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专利>正文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99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和电动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外壁一端安置有搅拌仓,所述电动机构活动设置于搅拌仓的顶部,且电动机构的底部活动安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搅拌仓的外壁右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外壁右侧安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且过滤仓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主体的外壁内侧活动安置有视窗,且视窗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门。该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主体,支撑架与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电机在装置上长期使用时,支撑架可保持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电机之上,提高电机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脱硫废水主要是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法)过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市场上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进入装置内需要处理的脱硫废水与处理剂进行快速混合,使得装置无法大批量为脱硫废水进行快速处理,降低装置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根据装置内脱硫废水的容积,对装置内零件的工作高度进行自由调节,降低装置使用灵活性,使得装置无法适配于不同的工作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进入装置内需要处理的脱硫废水与处理剂进行快速混合,使得装置无法大批量为脱硫废水进行快速处理,降低装置工作效率,使用者无法根据装置内脱硫废水的容积,对装置内零件的工作高度进行自由调节,降低装置使用灵活性,使得装置无法适配于不同的工作环境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和电动机构,所述主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液口,且进液口的外壁一端安置有搅拌仓,所述电动机构活动设置于搅拌仓的顶部,且电动机构的底部活动安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机构,所述搅拌仓的外壁右侧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外壁右侧安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且过滤仓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主体的外壁内侧活动安置有视窗,且视窗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门。优选的,所述电动机构包括有支撑架、电机、转轴和连接板,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一端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底部安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电机通过转轴与连接板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有电动推杆、固定块、连接杆、活动块和搅拌叶,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底部安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活动设置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外壁安置有搅拌叶。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呈垂直状安置于衔接板的底部,且衔接板通过电动推杆与固定块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活动框、过滤板和活动栓,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框,且活动框的内部安置有过滤板,所述活动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栓,所述活动框与过滤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活动框与固定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设置有主体,支撑架与电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电机在装置上长期使用时,支撑架可保持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电机之上,提高电机与支撑架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支撑架从电机上脱落,同时电机通过转轴与连接板构成旋转结构,使得装置运行时,使用者可启动电机,使得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后,转轴带动连接板上的零件进行转动,对装置内的脱硫废水与处理剂进行快速混合,提高装置处理效果;电动推杆呈垂直状安置于衔接板的底部,使得电动推杆在装置内运行时,可始终保持相应的垂直状态,防止电动推杆长期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晃动,提高装置内零件的工作稳定性,同时衔接板通过电动推杆与固定块构成伸缩结构,使得装置工作时,使用者可根据装置内脱硫废水的实际容积,启动电动推杆,使得电动推杆带动固定块伸缩,对搅拌叶的工作高度进行自由调节,提高装置使用灵活性;活动框与过滤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得活动框与过滤板之间不会出现裂缝,提高活动框与过滤板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间接提高装置内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活动框与固定座之间为螺纹连接,使得活动框内的过滤板在长期使用后,内部需要进行清理,使用者可转动活动框,使得活动框在螺纹的带动下,从固定座上拆除,对活动框内的过滤板进行清洁,提高过滤板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视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进液口;3、搅拌仓;4、电动机构;401、支撑架;402、电机;403、转轴;404、连接板;5、衔接板;6、伸缩机构;601、电动推杆;602、固定块;603、连接杆;604、活动块;605、搅拌叶;7、水泵;8、过滤仓;9、过滤机构;901、固定座;902、活动框;903、过滤板;904、活动栓;10、出液口;11、视窗;12、活动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和电动机构4,主体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外壁一端安置有搅拌仓3,电动机构4活动设置于搅拌仓3的顶部,且电动机构4的底部活动安置有衔接板5,电动机构4包括有支撑架401、电机402、转轴403和连接板404,支撑架401的外壁一端设置有电机402,且电机402的底部安置有转轴403,转轴40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404,使得电机402在装置上长期使用时,支撑架401可保持高强度连接性连接于电机402之上,提高电机402与支撑架401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支撑架401从电机402上脱落,支撑架401与电机4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电机402通过转轴403与连接板404构成旋转结构,使得装置运行时,使用者可启动电机402,使得电机402带动转轴403旋转后,转轴403带动连接板404上的零件进行转动,对装置内的脱硫废水与处理剂进行快速混合,提高装置处理效果;衔接板5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机构6,伸缩机构6包括有电动推杆601、固定块602、连接杆603、活动块604和搅拌叶605,电动推杆60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块602,且固定块602的底部安置有连接杆603,连接杆603的外壁活动设置有活动块604,且活动块604的外壁安置有搅拌叶605,使得电动推杆601在装置内运行时,可始终保持相应的垂直状态,防止电动推杆601长期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晃动,提高装置内零件的工作稳定性,电动推杆601呈垂直状安置于衔接板5的底部,且衔接板5通过电动推杆601与固定块602构成伸缩结构,使得装置工作时,使用者可根据装置内脱硫废水的实际容积,启动电动推杆601,使得电动推杆601带动固定块602伸缩,对搅拌叶605的工作高度进行自由调节,提高装置使用灵活性;搅拌仓3的外壁右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和电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外壁一端安置有搅拌仓(3),所述电动机构(4)活动设置于搅拌仓(3)的顶部,且电动机构(4)的底部活动安置有衔接板(5),所述衔接板(5)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机构(6),所述搅拌仓(3)的外壁右侧设置有水泵(7),且水泵(7)的外壁右侧安置有过滤仓(8),所述过滤仓(8)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9),且过滤仓(8)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出液口(10),所述主体(1)的外壁内侧活动安置有视窗(11),且视窗(11)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门(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和电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且进液口(2)的外壁一端安置有搅拌仓(3),所述电动机构(4)活动设置于搅拌仓(3)的顶部,且电动机构(4)的底部活动安置有衔接板(5),所述衔接板(5)的底部连接有伸缩机构(6),所述搅拌仓(3)的外壁右侧设置有水泵(7),且水泵(7)的外壁右侧安置有过滤仓(8),所述过滤仓(8)的内部连接有过滤机构(9),且过滤仓(8)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出液口(10),所述主体(1)的外壁内侧活动安置有视窗(11),且视窗(11)的下方活动设置有活动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构(4)包括有支撑架(401)、电机(402)、转轴(403)和连接板(404),所述支撑架(401)的外壁一端设置有电机(402),且电机(402)的底部安置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4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01)与电机(4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电机(402)通过转轴(403)与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朱栋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