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器密封结构、蓄热器及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78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蓄热器密封结构、蓄热器及室外机,蓄热器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底板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围合成用于容置换热组件的容置腔,前侧板和后侧板朝向中侧板的侧面上沿其边缘均围设有第一折弯部,底板和中侧板均设置在第一折弯部的内侧;盖板,其对应中侧板的两个侧边设有第二折弯部,中侧板的顶部容置在第二折弯部的内侧,盖板对应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两侧边容置在第一折弯部的内侧。本申请的蓄热器密封结构提高了蓄热器整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解决了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发生相变时溢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器密封结构、蓄热器及室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蓄热器密封结构、蓄热器及室外机。
技术介绍
空气源热泵在供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会结霜,从而堵塞空气通道,增加了室外换热器的热阻,影响系统的制热性能,随着换热器表面结霜面积和霜层厚度的增加,制热性能会进一步恶化,所以系统需要周期性除霜以维持正常的制热运行。传统的逆循环除霜是将空调切换为制冷模式,从室内吸热化霜,这会造成室内出现2-7℃的温降,严重影响室内的舒适性,并且切换制热和除霜模式时,系统压力波动剧烈,产生的机械冲击比较大。逐渐地,行业中出现了蓄热除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蓄存热泵在正常供热时的部分制热量、或过冷热量、或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热,除霜时,将该蓄存的热量作为低温热源用于除霜和供热,但该种除霜方式由于除霜的热量来自压缩机的部分高温排气,因此延长了除霜时间,同时由于吸气过热度低,易导致压缩机回液等问题。但现有的蓄热器通常用蓄热器壳体、蓄热器盖板、换热器、蓄热材料等零件组成,由于蓄热器壳体内的蓄热材料在受热过程中会发生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围合成用于容置换热组件的容置腔,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朝向所述中侧板的侧面上沿其边缘均围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底板和所述中侧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n盖板,其对应所述中侧板的两个侧边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中侧板的顶部容置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两侧边容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底板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和中侧板围合成用于容置换热组件的容置腔,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朝向所述中侧板的侧面上沿其边缘均围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底板和所述中侧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盖板,其对应所述中侧板的两个侧边设有第二折弯部,所述中侧板的顶部容置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盖板对应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两侧边容置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部朝向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两个端部均设有避让缺口,以使所述盖板能够嵌设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柱和焊接孔,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后侧板上,所述焊接孔设置在所述前侧板上,所述定位柱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组件的集流管,所述焊接孔用于穿设所述换热组件的进出管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孔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方向具有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中柴国丰吕林林潘超袁露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