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285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6
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包括放线底座、底脚、转盘、转轮、中心杆、锁紧器、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放线架、连接板、放线辊;转盘套筒套于中心管外侧,转轮嵌入轨道凹槽内,实现与转盘与放线底座转动连接;中心杆贯穿转盘中心,并伸入中心管内,中心杆底端与中心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锁紧器设置于转盘上表面外圈;固定杆设置于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放线底座转动连接;侧护栏设置于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放线架设置于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放线辊设置于两侧放线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各组件进行拆装、操作便捷,便于更换维修,方便设备转运,对线缆进行限位,放线流畅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及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在电力工程中对线路的电力负荷计算、布线设计、放线施工等项目为关键技术。电力工程的实现需要多个部分的协作完成,根据建设方单位的电力使用需求,通过设计院进行对线轮进行专业的设计规划,制定项目的设计方案,交于施工单位后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的制定后,方可实施对电力工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对电力线路的放线为电力施工最基础的施工内容。在电力线路放线时,对高压远距离输电或大电流的线缆敷设时,此类线缆的规格尺寸通常较大,需要通过特定的放线设备进行辅助放线。线缆由于长度较长,出厂时通常将线缆绕卷与放线盘上进行运输。放线时使用放线设备配合放线盘进行线缆放卷,使用的辅助放线设备通常分为立式放线架与卧式放线架,通过转轴带动放线盘转动,并拖拽线缆实现线缆的敷设。现有的技术设备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1)立式放线架结构对放线盘固定仅通过固定轴插于放线盘中心,实现对放线盘的横向限位,对放线盘固定结构不牢固,放线盘在转动放线时易产生移动,影响放线的流畅性。(2)放线盘放置于放线装置放线时,线缆自身具有较大强度,解开线缆固定装置后,线缆瞬间释放绕卷的应力导致线缆甩动,易剐蹭到周围施工人员;且放卷过程中线缆的摆动也易磕碰到周围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多数设备未对放线装置进行设置防护结构;少数设有防护结构的设备,防火结构采用焊接形式连接,防护结构不易拆装,导致整体放线设备体积较大,转运困难。(3)放线装置的线缆出口处未设置有线缆的固定装置,对线缆进行辅助放卷,线缆放线过程中易产生摆动,使线缆敷设过程费力,增加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包括放线底座、底脚、转盘、转轮、中心杆、锁紧器、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放线架、连接板、放线辊;所述放线底座呈板状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设有外环轨道和内环轨道,所述外环轨道呈圆筒状,所述外环轨道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环轨道设置于所述外环轨道内,呈圆筒状,所述内环轨道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环轨道与内环轨道之间形成轨道凹槽;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呈圆盘状结构;所述转盘下表面中心设有转盘套筒;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转盘下表面,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套筒套于所述中心管外侧,所述转轮嵌入所述轨道凹槽内,实现与所述转盘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杆贯穿所述转盘中心,并伸入所述中心管内,所述中心杆底端与所述中心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器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外圈;所述锁紧器包括锁紧座、锁紧转轴、锁紧弹簧、侧锁紧块、上锁紧块、上压块、锁紧把手;所述锁紧座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所述锁紧转轴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侧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侧,所述锁紧弹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弹簧另一端与所述侧锁紧块固定连接;所述上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顶端,所述上锁紧块一端通过所述锁紧转轴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上锁紧块底面一侧;所述锁紧把手一端贯穿所述上锁紧块,并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上锁紧块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呈交叉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杆中间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转动杆凹槽,两个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凹槽相互交叉贴合,并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滑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卡入两侧所述固定杆的固定杆侧滑槽内滑动,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杆侧滑槽顶端,并将顶栏杆卡入所述固定杆顶卡槽内,实现所述侧护栏与两侧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放线架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每个所述放线架底端,所述放线架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放线底座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放线辊设置于两侧所述放线架之间,所述放线辊两端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放线架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线底座呈长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外环轨道、内环轨道呈同心设置;所述内环轨道的高度略低于所述外环轨道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转盘套筒的长度略小于所述中心管高度,所述转盘套筒内径与所述中心管外径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转轮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转轮周向设置于所述转盘下表面外圈;所述转轮的宽度与所述轨道凹槽的宽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器数量为三个,每个所述锁紧器呈周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弹簧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锁紧弹簧对称设置于所述侧锁紧块一侧两端。进一步的,所述侧锁紧块一侧呈圆弧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护栏呈“匚”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插杆的长度略大于所述旋转护栏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顶栏杆的长度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间距相适应,所述顶栏杆的宽度、深度与所述固定杆顶卡槽的宽度、深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固定块的截面呈“匚”字形结构,每个所述固定块的外宽度与所述固定杆侧滑槽宽度相适应,所述固定块的内宽度与所述转动杆的宽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凹槽的深度为所述转动杆宽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滑块的截面呈“匚”字形结构,每个所述滑块的外宽度与所述固定杆侧滑槽宽度相适应,所述滑块的内宽度与所述转动杆的宽度相适应。进一步的,每各所述放线架底端两侧设有加强块,每个所述加强块呈三角形结构,所述加强块一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底座、底脚、转盘、转轮、中心杆、锁紧器、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放线架、连接板、放线辊;所述放线底座呈板状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设有外环轨道和内环轨道,所述外环轨道呈圆筒状,所述外环轨道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环轨道设置于所述外环轨道内,呈圆筒状,所述内环轨道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环轨道与内环轨道之间形成轨道凹槽;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呈圆盘状结构;所述转盘下表面中心设有转盘套筒;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转盘下表面,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套筒套于所述中心管外侧,所述转轮嵌入所述轨道凹槽内,实现与所述转盘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杆贯穿所述转盘中心,并伸入所述中心管内,所述中心杆底端与所述中心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n所述锁紧器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外圈;所述锁紧器包括锁紧座、锁紧转轴、锁紧弹簧、侧锁紧块、上锁紧块、上压块、锁紧把手;所述锁紧座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所述锁紧转轴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侧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侧,所述锁紧弹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弹簧另一端与所述侧锁紧块固定连接;所述上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顶端,所述上锁紧块一端通过所述锁紧转轴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上锁紧块底面一侧;所述锁紧把手一端贯穿所述上锁紧块,并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上锁紧块通过螺纹连接;/n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n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n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呈交叉设置,每个所述转动杆中间一侧呈凹槽状结构,形成转动杆凹槽,两个所述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凹槽相互交叉贴合,并通过转动轴实现两个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一端,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滑块内,并通过轴实现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卡入两侧所述固定杆的固定杆侧滑槽内滑动,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杆侧滑槽顶端,并将顶栏杆卡入所述固定杆顶卡槽内,实现所述侧护栏与两侧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n所述放线架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呈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每个所述放线架底端,所述放线架与所述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放线底座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所述放线辊设置于两侧所述放线架之间,所述放线辊两端通过轴承实现与所述放线架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的安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底座、底脚、转盘、转轮、中心杆、锁紧器、固定杆、旋转护栏、插杆、侧护栏、放线架、连接板、放线辊;所述放线底座呈板状结构,所述底脚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四角,每个所述底脚呈圆桶状结构,每个所述底脚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贯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设有外环轨道和内环轨道,所述外环轨道呈圆筒状,所述外环轨道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环轨道设置于所述外环轨道内,呈圆筒状,所述内环轨道与所述放线底座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外环轨道与内环轨道之间形成轨道凹槽;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中心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放线底座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呈圆盘状结构;所述转盘下表面中心设有转盘套筒;所述转轮设置于所述转盘下表面,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所述转盘套筒套于所述中心管外侧,所述转轮嵌入所述轨道凹槽内,实现与所述转盘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杆贯穿所述转盘中心,并伸入所述中心管内,所述中心杆底端与所述中心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所述锁紧器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外圈;所述锁紧器包括锁紧座、锁紧转轴、锁紧弹簧、侧锁紧块、上锁紧块、上压块、锁紧把手;所述锁紧座设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所述锁紧转轴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侧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一侧,所述锁紧弹簧一端与所述锁紧座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弹簧另一端与所述侧锁紧块固定连接;所述上锁紧块设置于所述锁紧座顶端,所述上锁紧块一端通过所述锁紧转轴与所述锁紧座转动连接;所述上压块设置于所述上锁紧块底面一侧;所述锁紧把手一端贯穿所述上锁紧块,并与所述上压块固定连接,所述锁紧把手与所述上锁紧块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杆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四角,所述固定杆底端贯穿所述放线底座,并与所述底脚通过螺纹实现固定;每个所述固定杆侧壁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侧滑槽,每个所述固定杆顶端呈凹槽状结构,形成固定杆顶卡槽,两个所述固定杆顶端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所述固定杆挡片与所述固定杆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挡片一侧设有固定杆挡片孔;
所述旋转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旋转护栏底端两侧通过活动铰链与所述放线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护栏顶端两侧贯穿设有旋转护栏连接孔,所述旋转护栏顶面设有旋转护栏孔;紧固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杆挡片孔、旋转护栏连接孔,实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旋转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穿过所述旋转护栏孔,所述插杆底端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垂直连接;
所述侧护栏设置于所述放线底座上表面两侧,每个所述侧护栏包括顶栏杆、固定块、转动杆、转动轴、滑块,所述顶栏杆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顶栏杆底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顶面与所述顶栏杆底面固定连接呈一体式结构;所述转动杆一端嵌入所述固定块内,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峰包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广朱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