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为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虽然现有的水泵可以实现对水的输送,但存在现有的水泵进行多管道输送时,需进行连通三通管,进行输送,费时费力,影响水输送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且存在水泵进行工作时,会产生震动,会带动连接管进行同步震动,可能会造成连接管与水泵连接产生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存在现有的水泵进行多管道输送时,需进行连通三通管,进行输送,费时费力,影响水输送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包括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的顶部固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右侧连通有进液口,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流通机构;所述流通机构包括Y型管、球阀、密封圈、第一密封轴承、圆杆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包括第一横板(1),所述第一横板(1)的顶部固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右侧连通有进液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有流通机构(4);/n所述流通机构(4)包括Y型管(401)、球阀(402)、密封圈(403)、第一密封轴承(404)、圆杆(405)和转盘(406);/n所述Y型管(401)连通于箱体(2)的顶部,所述Y型管(401)的顶部左右两侧管道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球阀(402),所述球阀(402)的顶部与底部均过盈配合有密封圈(403),所述密封圈(403)套接于Y型管(401)的内壁,两个所述球阀(402)的外侧均固接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包括第一横板(1),所述第一横板(1)的顶部固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右侧连通有进液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有流通机构(4);
所述流通机构(4)包括Y型管(401)、球阀(402)、密封圈(403)、第一密封轴承(404)、圆杆(405)和转盘(406);
所述Y型管(401)连通于箱体(2)的顶部,所述Y型管(401)的顶部左右两侧管道内壁均间隙配合有球阀(402),所述球阀(402)的顶部与底部均过盈配合有密封圈(403),所述密封圈(403)套接于Y型管(401)的内壁,两个所述球阀(402)的外侧均固接有圆杆(405),两个所述圆杆(405)分别通过第一密封轴承(404)与Y型管(401)的顶部左右两侧管道内壁转动相连,两个所述圆杆(405)的外侧均固接有转盘(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06)的外壁加工有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Y型管(401)的顶部左右两侧管道顶部和进液口(3)的右侧均安装有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的顶部左侧设有排出机构(5);
所述排出机构(5)包括电机(501)、第二密封轴承(502)和涡叶轮(503);
所述电机(501)固接于第一横板(1)的顶部左侧,所述电机(50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密封轴承(502)与箱体(2)的左侧转动相连,所述涡叶轮(503)与箱体(2)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涡叶轮(503)的左侧与电机(501)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水路智能输出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1)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机构(6);
所述第一缓冲机构(6)包括第一杆体(601)、第二杆体(602)、第一弹簧(603)和第二横板(604);
两个所述第一杆体(601)分别固接于第一横板(1)的底部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杆体(601)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第二杆体(602),两个所述第二杆体(602)的底部固接有第二横板(604),所述第二杆体(602)的内壁间隙配合有第一弹簧(603),所述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