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磊香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3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涉及闸门领域,包括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对称设置,第一固定外壳设有承载槽,承载槽套接有挡板,承载槽设有开槽,第一固定外壳设有排水孔,第一固定外壳设有滑槽,滑槽滑动套接有蝶板,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与蝶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设置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的设置方式,第一固定外壳与第二固定外壳组合可以隔断河道,且可以避免水流流通的情况,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为可拆卸式,运输方便,且挡板还可以对其位置限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
本技术涉及闸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
技术介绍
现在大型河道钢坝门由于河道太宽没有检修门,在工程开始前期在河道设置前后两道土堰,将工作区围起来,同时开挖引水渠绕过工作区将水引流过去,然后将工作区的积水用水泵抽干,工作区内水抽干后开始河坝的土建工作,土建完工后开始安装钢坝或者液压坝,直到安装结束钢坝可以正常工作后,挖开土堰通水工作,这样不仅工作量大,且水流可能会把土堰冲垮,造成水流流通,导致钢坝门无法施工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包括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所述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挡板,所述承载槽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开槽,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一侧和第二固定外壳的一侧均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内部和第二固定外壳的内部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与排水孔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套接有蝶板,所述第一固定外壳上和第二固定外壳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部与蝶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外壳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外壳的一端对称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滑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外壳。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环。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转板,所述转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壁螺纹套接有套筒。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有凹槽,所述转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外壁与凹槽转动套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外壁的底部转动套接有脚板。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利用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的设置方式,第一固定外壳与第二固定外壳组合可以隔断河道,不仅操作简单,还可以避免水流流通情况的出现,第一固定外壳和第二固定外壳拆卸后运输方便,且挡板还可以对其位置限定;2、本技术利用固定装置的设置方式,第一固定外壳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外壳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可以对检修阀门进行位置固定,避免水流压力过大,导致检修阀门倾斜水流流通,导致维修工作无法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外壳;2、第二固定外壳;3、开槽;4、挡板;5、滑槽;6、排水孔;7、蝶板;8、第一螺杆;9、固定装置;91、固定板;92、转板;93、连接板;94、销轴;95、第二螺杆;96、套筒;97、脚板;98、圆柱块;10、转盘;11、拉环;12、卡槽;13、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包括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均为矩形,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对称设置,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承载槽,承载槽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挡板4,且挡板4可以对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进行位置限定,承载槽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开槽3,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侧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侧均设有排水孔6,第一固定外壳1的内部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内部均设有滑槽5,滑槽5的内腔与排水孔6的内腔相互连通,滑槽5的内腔滑动套接有蝶板7,蝶板7可以对排水孔6状态位置限定,当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两侧水压不同时,从而排水孔6排出水,使两端水压相同,从而便于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取出,第一固定外壳1上和第二固定外壳2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杆8,第一螺杆8的底部与蝶板7转动连接,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9;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端对称设有卡槽12,卡槽12的内腔滑动卡接有卡块13,卡块13可以再次对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位置限定,卡块1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外壳2,第一螺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10,挡板4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拉环11,拉环11可以方便挡板4的取出;固定装置9包括固定板91,固定板91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外壳1固定连接,固定板91的另一侧设置转板92,转板92与固定板91转动连接,可以调节第二螺杆95倾斜角度,转板9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3,两个连接板93之间转动连接有销轴94,销轴9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95,第二螺杆95的外壁螺纹套接有套筒96,固定板91的另一侧设有凹槽,转板9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98,拉动转板92,使圆柱块98与凹槽分离,即可取出固定装置9,圆柱块98的外壁与凹槽转动套接,套筒96外壁的底部转动套接有脚板97,脚板97可以增大固定装置9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更牢固。本实用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设置在堤坝的两侧,并且使卡块13与卡槽12滑动卡接,并用土对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进行掩埋,再将挡板4与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滑动卡接,并转动转盘10,使第一螺杆8转动下降带动蝶板7堵住排水孔6;之后调整四个固定装置9,使第二螺杆95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转动套筒96,使第二螺杆95与套筒96相对延长,使脚板97抵住地面,对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位置进行限定,再将其间的水抽去,之后便可以对堤坝进行维修;当堤坝维修完成后,转动转盘10,使第一螺杆8带动蝶板7上升,使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两侧的水流流通,当两方水位相同时,利用拉环11取出挡板4,再将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取出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包括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挡板(4),所述承载槽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开槽(3),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侧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侧均设有排水孔(6),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内部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内部均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腔与排水孔(6)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滑槽(5)的内腔滑动套接有蝶板(7),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上和第二固定外壳(2)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螺杆(8)的底部与蝶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包括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和第二固定外壳(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承载槽,所述承载槽的内腔滑动套接有挡板(4),所述承载槽内壁的两侧均设有开槽(3),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侧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侧均设有排水孔(6),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内部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内部均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腔与排水孔(6)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滑槽(5)的内腔滑动套接有蝶板(7),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上和第二固定外壳(2)上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杆(8),所述第一螺杆(8)的底部与蝶板(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外壳(2)的一端均对称设置有固定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检修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外壳(1)的一端对称设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腔滑动卡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外壳(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香江付平朱升田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张磊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