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
技术介绍
钢模板又称(免拆模板网)可替代木模板,显著地减少了通常与木材、胶合板、或钢板等传统封模板对混凝土压力中的孔隙水压力及气泡的排除,钢模板(免拆模板网)结构混凝土浇注成形后,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粗糙界面,不需要进行粗琢作业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既可以在安装钢筋之前放置,也可以在安装钢筋之后放置,如果是在安装钢筋之前放置,放置安装方便简易,可以对混凝土的浇注过程进行可视化监控,从而降低出现孔隙和蜂窝状结构等现象的风险。现有技术中的钢模板无法适应高振动载荷,且无法快速的铸造成型,同时也不便于卸下浇筑好的混凝土。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适应高振动载荷且能够快速铸造成型同时方便便于卸下浇筑好的混凝土的建筑钢模板。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5)和第三铰接轴(9),所述底座(1)顶端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翻转支架(2),所述翻转支架(2)通过第一铰接轴(3)铰接有凸型下模座(4)左端,所述凸型下模座(4)右端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有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输出端,所述液压杆(7)下侧固定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架(8),所述下支架(8)通过第三铰接轴(9)铰接有转动支座(10),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设有下沉槽(101),所述转动支座(10)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沉槽(101)底端,所述凸型模座(4)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5)和第三铰接轴(9),所述底座(1)顶端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翻转支架(2),所述翻转支架(2)通过第一铰接轴(3)铰接有凸型下模座(4)左端,所述凸型下模座(4)右端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有上支架(6),所述上支架(6)底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7)输出端,所述液压杆(7)下侧固定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架(8),所述下支架(8)通过第三铰接轴(9)铰接有转动支座(10),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设有下沉槽(101),所述转动支座(10)底端固定连接在下沉槽(101)底端,所述凸型模座(4)顶端开设有下缓冲槽(401),所述下缓冲槽(401)底端四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顶端固定连接有T型下模板(12),所述T型下模(12)顶端开设有下模槽(1201),所述底座(1)前端固定连接有冷却箱(13),所述冷却箱(13)顶端开设有集水槽(1301),所述集水槽(1301)底端左侧设置有冷凝器(14),所述集水槽(1301)底端中部设置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顶端一输出端口连接有下注水管(16),所述下注水管(16)上端连接在凸型下模座(4)右侧前部上端,所述凸型下模座(4)前部左侧下端连接有下出水管(17),所述底座(1)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座(26),所述上模座(26)底端开设有上缓冲槽(2601),所述上缓冲槽(2601)底端四角处对称设置有四组第二弹簧(27),所述第二弹簧(27)底端固定连接有T型上模(28),所述T型上模(28)底端开设有上模槽(2801),所述上模座(26)顶端密封穿设有进料管(29),所述进料管(29)底端固定连接在T型上模(28)中部并与上模槽(2801)相连通,所述上模座(26)右侧前端上部连接有上注水管(30)顶端,所述上注水管(30)底端连接在水泵(15)顶端另一输出端口上,所述上模座(26)前端左侧下部连接有上出水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4)和水泵(15)分别电性连接有电源,且所述水泵(15)顶端设置有两组输出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高振动荷载的建筑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含横臂(19)、螺杆(20)、轴承(21)、从动齿轮(22)、驱动齿轮(23)和正反转电机(24),所述支撑板(18)左端中部设有滑槽(1801),所述滑槽(1801)内部滑动连接有横臂(19),所述横臂(19)右端螺纹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爱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黎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