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尾喷管调节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尾喷管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时均有不同的最佳尾喷管尺寸与其相对应。通常情况下,对于小流量状态,所需的尾喷管长度和流道截面积较小;对于大流量状态,所需的尾喷管长度和流道截面积较大。若发动机尾喷管已固定成形的情况下,现有技术无法实时调节尾喷管长度和流道截面积,影响发动机最佳工作状态的实现。中国专利CN105298682B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冷加力尾喷管,该喷管包括筒体、整流罩、液氮容器、纺锤体、从动蜗杆、步进电机、整流支板、通过步进电机驱动主动蜗杆转动,再通过主动蜗杆带动从动蜗杆转动并轴向移动,进而带动纺锤体沿轴向,通过纺锤体的移动来控制尾喷管喷口的排气面积。中国专利CN209523823U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尾喷管,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利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从而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板向左运动,同时改变纺锤体的角度,从而改变燃料喷气的面积。上述两件专利都是在整流罩内设置纺锤体,通过电机驱动纺锤体轴向移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尾喷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尾喷口与发动机尾喷管采用分体式结构,改变尾喷口相对发动机尾喷管位置和整流罩的尺寸,实现尾喷管长度和流道截面积的实时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尾喷管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尾喷口与发动机尾喷管采用分体式结构,改变尾喷口相对发动机尾喷管位置和整流罩的尺寸,实现尾喷管长度和流道截面积的实时调节。
2.一种发动机尾喷管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尾喷管(1)、固定在发动机尾喷管(1)内的整流罩(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尾喷管(1)末端设有尾喷口(5);所述尾喷口(5)与发动机尾喷管(1)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尾喷口(5)与发动机尾喷管(1)之间设有直线导轨副(4),使得尾喷口(5)可相对发动机尾喷管(1)轴向移动;所述发动机尾喷管(1)内固定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2)与尾喷口(5)之间通过连杆(3)相连,驱动机(2)通过连杆(3)可带动尾喷口(5)轴向移动;所述整流罩(6)采用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召涛,索欣诗,刘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