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633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内部连接有控制器,安装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开凿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动机,旋转电动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以通过风速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实时的监测到风叶片方向的风速值大小,并能够通过控制器及时的控制旋转电动机带动发动机座旋转,使风叶片所处的方向风能转化值较高,提高发电效率,且在冬季寒冷季节时,通过导热液和电热片的轮换配合使用,使风叶片表面不易结冰的同时,还能降低因电热片的使用而产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是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之一,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由于风力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均是固定呈一个方向,因风向的不同,风叶不能根据风向进行调节,当风吹向扇叶时风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较低,导致风力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降低,从而浪费大量的风能,且风力发电装置在自然环境中运行,在冬季雨雪天气中,叶片表面会出现结冰,叶片表面结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端开凿有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动机(22),所述旋转电动机(2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动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发电机座(4),所述发电机座(4)上端安装有风速传感器(8),所述风速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座(4)左端转动连接有多个风叶片(31),所述风叶片(31)表面开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卡接有密封板(51),所述风叶片(31)内部开凿有发热腔(32),所述发热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内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端开凿有固定槽(21),所述固定槽(21)内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动机(22),所述旋转电动机(2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旋转电动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发电机座(4),所述发电机座(4)上端安装有风速传感器(8),所述风速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座(4)左端转动连接有多个风叶片(31),所述风叶片(31)表面开凿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卡接有密封板(51),所述风叶片(31)内部开凿有发热腔(32),所述发热腔(32)与安装孔相连通,所述发热腔(32)上下两内壁和密封板(51)位于风叶片(31)内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导热层(33),所述发热腔(32)内部放置有多个透明包裹层(34),所述透明包裹层(34)位于两个导热层(33)之间,所述透明包裹层(34)内填充有导热液(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两个所述导热层(3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温层(36),所述透明包裹层(34)位于两个保温层(36)之间且与保温层(36)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腔(32)左右两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隔温层(37),所述隔温层(37)位于两个保温层(36)之间且与保温层(36)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向可变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包裹层(34)左右两外端均系有限位绳(38),每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绳(38)相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所述限位绳(38)与发热腔(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姜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锦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