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平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937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平台装置,包括外支撑架(4)、内支撑架(5)、载重台、基座和升降驱动机构,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X形结构,外支撑架(4)相对两端、内支撑架(5)相对两端分别与载重台、基座活动连接,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靠拢而使载重台相对于基座上升、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分离而使载重台相对于基座下降。在进行安装作业时,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载重台在垂向方向上相对于基座实现上升或下降,以便将载重台提升至合适高度,方便进行安装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提高安装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突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平台装置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车钩辅助安装的一种升降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均采用A+型车体,车体设计结构以A型铝合金车为基础。在进行车钩安装作业时,由于车体设计结构特点,无法利用普通液压升降设备直接地将车钩送至车体上的车钩安装座的安装面位置处进行安装。目前,在车钩试装过程中,由于车钩自身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再加上受车钩安装空间的限制,通常,需要使用两个普通液压升降平台、并全程使用天车配合安装,至少需要5名操作人员,一台车需费时至少40min才能安装完成,不仅安装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使车钩的现场安装效率低下,而且现场安装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不利于现场作业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平台装置,降低现场作业的劳动强度。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载重台、升降驱动机构、外支撑架、内支撑架和基座,所述的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X形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载重台(6)和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支撑架(4)、内支撑架(5)和基座(11),所述的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X形结构,所述外支撑架(4)的相对两端、内支撑架(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载重台(6)、基座(11)活动连接,在载重台(6)上固定连接滑轨(16),所述的滑轨(16)与滑动座(15)之间形成相对滑动的活动连接结构,在滑动座(15)上固定连接相对而立的车钩支撑座(17);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靠拢而使载重台(6)相对于基座(11)上升、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分离而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平台装置,包括载重台(6)和升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支撑架(4)、内支撑架(5)和基座(11),所述的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X形结构,所述外支撑架(4)的相对两端、内支撑架(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载重台(6)、基座(11)活动连接,在载重台(6)上固定连接滑轨(16),所述的滑轨(16)与滑动座(15)之间形成相对滑动的活动连接结构,在滑动座(15)上固定连接相对而立的车钩支撑座(17);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靠拢而使载重台(6)相对于基座(11)上升、通过驱动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相对分离而使载重台(6)相对于基座(11)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支撑架(4)、内支撑架(5)分别呈H形结构,且外支撑架(4)与内支撑架(5)之间通过销轴(3)铰接成相对转动的X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架(4)的底部与基座(11)之间形成活动铰接结构、外支撑架(4)的顶部与载重台(6)之间形成相对滑动的活动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锐玺高欢李伟向勇杨瑞欣尉志强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