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204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其包括S1:基于每个物料承载装置上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段内传输进入到每个次轨道上且承载于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承载数值,承载数值为当前时间段进入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进入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离开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的差值;S2:其中一个次轨道的承载数值超过次轨道的预设最大承载数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S3:汇集所有次轨道停止信号,在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达到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减少主轨道不必要空转,从而提高主轨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挂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传统制造业逐渐从完全人工转向半自动化,在传统的制衣行业中,通常采用人工将进过加工的半成品搬运至下一加工工位进行加工,费时费力,为了达到节约时间以及劳动力,吊挂系统应运而生。一般在工厂加工中,会采用MES系统来控制吊挂系统的运行,吊挂系统一般包括主轨道、设置在主轨道之间的若干道工位、设置在工位上分别连接相邻主轨道的次轨道,主轨道上设置有沿主轨道旋转且带有识别芯片的物料承载装置,物料承载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工序,采用工作量自动平衡分配的加工方式,自动地将物料输送沿主轨道输送到对应的工位,经由对应工位的工作人员对物料进行第一步工序加工之后,加工后的物料由次轨道流转于相邻的另一主轨道,进行流转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物料承载装置上识别芯片在初始进入加工流水线前已预设好将要流转的工位,当所有工位滞留的衣架总数等于其最大衣架滞留数的时候,衣架不能进入工位,而滞留于主轨道,随主轨道转动以待对应工位内的衣架总数小于最大衣架滞留数时,位于主轨道上的衣架进入该工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某个工位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较低时,对应分配给其的物料承载装置一直于主轨道上旋转,导致资源浪费,且主轨道一直空转也增加了主轨道的磨损,从而影响主轨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具有减少主轨道不必要空转,从而提高主轨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每个物料承载装置上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段内传输进入到每个次轨道上且承载于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承载数值,其中承载数值为当前时间段进入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进入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离开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的差值;S2:在其中一个次轨道的承载数值超过次轨道的预设最大承载数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S3:汇集所有次轨道停止信号,在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达到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每个次轨道内的承载数值与预设最大承载数值的比较来控制次轨道的停止,根据所有次轨道的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来控制主轨道的停止,本方案具有减少主轨道不必要空转,从而提高主轨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以下步骤,S4:在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后,监测下一时间段内离开每个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当其中一个次轨道的离开数值超出预设最大承载数值的一半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运行,并控制次轨道开始上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工况自动启动次轨道以及主轨道启动,具有便于控制次轨道以及主轨道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还包括,S21:存储当前时间段进入各个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存储当前时间段离开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按时间顺序比对当前时间段进入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与离开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比对结果不同时的比对次数生成累计值,根据累计值的性质将其与对应次轨道的承载数值相加或相减,以运算后的承载数值与最大承载数值比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生产中会产生由于工作人员碰撞或是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导致物料承载装置由次轨道上掉落,或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将其他工位的物料承载装置直接挂入次轨道,从而使次轨道内的承载数值与实际计算值不符,通过上述设置以更新次轨道内的实际承载数值。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还包括,S22:如果累计值不为零,生成少件或多件警报信息,并根据少件或多件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重新分配下一工序主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将要流转的次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少件或多件警报信息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查看该工位的实际情况,在下一工序分配时,将多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增加于分配队列,将少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有分配队列删除,从而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还包括,S23:如果累计值超出预设数值,控制对应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累计值大于预定数值,则说明该工位出现异常情况,通过停止该工位的次轨道上料,从而避免影响其他工位工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还包括,S24:定义当前时间段的其中一个次轨道的离开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的比值为工作效率值;S25:计算当前时间段次轨道的工作效率值,当工作效率值低于预设工作效率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以及工作效率异常警报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作效率值与预设工作效率值的比较,从而监测对应工位是否发生异常情况,便于及时排解异常情况,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吊挂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识别计算模块,用于识别进入或离开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生成各个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进入数值与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根据进入数值与离开数值,生成当前时间段各个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承载数值;比较计算模块,获取预设最大承载数值与物料承载数值,根据预设最大承载数值与物料承载数值的比较结果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累计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比较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与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主轨道停止信号;以及,控制模块,接收次轨道停止信号,控制次轨道停止上料;接收主轨道停止信号,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个模块之间信息交互,通过识别计算模块生成承载数值,比较计算模块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并比较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与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生产主轨道停止信号,控制模块接收次轨道停止信号控制次轨道停止上料、接收主轨道停止信号控制主轨道停止运行,本方案根据每个次轨道内的承载数值与预设最大承载数值的比较来控制次轨道的停止,根据所有次轨道的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来控制主轨道的停止,具有减少主轨道不必要空转,从而提高主轨道的使用寿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提取比较模块;提取比较模块,获取主轨道停止信号,根据主轨道停止信号获取下一时间段的离开数值,比较该离开数值与预设最大承载数值/2,根据比较结果生成启动信号;控制模块,接收次轨道停止信号,控制次轨道停止上料;接收主轨道停止信号,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接收启动信号,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运行,控制次轨道开始上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取比较模块根据工况生成启动信号,从而控制次轨道以及主轨道的运行。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基于每个物料承载装置上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段内传输进入到每个次轨道上且承载于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承载数值,其中承载数值为当前时间段进入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进入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离开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的差值;/nS2:在其中一个次轨道的承载数值超过次轨道的预设最大承载数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nS3:汇集所有次轨道停止信号,在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达到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每个物料承载装置上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段内传输进入到每个次轨道上且承载于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承载数值,其中承载数值为当前时间段进入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进入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离开该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的差值;
S2:在其中一个次轨道的承载数值超过次轨道的预设最大承载数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
S3:汇集所有次轨道停止信号,在次轨道停止信号的数量达到预设次轨道停止信号数量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4:在当前工序主轨道停止运行后,监测下一时间段内离开每个次轨道的物料承载装置的离开数值,当其中一个次轨道的离开数值超出预设最大承载数值的一半时,控制当前工序主轨道运行,并控制次轨道开始上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S21:存储当前时间段进入各个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存储当前时间段离开次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按时间顺序比对当前时间段进入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与离开的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获取比对结果不同时的比对次数生成累计值,根据累计值的性质将其与对应次轨道的承载数值相加或相减,以运算后的承载数值与最大承载数值比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S22:如果累计值不为零,生成少件或多件警报信息,并根据少件或多件物料承载装置的识别芯片信息重新分配下一工序主轨道上的物料承载装置将要流转的次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S23:如果累计值超出预设数值,控制对应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吊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
S24:定义当前时间段的其中一个次轨道的离开数值与当前时间段的比值为工作效率值;
S25:计算当前时间段次轨道的工作效率值,当工作效率值低于预设工作效率值时,控制该次轨道停止上料,并生成次轨道停止信号以及工作效率异常警报信息。


7.一种吊挂系统的控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文廖志浩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友联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