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802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床身;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床身左侧的顶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横向溜板,所述横向溜板套接于所述滚珠丝杆的外表面,所述横向溜板上设置有刀架;液压卡盘,所述液压卡盘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侧,所述床身的右侧设置有液压尾座顶尖,所述床身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托板和液压中心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该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通过在数控车床上设置多个切削刀片代替传统车床的单个切削刀片,通过多个切削刀片同时随加工材料进行加工,使得加工速度大大提升,有效缩短了加工时长,而生产节拍也随之大幅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
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具体为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它承受连杆传来的力,并将其转变为转矩通过曲轴输出并驱动发动机上其他附件工作,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心力、周期变化的气体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使曲轴承受弯曲扭转载荷的作用。因此要求曲轴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轴颈表面需耐磨、工作均匀、平衡性好。在曲轴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普通的仿形车床进行车削加工,而由于曲轴的曲臂数量多(12个)、车削距离长、余量大,传统的车床在加工时主要使用单刀进行切削,使得其工序节拍变长,整体耗时较长,导致其生产效率低,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另外传统的车床在夹装加工材料的时候需要人工装夹,同时人工夹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解决了传统曲轴加工数控车床加工时其工序节拍长,整体耗时较长,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身;/n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床身左侧的顶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n横向溜板,所述横向溜板套接于所述滚珠丝杆的外表面,所述横向溜板上设置有刀架;/n液压卡盘,所述液压卡盘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侧,所述床身的右侧设置有液压尾座顶尖,所述床身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托板和液压中心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身;
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床身左侧的顶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
横向溜板,所述横向溜板套接于所述滚珠丝杆的外表面,所述横向溜板上设置有刀架;
液压卡盘,所述液压卡盘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侧,所述床身的右侧设置有液压尾座顶尖,所述床身工作台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支撑托板和液压中心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上设置有纵向溜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碎屑收集结构和两个固定板,所述碎屑收集结构包括收集盒,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和一侧分别开设有活动槽、移动槽和矩形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定位杆,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包括滑杆,所述矩形槽的内部设置有倾斜辅助结构,所述倾斜辅助结构包括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内部设置有清扫刷,所述清扫刷上转动连接有拉动件,所述收集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拉动件的两侧均通过连接轴与放置槽内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形车改多刀数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上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东于魏令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锦鸿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