4);所述送水部(4)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靠近抽水部(2)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靠近泵体部(3)一侧设置有输出轴(101);所述泵体部(3)中部设置有动力轴(301);所述泵体部(3)设置有泵体外壳(3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通过联轴器(102)连接;所述动力轴(301)中部设置有第一叶轮(303);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一叶轮(303)卡接;所述第一叶轮(303)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第二叶轮(304);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二叶轮(304)卡接;所述第二叶轮(304)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多个导叶(305);所述导叶(305)与泵体外壳(302)焊接;所述泵体部(3)在第一叶轮(303)外侧设置有过滤区(306);所述过滤区(306)靠近底部一侧设置有沉积区(3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增强型卧式轴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抽水部(2)、泵体部(3)、送水部(4);所述泵体部(3)一侧安装有抽水部(2);所述抽水部(2)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远离抽水部(2)一侧安装有送水部(4);所述送水部(4)与所述泵体部(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泵体部(3)靠近抽水部(2)一侧上方设置有电机(1);所述电机(1)靠近泵体部(3)一侧设置有输出轴(101);所述泵体部(3)中部设置有动力轴(301);所述泵体部(3)设置有泵体外壳(3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设置有联轴器(102);所述输出轴(101)与动力轴(301)之间通过联轴器(102)连接;所述动力轴(301)中部设置有第一叶轮(303);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一叶轮(303)卡接;所述第一叶轮(303)远离电机(1)一侧设置有第二叶轮(304);所述动力轴(301)与第二叶轮(304)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杰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博洋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