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材起吊装置,可与起吊钩配合用于起吊板材,包括水平悬置于所述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四个均匀承吊于所述板材两侧边的呈直角L形的吊钩;所述起吊杆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且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各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起吊装置对板材损耗大,且起吊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起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人防门是用于战时核武器、常规武器、或生化武器爆炸时等特殊情况用于保护人防工程内人员或物资设备安全的人防设备,其主要的作用是防冲击波、防破片、防有毒气体、性能指标主要是抗力等级及密封性能。因此,加工人防门的板材一般质量较大,转移时需要采用机器悬吊转移。在现有的人防门板材起吊装置中,通常采用挂钩式的吊钩对板材进行吊装,采用该吊装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板材两边的吊钩无法较稳定的拉紧,兜吊的方式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吊装过程中稳定性差,安全风险较高;(2)当板材质量较大时,采用现有的吊钩进行兜吊极有可能将板材的表面划伤,影响产品的美观,对厂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采用夹吊的方式,但该方式对装入板材的厚度具有局限性,不能适用多种型号的板材,适用范围较窄。申请号为201720944851.0的文件中提到“一种新型板材吊具”,在该文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钩子对板材进行悬吊时,仍会对板材的外表面造成一定的刮损。因此,亟需一种在吊装时能够保证吊装的稳定性,同时又能够减少吊钩对板材的损耗的起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起吊装置,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起吊装置对板材损耗大,且起吊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板材起吊装置,可与起吊钩配合用于起吊板材,包括水平悬置于所述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四个均匀承吊于所述板材两侧边的呈直角L形的吊钩;所述起吊杆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且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各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优选的,于同一侧的两个吊钩之间设置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吊钩与板材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设置于所述起吊杆上的滑环,以及套设于所述滑环上的钢丝绳;所述吊钩与所述钢丝绳铰接。优选的,所述滑环滑动设置于所述起吊杆上;还包括令滑环固定于起吊杆上的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通过螺纹连接的多段结构。优选的,在所述起吊杆中间位置形成有供所述起吊钩穿过的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对现有的起吊装置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起吊板材时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对板材的磨损程度,具体如下:(1)采用两个同侧吊钩连接同一滑环的设置方式。吊钩与滑环之间形成一三角形的平面,且可通过调节滑环与起吊杆上的位置,使得该平面能够与板材所在平面垂直,再配合L形的起吊钩,保证起吊钩对板材的相对作用力方向仅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而不会对板材其他部位造成划损;(2)于同一侧吊钩之间设置有支撑杆,且该支撑杆为多节可拆卸设置;用于抵抗两个挂钩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分力,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增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3)在吊钩与板材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以进一步保证吊钩对板材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保证起吊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0、板材;20、吊钩;30、连接组件;31、滑环;32、钢丝绳;40、支撑杆;50、起吊杆;60、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在现有的人防门板材10起吊装置中,一般采用兜吊的方式进行悬吊转移板材10,采用该方式不仅容易出现松动的现象,同时极易划损板材10;由此可见,该方式存在稳定性差,安全风险高,同时易影响产品品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板材10起吊装置,可与起吊钩配合,包括悬置于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50,以及四个均匀承调于板材10两侧边的吊钩。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吊钩对板材10的刮损,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具体的,吊钩层直角L形;具体的,吊杆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0,且两个连接组件30个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四个吊钩均匀的分布于板材10两侧,有利于承吊板材10时两侧的平衡,从而保证悬吊过程中的稳定性;吊钩呈直角的L形,而板材10一般都为矩形设置,恰能与吊钩的形状相配合,因此,不同于现有的起吊装置采用兜吊的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L形吊钩的技术方案可令吊钩对板材10施加一垂直于板材10方向上的力或平行于板材10方向上的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倾斜方向的力,从而保证了吊钩对板材10能够稳定的起吊的同时,也减小吊钩对板材10的刮损。具体的,连接组件30包括两个设置于起吊杆50上的滑环31,以及套设于滑环31上的钢丝绳32;进一步的,吊钩与钢丝绳32铰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使吊钩对板材10施加的力的方向垂直于板材10所在平面,再配合L形吊钩,使吊钩与板材10之间的接触面为平面,由此增大吊钩与板材10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减小吊钩对板材10的损坏作用,提高产品品质,保证商家的利益。实施例2由实施例1中提供的方案可以看出,连接组件30与同一侧的两个吊钩构成一稳定的三角平面,而起吊杆50对吊钩的承吊力的方向可被分解为一垂直于板材10方向和平行于板材10方向上的力,对于一些体积和质量较小的板材10,其平行方向上的力可有吊钩与板材10之间的静态摩擦力相互抵消,但对于质量和体积较大的板材10,若不能有效的抵挡该平行方向上的力,则会出现同一侧的两个吊钩相互靠拢的现象,无法对板材10进行起吊转移。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板材10起吊装置,包括水平悬置于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50,四个均匀承吊于板材10两侧边的呈直角L形的吊钩;起吊杆50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30,且两个连接组件30各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连接组件30包括两个设置于起吊杆50上的滑环31,以及套设于滑环31上的钢丝绳32;所述吊钩与钢丝绳32铰接。请参见图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于同一侧的两个吊钩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0。具体的,通过在两个吊钩之间设置支撑杆40,当吊钩被吊起时,吊钩于平行于板材10平面方向的力均会施加于支撑杆40上,支撑杆40为刚性材料,故能够有效的抵消掉该平行方向上的力,从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两个吊钩之间相互靠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起吊装置,可与起吊钩配合用于起吊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悬置于所述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四个均匀承吊于所述板材两侧边的呈直角L形的吊钩;所述起吊杆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且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各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起吊装置,可与起吊钩配合用于起吊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悬置于所述起吊钩下方的起吊杆,四个均匀承吊于所述板材两侧边的呈直角L形的吊钩;所述起吊杆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且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各连接两个同一侧的吊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同一侧的两个吊钩之间设置有支撑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与板材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欣,陈少诚,范少冠,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人防防护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