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98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包括底座以及置于底座上方的第一磨削机构、第二磨削机构,底座上具有翻转机构;第一磨削机构包括第一转盘、上料组件以及第一磨削机,第二磨削机构包括第二转盘、下料组件以及第二磨削机;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均具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下料工位;第一磨削机构的上料组件将金刚石锯片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磨削工位、下料工位,翻转机构将第一磨削机构的下料工位上的金刚石锯片进行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的上料工位上,并依次旋转至磨削工位与下料工位,通过下料组件对该金刚石锯片进行下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磨削均匀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
:本技术属于切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
技术介绍
:锯片是一种切割工具,广泛应用于石材、混凝土、预制板、陶瓷、新马路等硬脆材料的加工,锯片主要由基体与刀头两部分组成,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而刀头则是在使用过程中切割的部分。现有金刚石锯片的制作工艺:先将基体部分进行双面磨削、去毛刺,再进行焊齿、喷砂等处理,对基体进行双面磨削时,需要将基体固定住,通过磨削机的磨头在基体的端面进行转动磨削,但是基体固定通过磨头的转动进行磨削,无法保证基体端面处的磨削均匀度;其次,当基体的一侧面磨削完毕后,需要人工进行取件翻转另一侧面,通过磨削机的磨头进行磨削,需要人工不断进行上料、翻转、下料等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提高磨削均匀度,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包括底座以及置于底座上方的第一磨削机构、第二磨削机构,底座上置于第一磨削机构与第二磨削机构之间的位置具有翻转机构;第一磨削机构包括第一转盘、上料组件以及第一磨削机,第二磨削机构包括第二转盘、下料组件以及第二磨削机;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上均具有上料工位、磨削工位、下料工位,第一磨削机与第二磨削机分别置于对应的磨削工位的上方;第一磨削机构的上料组件将金刚石锯片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磨削工位、下料工位,翻转机构将第一磨削机构的下料工位上的金刚石锯片进行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的上料工位上,并依次旋转至磨削工位与下料工位,通过下料组件对该金刚石锯片进行下料。本技术得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料工位、磨削工位、下料工位上分别具有圆盘,圆盘的中心具有通孔,圆盘的中心处具有限位轴以及置于限位轴下端的限位凸轮,且限位凸轮的下端通过第一电动缸的推动实现在通孔内的上下运动,第一电动缸置于底座上且由下至上贯穿对应的转盘。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座上靠近磨削工位的位置具有一电机,电机的电机轴a上套设有齿轮A,同时每个圆盘的下端面具有与圆盘同轴设置的齿轮环,齿轮环与齿轮A相互咬合。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料组件与下料组件均包括置于底座上的放料杆、置于底座侧边的电动推杆以及置于电动推杆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上具有一吸料盘,吸料盘通过第二电动缸与固定座连接并随着第二电动缸的驱动实现上下直线升降运动,上料组件的吸料盘的下端面具有第一电磁铁以及触动开关,下料组件的吸料盘的下端面具有第二电磁铁,吸料盘的中心处具有穿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翻转机构包括置于底座上的移动座以及驱动移动座前后移动的第三电动缸,移动座上具有一摆臂以及带动摆臂作摆动的伺服电机,摆臂包括依次连接的承件板、连接臂以及承重盘,承件板垂直于连接臂且水平方向向前延伸,承件板的下端面与圆盘的上端面齐平设置,承件板与上料组件的圆盘接触的端面上嵌有第三电磁铁,承件板的前侧端面具有向内凹陷的U型槽口。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b上套设有齿轮B,摆臂的连接臂的侧端面具有齿轮C,齿轮B与齿轮C之间具有齿轮D,齿轮D设置在伺服电机的外侧壁上,齿轮D的直径大于齿轮B的直径且齿轮D与齿轮B相互啮合,齿轮C的直径大于齿轮D的直径且齿轮C与齿轮D相互啮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基体在第一磨削机构上实现一侧面磨削后,经翻转机构将基体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上进行另一侧面的磨削,实现上料、翻转、双面磨削以及下料的自动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的伺服电机驱动摆臂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磨削机构、3-第二磨削机构、4-翻转机构、5-磨削工位、6-下料工位、8-上料工位;21-第一转盘、22-第一磨削机、23-电动推杆、24-固定座、25-吸料盘、26-第二电动缸、27-第一电磁铁、28-触动开关、29-放料杆、210-第二电磁铁、211-穿孔;31-第二转盘、32-第二磨削机;41-移动座、42-第三电动缸、43-摆臂、44-伺服电机、45-齿轮B、46-齿轮C、47-齿轮D、431-承件板、432-连接臂、433-承重盘、434-U型槽口、435-第三电磁铁;71-圆盘、72-通孔、73-限位轴、74-限位凸轮、75-第一电动缸;91-电机、92-齿轮A、93-齿轮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如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连接”“设有”“具有”等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以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说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基本含义。如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底座1以及置于底座1上方的第一磨削机构2、第二磨削机构3,底座1上置于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之间的位置具有翻转机构4;第一磨削机构2包括第一转盘21、上料组件以及第一磨削机22,第二磨削机构3包括第二转盘31、下料组件以及第二磨削机32;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31上均具有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第一磨削机22与第二磨削机32分别置于对应的磨削工位5的上方;第一磨削机构2的上料组件将金刚石锯片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翻转机构4将第一磨削机构2的下料工位6上的金刚石锯片进行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3的上料工位8上,并依次旋转至磨削工位5与下料工位6,通过下料组件对该金刚石锯片进行下料。各个工位的具体结构为: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上分别具有圆盘71,圆盘71的中心具有通孔72,圆盘71的中心处具有限位轴73以及置于限位轴73下端的限位凸轮74,且限位凸轮74的下端通过第一电动缸75的推动实现在通孔72内的上下运动,第一电动缸75置于底座1上且由下至上贯穿对应的转盘。在本实施例基础上,为实现磨削工位5的转动,其结构设计为:底座1上靠近磨削工位5的位置具有一电机91,电机91的电机轴A上套设有齿轮A92,同时每个圆盘71的下端面具有与圆盘71同轴设置的齿轮环93,齿轮环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置于底座(1)上方的第一磨削机构(2)、第二磨削机构(3),所述底座(1)上置于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之间的位置具有翻转机构(4);/n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包括第一转盘(21)、上料组件以及第一磨削机(22),所述第二磨削机构(3)包括第二转盘(31)、下料组件以及第二磨削机(32);所述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31)上均具有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所述第一磨削机(22)与第二磨削机(32)分别置于对应的磨削工位(5)的上方;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的上料组件将金刚石锯片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所述翻转机构(4)将第一磨削机构(2)的下料工位(6)上的金刚石锯片进行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3)的上料工位(8)上,并依次旋转至磨削工位(5)与下料工位(6),通过下料组件对该金刚石锯片进行下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以及置于底座(1)上方的第一磨削机构(2)、第二磨削机构(3),所述底座(1)上置于第一磨削机构(2)与第二磨削机构(3)之间的位置具有翻转机构(4);
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包括第一转盘(21)、上料组件以及第一磨削机(22),所述第二磨削机构(3)包括第二转盘(31)、下料组件以及第二磨削机(32);所述第一转盘(21)与第二转盘(31)上均具有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所述第一磨削机(22)与第二磨削机(32)分别置于对应的磨削工位(5)的上方;所述第一磨削机构(2)的上料组件将金刚石锯片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所述翻转机构(4)将第一磨削机构(2)的下料工位(6)上的金刚石锯片进行翻转至第二磨削机构(3)的上料工位(8)上,并依次旋转至磨削工位(5)与下料工位(6),通过下料组件对该金刚石锯片进行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8)、磨削工位(5)、下料工位(6)上分别具有圆盘(71),所述圆盘(71)的中心具有通孔(72),所述圆盘(71)的中心处具有限位轴(73)以及置于限位轴(73)下端的限位凸轮(74),且所述限位凸轮(74)的下端通过第一电动缸(75)的推动实现在通孔(72)内的上下运动,所述第一电动缸(75)置于底座(1)上且由下至上贯穿对应的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金刚石锯片的双面磨削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靠近磨削工位(5)的位置具有一电机(91),所述电机(91)的电机轴a上套设有齿轮A(92),同时每个所述圆盘(71)的下端面具有与圆盘(71)同轴设置的齿轮环(93),所述齿轮环(93)与齿轮A(92)相互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陆氏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