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460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包括轨道底板,所述轨道底板顶部中央前后两侧分别水平贯穿开设有转轮滑槽,所述转轮滑槽内腔水平滑动连接有承重移轮,所述承重移轮外端中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体支架,所述轮体支架两侧顶部表面中央分别固定焊接有底盘承重板,所述底盘承重板顶部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前后两端外表面分别等距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安装底盘顶部中央外侧四角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防撞软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充电桩能够用最少的数量覆盖到整个楼宇商场的整个停车场,提高单个充电桩的实时利用率,节省资源,更加实用,且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的充电桩,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单位(企业)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自用充电桩是建设在个人自有车位(库),为私人用户提供充电的充电桩,充电桩一般结合停车场(库)的停车位建设,安装在户外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安装在户内的充电桩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2。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楼宇与商场的停车场内经常有多个充电桩无人使用浪费资源的情况出现,需要大量的充电桩才能覆盖住整个楼宇商场的停车场,使得单个充电桩的实时利用率非常低;2、现今楼宇商场停车场内的充电桩经常出现车辆碰撞到充电桩导致损坏的情况,楼宇商场停车场内的充电桩没有警示与保护保护的部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具有实用性更强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包括轨道底板,所述轨道底板顶部中央前后两侧分别水平贯穿开设有转轮滑槽,所述转轮滑槽内腔水平滑动连接有承重移轮,所述承重移轮外端中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体支架,所述轮体支架两侧顶部表面中央分别固定焊接有底盘承重板,所述底盘承重板顶部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安装底盘,所述安装底盘前后两端外表面分别等距固定连接有警示灯,所述安装底盘顶部中央外侧四角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防撞软柱,且所述安装底盘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底板,所述充电桩底板顶部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支架,所述充电桩支架前端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桩主体左端贯穿连接有充电引导线,所述充电桩支架左端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线缆支杆。优选的,所述转轮滑槽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轮滑槽宽度与轨道底板整体宽度四分之一尺寸一致。优选的,所述承重移轮、轮体支架数量均为两组四个,每组所述承重移轮分别通过摩擦力水平滑动连接于同一所述转轮滑槽内腔,所述承重移轮外侧结构均与转轮滑槽内腔结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底盘承重板底部前后两端表面分别固定焊接于轮体支架顶部表面,两个所述底盘承重板水平间距尺寸小于安装底盘整体宽度。优选的,所述防撞软柱数量为四个,所述防撞软柱外侧表面分别与充电桩底板外端表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充电桩支架中央贯穿开设有矩形孔。优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内部通过电源线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警示灯内部分别通过电源线串联于外部电源。优选的,所述充电引导线一端电性连接于充电桩主体,所述充电引导线另一端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头,且所述充电引导线外侧缠绕连接于线缆支杆外端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轨道底板,当新能源车辆停靠在停车位后,需要充电的时候,直接将安装底盘移动至被充电车辆的放置车位旁即可,使用者直接将充电引导线拉扯至车辆充电口并利用充电接头进行充电,这样每排停车位之间只需要放置安装有一个轨道底板与一个充电桩主体即可,不需要象现在一样设立一排充电车位,还经常被燃油车占用,也不需要在同一排车位处设置多个充电桩,避免多个充电桩同时无人使用浪费资源的情况出现,本充电桩能够用最少的数量覆盖到整个楼宇商场的整个停车场,提高单个充电桩的实时利用率,节省资源,更加实用。2、通过设有两组警示灯,可以实时引导车主快速的找到充电桩的位置,并停入靠近充电桩的车位,配合四个防撞软柱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帮助车辆停靠在本充电桩旁边的时候,车主更好的判断车辆与充电桩之间的间距,避免车辆碰撞到充电桩的危险情况出现,使得本充电桩的使用安全性提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轨道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充电桩底板以及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轨道底板;2、转轮滑槽;3、承重移轮;4、轮体支架;5、底盘承重板;6、安装底盘;7、警示灯;8、防撞软柱;9、充电桩底板;10、充电桩支架;11、充电桩主体;12、充电引导线;13、线缆支杆;14、充电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包括轨道底板1,轨道底板1顶部中央前后两侧分别水平贯穿开设有转轮滑槽2,转轮滑槽2内腔水平滑动连接有承重移轮3,承重移轮3外端中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体支架4,轮体支架4两侧顶部表面中央分别固定焊接有底盘承重板5,底盘承重板5顶部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安装底盘6,安装底盘6前后两端外表面分别等距固定连接有警示灯7,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外侧四角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防撞软柱8,且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底板9,充电桩底板9顶部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支架10,充电桩支架10前端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主体11,充电桩主体11左端贯穿连接有充电引导线12,充电桩支架10左端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线缆支杆13,轨道底板1为长条形结构,直接架设在楼宇商场停车场内的停车位间隙处,而且根据使用需求只需要在每一排的停车位之间设置一个轨道底板1,并竖立一个充电桩主体11即可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覆盖到整个停车场,而且充电桩主体11连接电源所用的电源线长度大于轨道底板1的长度。本实施例中:充电桩主体11型号TO-LBY-CDZ001A。本实施例中:警示灯7型号TAYB-72D。具体的,转轮滑槽2数量为两个,转轮滑槽2宽度与轨道底板1整体宽度四分之一尺寸一致;承重移轮3沿着转轮滑槽2进行移动。具体的,承重移轮3、轮体支架4数量均为两组四个,每组承重移轮3分别通过摩擦力水平滑动连接于同一转轮滑槽2内腔,承重移轮3外侧结构均与转轮滑槽2内腔结构相匹配;使用者对充电桩支架10施加外力,外力传导至承重移轮3,承重移轮3辅助进行移动。具体的,底盘承重板5底部前后两端表面分别固定焊接于轮体支架4顶部表面,两个底盘承重板5水平间距尺寸小于安装底盘6整体宽度;保证底盘承重板5对安装底盘6的安全稳定的支撑。具体的,防撞软柱8数量为四个,防撞软柱8外侧表面分别与充电桩底板9外端表面之间留有间距,充电桩支架10中央贯穿开设有矩形孔;防撞软柱8帮助车辆停靠在本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包括轨道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底板(1)顶部中央前后两侧分别水平贯穿开设有转轮滑槽(2),所述转轮滑槽(2)内腔水平滑动连接有承重移轮(3),所述承重移轮(3)外端中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体支架(4),所述轮体支架(4)两侧顶部表面中央分别固定焊接有底盘承重板(5),所述底盘承重板(5)顶部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安装底盘(6),所述安装底盘(6)前后两端外表面分别等距固定连接有警示灯(7),所述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外侧四角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防撞软柱(8),且所述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底板(9),所述充电桩底板(9)顶部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支架(10),所述充电桩支架(10)前端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主体(11),所述充电桩主体(11)左端贯穿连接有充电引导线(12),所述充电桩支架(10)左端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线缆支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包括轨道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底板(1)顶部中央前后两侧分别水平贯穿开设有转轮滑槽(2),所述转轮滑槽(2)内腔水平滑动连接有承重移轮(3),所述承重移轮(3)外端中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轮体支架(4),所述轮体支架(4)两侧顶部表面中央分别固定焊接有底盘承重板(5),所述底盘承重板(5)顶部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安装底盘(6),所述安装底盘(6)前后两端外表面分别等距固定连接有警示灯(7),所述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外侧四角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防撞软柱(8),且所述安装底盘(6)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充电桩底板(9),所述充电桩底板(9)顶部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充电桩支架(10),所述充电桩支架(10)前端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充电桩主体(11),所述充电桩主体(11)左端贯穿连接有充电引导线(12),所述充电桩支架(10)左端中央水平固定连接有线缆支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滑槽(2)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轮滑槽(2)宽度与轨道底板(1)整体宽度四分之一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楼宇商场内安装使用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移轮(3)、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