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的优化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排放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的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控制系统是以烟气出口的NOx排放浓度为控制目标,以机组负荷表征的烟气流量乘以烟气入、出口NOx浓度的偏差来计算需要脱除的NOx含量,再以NH3/NOx摩尔比计算出的需求喷氨量,最后控制喷氨阀门的开度,使实际喷氨量与需求喷氨量相等,从而间接实现对烟气出口的NOx排放浓度的控制。其他类型的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在上述控制方式基础上,以烟气出口的NOx排放浓度作为被调量,其与设定值的偏差通过PID控制器运算后形成校正信号,对计算的喷氨量进行校正。现有技术的主要局限有:1、烟气流量的测算精度无法满足喷氨控制精度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采用的测算烟气流量的方法有:根据DCS的锅炉负荷计算烟气流量;根据DCS的燃料量计算烟气流量;根据DCS的总风量计算烟气流量。由于燃煤电站的机组负荷波动频繁,这些计算结果与实际烟气流量之间失去较好的对应关系。2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对燃煤电站的喷氨阀门做预定开度的扰动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构建喷氨阀门的控制指令对烟气出口的NOx排放浓度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表示为:/nY(s)=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站NOx排放浓度的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燃煤电站的喷氨阀门做预定开度的扰动试验,根据试验数据构建喷氨阀门的控制指令对烟气出口的NOx排放浓度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表示为:
Y(s)=Gp(s)R(s)
其中,R(s)表示控制指令,为传递函数,K表示增益,T1表示惯性时间,r为惯性阶数,K、T1、r均为经验值;
S2:对所述数学模型进行逆运算得到所述数学模型的逆模型,所述逆模型表示为:
S3:根据所述逆模型和预设滤波器生成预测控制器,所述预测控制器表示为:
其中,表示所述预设滤波器;
S4:实时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辰昱,宋国鹏,沈乾坤,张振伟,安朝榕,金国强,吴恒运,胡亚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