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及冲砂管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40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及冲砂管柱,该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包括:中心管;携砂管,其侧壁设有开口,携砂管套设于中心管外,携砂管的内壁与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地层砂的容置腔;携砂管与中心管之间转动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水平井段中的地层砂的冲砂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及冲砂管柱
本技术涉及油田井下作业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及冲砂管柱。
技术介绍
油田的水平井段在出砂后,地层砂容易在井筒内沉降,形成砂桥,造成抽油泵磨损和砂卡,还会引起砂埋油层,导致油井无法正常生产。通过冲砂管柱向井中注入携砂液,携砂液对地层砂形成冲击,并使地层砂随携砂液上返出井口。目前,为了提高冲砂效果,通常采用增大携砂液的流动速度的方法,以增强对地层砂的冲击和携砂液的上返速度。在油层压力低、漏失比较严重且套管环形空间尺寸比较大的水平井段,地层砂上返困难较大,容易发生井口不返砂,井筒内砂被冲入地层,导致油井产量降低。为了减少井筒内砂被冲入底层,便于地层砂上返,目前,通常使用暂堵剂来将油层暂时堵上,但是,使用暂堵剂会造成二次污染油层,并且对冲砂效果的改善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及冲砂管柱,以缓解水平井段中的地层砂的冲砂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包括:中心管;携砂管,其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携砂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携砂管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地层砂的容置腔;所述携砂管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转动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携砂管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相配合的轴承。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携砂管的横截面呈具有缺口的圆形。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的圆心角范围为120°-18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中设有至少一个沉砂分隔环,所述沉砂分隔环将所述容置腔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分隔成多段。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砂分隔环的外轮廓固定于所述携砂管的内壁,并且所述沉砂分隔环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心管转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沉砂分隔环的外轮廓至内轮廓,沿所述中心管的上端指向下端的方向倾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中心管的轴截面上,所述中心管的轴线与所述沉砂分隔环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90°。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携砂管装置包括扶正器,所述扶正器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管的上端设有上接头,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有下接头,所述上接头能与所述下接头相适配。本技术提供一种冲砂管柱,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上述的携砂管装置;所述第一油管、所述携砂管装置中的中心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依次连接。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将该携砂管装置连接到油管上,中心管与油管相连通,携砂液通过油管和中心管注入到井中,携砂液冲击井中的地层砂,并使地层砂随携砂液上返。该携砂管装置位于水平井段中,携砂管会在自重重力作用下,相对于中心管进行旋转,使携砂管的开口转动至朝向上方。地层砂在上升过程中,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并通过携砂管的开口落入到容置腔中。在后续的上提油管和该携砂管装置操作时,可将地层砂携带出井口,减少地层砂的沉积,有利于减少出砂对油井产能的制约,提高油井产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中心管;11、上接头;12、下接头;20、携砂管;21、容置腔;221、开口;222、缺口;30、沉砂分隔环;40、轴承;50、扶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携砂管装置包括:中心管10和携砂管20,携砂管20的侧壁设有开口221,携砂管20套设于中心管10外,携砂管20的内壁与中心管10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地层砂的容置腔21;携砂管20与中心管10之间转动连接。将该携砂管装置连接到油管上,中心管10与油管相连通,携砂液通过油管和中心管10注入到井中,携砂液冲击井中的地层砂,并使地层砂随携砂液上返。该携砂管装置位于水平井段中,携砂管20会在自重重力作用下,相对于中心管10进行旋转,使开口221转动至朝向上方。地层砂在上升过程中,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并通过开口221落入到容置腔21中。在后续的上提油管和该携砂管装置操作时,可将地层砂携带出至井筒外,减少地层砂的沉积,有利于减少出砂对油井产能的制约,提高油井产量。请参照图1,中心管10的上端设有上接头11,中心管10的下端设有下接头12,中心管10的上端通过上接头11与第一油管连接,下端通过下接头12与第二油管连接,将该携砂管装置、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安装到油井中,携砂液能够通过第一油管、该携砂管装置和第二油管,注入到油井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准备上提该携砂管装置和油管前,改用含有固沙剂的携砂液循环注入,固沙剂进入到容置腔21中,使其中的地层砂固结在该容置腔21中,便于在上提时将地层砂带出。水平井段的长度存在差异,为了使该携砂管装置能够应用于不同长度的水平井段,该携砂管装置中,上接头11与下接头12相适配,以便于将多个携砂管装置串联地依次相连,以使整体长度与水平井段的长度相配合。优选地,上接头11采用平式油管母扣接箍,下接头12采用平式油管公扣接箍,以便于上接头11与油管连接,下接头12与油管连接,以及上接头11与下接头12相连接。该携砂管装置,携砂管20的侧壁设有开口221,使得携砂管20的重心偏向与开口221相对的一侧,这样,当该携砂管装置设于水平井段中时,携砂管20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携砂管20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趋向于使携砂管20的重心转向至下侧,而使开口221转向至上侧。携砂管2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携砂管20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梯形或者矩形。优选地,如图2所示,携砂管20的横截面呈具有缺口222的圆形,该缺口222形成携砂管20的开口221。进一步地,携砂管20的轴线、中心管10的轴线和携砂管20相对于中心管10的转动轴线均相重合。请参照图2,缺口222的圆心角记为φ,120°≤φ≤180°,以有利于在将该携砂管装置设于水平井段中时,开口221转动至上侧,并且携砂管20与中心管10之间形成具有较大容积的容置腔21,便于地层砂进入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心管;/n携砂管,其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携砂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携砂管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地层砂的容置腔;所述携砂管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管;
携砂管,其侧壁设有开口,所述携砂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外,所述携砂管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地层砂的容置腔;所述携砂管与所述中心管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砂管的两端设有与所述中心管相配合的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携砂管的横截面呈具有缺口的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圆心角范围为120°-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平井段的携砂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中设有至少一个沉砂分隔环,所述沉砂分隔环将所述容置腔沿所述中心管的轴向分隔成多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水平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立桂赵日升王雅琳田苗李作齐杜延涛李蘅原李泓润焦明明胡晓彤徐如锦张庆彬邓森文陈龙堂胡国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