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415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规,其包括手持组件、平衡组件和调节组件,稳定组件包括两个动杆和一个定杆,两个动杆分别与定杆的同一端可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动杆和所述第一套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套环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依次套设于定杆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圆规,通过设置两个动杆,同时通过调节组件使两个动杆的操作同步,解决了圆规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规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规。
技术介绍
圆规是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用来绘制圆或弧的一种工具,圆规通常包括由一个铰链连接的两部分。但是传统圆规在画圆的过程中带有针的一端(即圆心)经常容易移动,同时画圆的过程中稍微用力两脚距离(即半径)也容易改变,给画圆作图的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圆规,解决了圆规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了一种圆规,包括手持组件、稳定组件和调节组件。手持组件包括手柄、顶座和连接轴;稳定组件包括两个动杆和一个定杆,两个动杆通过连接轴分别与定杆的同一端可转动连接,连接轴位于顶座内,且定杆与顶座固定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并使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保持相同,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动杆可转动连接,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环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另与第二套环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依次套设于定杆外。在本技术的圆规中,第一套环套设于定杆上靠近手持组件的一端,第二套环套设于定杆上远离手持组件的一端,且第二套环的径向设有套环紧固件和第一通孔,套环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定杆抵靠。在本技术的圆规中,定杆远离手持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防滑件及防滑紧固件,防滑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与防滑件抵靠。在本技术的圆规中,动杆远离手持组件的一端设有夹持件、绘图紧固件和绘图件,夹持件位于动杆上背向定杆的一侧,绘图件位于夹持件内,夹持件的径向设有第三通孔,绘图紧固件穿过第三通孔与绘图件抵靠。在本技术的圆规中,动杆还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转轴,第一凹槽位于动杆上面向定杆的一侧,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凹槽内远离绘图件的一端,第一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本技术的圆规中,第一连接杆设有第一轴孔、第三轴孔、第二凹槽和第二转轴,第一轴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转轴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第二凹槽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连接杆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本技术的圆规中,第二连接杆设有第三轴孔和第四轴孔,第三轴孔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转轴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本技术的圆规中,第一套环设有第三转轴、第一套孔和第三凹槽,第三转轴位于第三凹槽内,且第三转轴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三轴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第一套孔的形状和尺寸与定杆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本技术的圆规中,第二套环还设有第四转轴、第二套孔和第四凹槽,第四转轴位于第四凹槽内,第四转轴的形状和尺寸与第四轴孔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第二套孔的形状和尺寸与定杆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在本技术的圆规中,手柄、套环紧固件、防滑紧固件和绘图紧固件均设有防滑纹。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规,包括稳定组件和调节组件,稳定组件包括两个动杆和一个定杆,动杆上设有的绘图件和定杆上设有的固定件均可调节长度,以使得圆规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倾斜而导致稳定性差,同时调节组件与动杆和定杆连接,通过调节组件的设计结构,使得两个动杆的展开角度始终保持一致且可锁紧固定,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圆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手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稳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第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手持组件;11、手柄;12、顶座;13、连接轴;20、稳定组件;21、动杆;211、绘图紧固件;212、夹持件;2121、第三通孔;213、绘图件;214、第一凹槽;215、第一转轴;22、定杆;221、防滑紧固件;222、防滑件;223、第一通孔;30、调节组件;31、第一连接杆;311、第一轴孔;312、第三轴孔;313、第二凹槽;314、第二转轴;32、第二连接杆;321、第二轴孔;322、第四轴孔;33、第一套环;331、第一套孔;332、第三凹槽;333、第三转轴;34、第二套环;341、第二套孔;342、第四凹槽;343、第四转轴;344、套环紧固件;345、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在此本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技术。如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规,包括手持组件10、稳定组件20和调节组件30。手持组件10包括手柄11、顶座12和连接轴13,手柄11与顶座12连接,顶座12与连接轴13固定连接;稳定组件20包括两个动杆21和定杆22,两个动杆21通过连接轴13分别与定杆22的同一端可转动连接,两个动杆21分别位于定杆22的两侧,两个动杆21和定杆22的连接端位于顶座12内,且定杆22与顶座12固定连接;调节组件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31、两个第二连接杆32、第一套环33和第二套环34,第一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与动杆21和第一套环33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套环34可转动连接,第一套环33和第二套环34环依次套设于定杆22外。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套环33套设于定杆22上靠近手持组件10的一端,第二套环34套设于定杆22上远离手持组件10的一端,且第二套环34的径向设有套环紧固件344和第一通孔345,套环紧固件344与穿过第一通孔345与定杆22抵靠。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传统的两脚圆规相比,两个动杆21的设计,使得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圆规时,不必倾斜圆规进行绘制圆形,增加了圆规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规,包括手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手柄、顶座和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规还包括:/n稳定组件,包括两个动杆和一个定杆,两个所述动杆通过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所述定杆的同一端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动杆位于所述定杆的两侧,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顶座内,且所述定杆与所述顶座固定连接;/n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并使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保持相同,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依次套设于所述定杆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规,包括手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手柄、顶座和连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圆规还包括:
稳定组件,包括两个动杆和一个定杆,两个所述动杆通过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所述定杆的同一端可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动杆位于所述定杆的两侧,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顶座内,且所述定杆与所述顶座固定连接;
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并使两个所述动杆相对于所述定杆的转动角度保持相同,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动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依次套设于所述定杆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套设于所述定杆上靠近所述手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环套设于所述定杆上远离所述手持组件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套环的径向设有套环紧固件和第一通孔,所述套环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定杆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杆远离所述手持组件一端的径向设有第二通孔、防滑件及防滑紧固件,所述防滑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防滑件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杆远离所述手持组件的一端设有夹持件、绘图紧固件和绘图件,所述夹持件位于所述动杆上背向所述定杆的一侧,所述绘图件位于所述夹持件内,所述夹持件的径向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绘图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裕苑钟钧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科学高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