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06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包括竹签、胶带;所述竹签经过胶带进行固定,竹签两端直径为0.47mm~0.64mm,竹签与竹签间距为0.83mm~1.64mm,竹签宽度为1.50mm~2.00mm,竹签长度为63.40mm~64.20mm;该工具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培养皿,将培养皿边缘上的菌丝剥落,从而将菌丝从培养基表面完整剥离,避免菌丝剥离不干净,提高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利用率,降低孢子囊损失量,提高试验效率;且制作简便,便于操作,每皿马铃薯晚疫病菌与耙式竹签一一对应,避免交叉污染,解决采用一个刮菌器需高温消毒、冷却使用、剥离效果一般、试验效率低的问题;使用后可回收灭菌、循环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
本技术属于菌丝剥离工具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
技术介绍
马铃薯晚疫病由卵菌纲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能够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是马铃薯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可导致减产10%~20%,发病重的年份可减产50%~70%,甚至绝收。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病害,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株产生的孢子囊是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循环的关键所在,因此要针对该病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取疫霉菌孢子囊,制备孢子囊悬浮液是必要的工作之一。在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研究时,需将培养基上的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从培养基表面刮下,制备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囊悬浮液。查阅大量文献后,现有的菌丝剥离工具主要有刮铲、毛笔、接种针、涂布棒、刀片等工具,然而在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制备孢子囊悬浮液的过程中,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生长后期形成一层菌膜覆盖于黑麦番茄培养基表面而难以剥离,采用刮铲、毛笔等工具剥离菌丝时,不易将菌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为耙式竹签包括竹签、胶带,竹签通过胶带进行固定,竹签两端直径为0.47mm~0.64mm,竹签与竹签间距为0.83mm~1.64mm,竹签宽度为1.50mm~2.00mm,竹签长度为63.40mm~64.20mm,所述竹签至少为三根,所述胶带固定在竹签中部,固定长度为31.2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剥离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的简易工具为耙式竹签包括竹签、胶带,竹签通过胶带进行固定,竹签两端直径为0.47mm~0.64mm,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勋刘霞杨艳丽钱红洁张哲陈思涵卢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