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54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包括车盖和车架,所述车盖固定在车架上方且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靠近尾部的一侧设有双人座椅且靠近头部的一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车盖上表面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部设有机枪且两端设有照明灯,所述车架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杆,所述车架前端的防撞杆的内侧横梁上设有电机,所述履带的内表面设有诱导齿,所述履带内表面的顶部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驱动轮,且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诱导轮,所述履带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负重轮,每个所述负重轮的顶部均设有弹性悬架,两个所述弹性悬架之间设有减震弹簧。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适用于各种地形,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使用体验真实且舒适,具有较大吸引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
本技术属于仿真玩具车
,具体涉及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
技术介绍
玩具是儿童们的主要乐趣之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玩具已经不局限于儿童玩,很多成人也对部分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仿真玩具,其形态结构相对于传统玩具更加逼真,而且具有更多结构功能,可玩性较高,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动感性较强。众多仿真玩具中,尤其以仿真坦克车比较受人青睐。此类仿真坦克车除了具有较高的可玩性,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特别是现在很多成人都有这方面的喜好。目前市场上的仿真坦克车,只具有坦克车的外形,实际是在底盘上装轮子进行驱动,只能在平坦路面行驶,无法真正体验坦克车的乘坐感受,无法非常有效的引起成人或者儿童的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以解决以往的仿真坦克车靠车轮驱动只能在平坦道路行驶、无法真正体验坦克车的乘坐感受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包括车盖和车架,所述车盖固定在车架上方且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靠近尾部的一侧设有双人座椅且靠近头部的一侧设有转向杆,所述车盖上表面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部设有机枪且两端设有照明灯,所述车架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杆,所述车架前端的防撞杆的内侧横梁上设有电机,所述车架的两侧设有履带,所述履带的内表面设有诱导齿,所述履带内表面的顶部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驱动轮,且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诱导轮,所述履带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负重轮,每个所述负重轮的顶部均设有弹性悬架,两个所述弹性悬架之间设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双人座椅包括靠背和安全带,所述靠背设置在双人座椅的后方,所述安全带设置在双人座椅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驱动轮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轮上设有卡齿且与诱导齿啮齿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设有两个,两个电机水平设置且输出轴朝向履带一侧。优选的,所述负重轮共设有八个,每条履带设有四个,四个负重轮水平分布在履带内表面的底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真正采用履带驱动,适用于各种地形,体验效果好,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很大吸引力;2、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和弹性悬架有效缓冲了冲击力,提升了减震能力,提高了乘客的舒适性;3、通过设置两个电机不仅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而且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一侧的履带,可通过转向杆调节两个电机的功率使得履带转动速率不同,进而完成转向动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履带剖视图。图中:1-车盖,101-凹槽,102-双人座椅,103-靠背,104-安全带,105-转向杆,106-机枪,107-照明灯,2-车架,201-防撞杆,202-电机,203-链条,204-履带,205-驱动轮,206-诱导轮,207-负重轮,208-减震弹簧,209-弹性悬架,210-诱导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中所示的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包括车盖1和车架2,所述车盖1固定在车架2上方且中部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靠近尾部的一侧设有双人座椅102且靠近头部的一侧设有转向杆105,所述车盖1上表面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部设有机枪106且两端设有照明灯107,所述车架2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杆201,所述车架2前端的防撞杆201的内侧横梁上设有电机202,所述车架2的两侧设有履带204,所述履带204的内表面设有诱导齿210,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顶部靠近电机202的一侧设有驱动轮205,且远离电机202的一侧设有诱导轮206,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负重轮207,每个所述负重轮207的顶部均设有弹性悬架209,两个所述弹性悬架209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08。此外,所述双人座椅102包括靠背103和安全带104,所述靠背103设置在双人座椅102的后方,所述安全带104设置在双人座椅102的两侧,可供两人同时乘坐,由于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动力较强,由成年人陪同乘坐且在安全带104保护下,安全性更高。所述电机202的输出轴通过链条203与驱动轮205的输入轴连接,所述驱动轮205上设有卡齿且与诱导齿210啮齿连接,将电机202的动力传递给驱动轮205,由驱动轮205带动履带204转动,进而带动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前进,卡齿与诱导齿210啮齿连接使得动力传输更加稳定,避免出现打滑空转现象。所述电机202设有两个,两个电机202水平设置且输出轴朝向履带204一侧,两个电机202不仅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而且两个电机202分别控制一侧的履带,可通过调节两个电机202的功率使得履带204转动速率不同,进而完成转向动作。所述负重轮207共设有八个,每条履带204内设有四个,四个负重轮207水平分布在履带204内表面的底部,负重轮207承载整个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以及乘客的重量,每条履带204内设置四个负重轮207可以有效分担荷载,增加负重轮207及履带204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工作时,乘客落座于双人座椅102上,系上安全带104即可启动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轴通过链条203带动驱动轮205上的输入轴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205转动,随后驱动轮205带动履带204转动进而使得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向前运动,通过调节转向杆105使得两边履带204获得的动力不同,由速度差使得该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完成转向,当通过崎岖路况时,负重轮207受力推动弹性悬架209上下运动,减震弹簧208则吸收缓冲了弹性悬架209位移产生的冲击力,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包括车盖(1)和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1)固定在车架(2)上方且中部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靠近尾部的一侧设有双人座椅(102)且靠近头部的一侧设有转向杆(105),所述车盖(1)上表面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部设有机枪(106)且两端设有照明灯(107),所述车架(2)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杆(201),所述车架(2)前端的防撞杆(201)的内侧横梁上设有电机(202),所述车架(2)的两侧设有履带(204),所述履带(204)的内表面设有诱导齿(210),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顶部靠近电机(202)的一侧设有驱动轮(205),且远离电机(202)的一侧设有诱导轮(206),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负重轮(207),每个所述负重轮(207)的顶部均设有弹性悬架(209),两个所述弹性悬架(209)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履带式全地形游乐坦克,包括车盖(1)和车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盖(1)固定在车架(2)上方且中部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内靠近尾部的一侧设有双人座椅(102)且靠近头部的一侧设有转向杆(105),所述车盖(1)上表面靠近车头一侧的中部设有机枪(106)且两端设有照明灯(107),所述车架(2)的前后端均设有防撞杆(201),所述车架(2)前端的防撞杆(201)的内侧横梁上设有电机(202),所述车架(2)的两侧设有履带(204),所述履带(204)的内表面设有诱导齿(210),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顶部靠近电机(202)的一侧设有驱动轮(205),且远离电机(202)的一侧设有诱导轮(206),所述履带(204)内表面的底部设有负重轮(207),每个所述负重轮(207)的顶部均设有弹性悬架(209),两个所述弹性悬架(209)之间设有减震弹簧(208)。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宝艺游乐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