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53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在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的发光阶段,控制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电流补充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二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发光单元在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由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之和,在满足发光单元需要大电流驱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单独通过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的电流值,从而降低了像素电路需要向发光单元提供大电流时,控制模块或电流补充模块落入线性区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像素电路(PixelCircuit)是控制各类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根据需求进行显示的重要结构。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Micro-LED(Micro-LightEmittingDiode)显示面板和量子点(QuantumDot)显示面板等新型显示面板中,控制这些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元件的像素电路的结构通常较为复杂,这些像素电路中通常包括由电容和多个薄膜晶体管构成的发光控制模块、初始化模块和数据写入模块等,其中,发光控制模块用于直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但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当根据设计需求,像素电路中需要通过大电流对发光元件进行驱动时,可能会导致像素电路的发光控制模块中的薄膜晶体管落入线性区,这会导致像素电路失去控制通过发光元件的电流的能力,造成显示面板的显示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以降低像素电路需要向发光单元提供大电流而导致控制模块落入线性区的概率,并降低由于控制模块落入线性区而导致的显示异常的概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其中,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的控制端均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初始化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入端,数据写入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参考信号,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数据信号;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电流补充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电源输入端均用于接收工作电压,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驱动电流,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驱动电流;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包括发光阶段;在发光阶段,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控制模块工作,以使控制模块根据数据信号和工作电压产生第一驱动电流,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和用于控制电流补充模块工作,以使电流补充模块根据数据信号和工作电压产生第二驱动电流,第二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发光单元在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显示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电连接的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上述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在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的发光阶段,控制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电流补充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二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发光单元在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由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之和,在满足发光单元需要大电流驱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单独通过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的电流值(即降低了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从而降低了像素电路需要向发光单元提供大电流时,控制模块或电流补充模块落入线性区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像素电路失去对发光单元的电流控制能力的概率,改善了显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的又一个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的时序关系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四控制信号、第五控制信号和第六控制信号的时序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七控制信号、第八控制信号和第九控制信号的时序关系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正如
技术介绍
中,像素电路在需要为发光单元提供大电流时,可能会导致作为控制模块的薄膜晶体管落入线性区,具体地,在像素电路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当需要提高像素电路为发光单元提供的驱动电流值时,通常通过减小为像素电路输入的数据信号的电压的方式实现,这会导致发光单元的阳极的电位上升,进而可能导致作为控制模块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漏电压小于其阈值电压从而落入线性区,此时落入线性区的薄膜晶体管失去了对发光单元提供的驱动电流的调制能力,使得像素电路整体失去了对于驱动电流的调制能力,即丧失了对于发光单元的亮度的控制能力,从而使得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异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其中,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在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的发光阶段,控制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电流补充模块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工作,产生第二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发光单元在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由于驱动发光单元发光的电流为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之和,在满足发光单元需要大电流驱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单独通过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的电流值(即降低了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电流值),从而降低了像素电路需要向发光单元提供大电流时,控制模块或电流补充模块落入线性区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像素电路失去对发光单元的电流控制能力的概率,改善了显示效果。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像素电路包括:初始化模块200、数据写入模块300、控制模块100和电流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其中,/n所述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流补充模块的控制端均用于接收控制信号;/n所述初始化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入端,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数据信号;/n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流补充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均用于接收工作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驱动电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驱动电流;/n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包括发光阶段;/n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一驱动电流,所述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流补充模块工作,以使所述电流补充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二驱动电流,所述第二驱动电流向所述发光单元传输,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模块和电流补充模块;其中,
所述初始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流补充模块的控制端均用于接收控制信号;
所述初始化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入端,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还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参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用于接收数据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电流补充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源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电源输入端均用于接收工作电压,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驱动电流,所述第二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驱动电流;
所述像素电路的驱动周期包括发光阶段;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一驱动电流,所述第一驱动电流向发光单元传输,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流补充模块工作,以使所述电流补充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二驱动电流,所述第二驱动电流向所述发光单元传输,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流和第二驱动电流的驱动下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周期还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在所述第一阶段,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初始化模块工作,以使所述初始化模块利用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像素电路进行复位;
或用于控制所述初始化模块和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均工作,以使所述初始化模块利用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像素电路进行复位,并使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电路;
在所述第二阶段,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工作,以使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电路;
或用于对所述初始化模块进行阈值补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补充模块包括:开关单元和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或所述发光阶段,利用所述数据信号偏置在第一工作状态;
所述开关单元,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利用所述控制信号导通,以使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利用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第二驱动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与所述驱动单元串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或所述发光阶段,利用所述数据信号偏置在第二工作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第二晶体管时,多个所述第二晶体管并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初始化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端和第二控制端;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还包括:第三控制端;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控制端向所述初始化模块输入,用于在所述第一阶段,控制所述初始化模块利用所述参考信号对所述像素电路进行复位;
所述第二控制信号通过所述第二控制端向所述初始化模块输入,且通过所述第三控制端向所述数据写入模块输入,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控制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和所述初始化模块将所述数据信号写入所述像素电路;
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控制所述控制模块工作,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一驱动电流,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流补充模块工作,以使所述电流补充模块根据所述数据信号和所述工作电压产生所述第二驱动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阶段,利用所述数据信号,将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状态偏置在第三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导通,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三工作状态下利用所述工作电压产生第一驱动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所述工作电压,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单元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初始化模块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
所述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电容、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第九晶体管;其中,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和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的连接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均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五晶体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的连接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涛敦栋梁夏志强周瑞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