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及支架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及支架体系。
技术介绍
对于高架桥而言,桥下既要有足够的行车空间,还要使桥梁整体造型美观。大悬臂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轻巧美观、视线通透性好等优点得以在多样的高架结构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广泛应用,单侧悬臂长度也达到了9m~10m。现有工程实践,大悬臂盖梁多采用满堂支架法、扩大基础钢管支架法或利用承台搭设格构式钢管支承柱支架体系(膺架法)或贝雷叠合梁支架法等。满堂支架法,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但搭设工艺相对简单;条形基础钢管支架法通过浇筑扩大基础,可以减少地基处理面积和费用;利用承台搭设钢管支架或贝雷叠合梁支撑体系能充分利用承台作为支撑点,且装拆方便、用钢量少、经济安全。但是针对软弱区域的大悬臂盖梁(长度达9m以上)施工,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地基难以直接作为支架的支撑面,若采用换填和表面硬化处理后作为满堂支架的支撑体系,换填材料和硬化混凝土一次性投入量大,施工成本高,同时也不能充分利用桥下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钢管桩安装:在承台的纵向两侧各安装至少两个钢管桩,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所述钢管桩包括插在地面内的且位于大悬臂盖梁竖向投影外部的沿横向分布在大悬臂盖梁两侧的两对钢管,同一对钢管中的两根钢管沿横向分布且通过桩部钢纵梁连接在一起,两对钢管上的所述桩部钢纵梁通过下钢横梁连接在一起;第二步、安装竖支撑架:在每一个所述钢管桩上安装一个竖支撑架,所述竖支撑架包括横向分布的两根竖钢支撑柱,两根竖钢支撑住的上端通过上钢横梁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钢横梁上设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支撑总成,所述支撑总成包括辅助支撑柱和千斤顶,所述竖缸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钢管桩安装:在承台的纵向两侧各安装至少两个钢管桩,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形成行车通道,所述钢管桩包括插在地面内的且位于大悬臂盖梁竖向投影外部的沿横向分布在大悬臂盖梁两侧的两对钢管,同一对钢管中的两根钢管沿横向分布且通过桩部钢纵梁连接在一起,两对钢管上的所述桩部钢纵梁通过下钢横梁连接在一起;第二步、安装竖支撑架:在每一个所述钢管桩上安装一个竖支撑架,所述竖支撑架包括横向分布的两根竖钢支撑柱,两根竖钢支撑住的上端通过上钢横梁连接在一起,所述上钢横梁上设有两个横向分布的支撑总成,所述支撑总成包括辅助支撑柱和千斤顶,所述竖缸支撑住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下钢横梁上;第三步、搭设施工平台及模板安装:将两根纵钢梁一一对应对支撑在所有的所述竖支撑架中的两个所述支撑总成的千斤顶上且千斤顶处于伸出状态,此时纵钢梁同所述辅助支撑柱之间间隔开,通过若干沿纵向分布的钢筋将两根所述纵钢梁连接在一起,在两根纵梁上设置若干分配梁,在分配梁上设置栏杆和调坡钢管,以调坡钢管和分配梁为支撑搭建大悬臂盖梁模板,在所述大悬臂盖梁模板所形成的型腔内设置钢筋骨架和若干两端同大悬臂盖梁模板密封连接在一起的纵向穿索管;第四步、浇筑:将混凝土倒入所述型腔内,混凝土和所述钢筋骨架构成支撑在桥墩上的大悬臂盖梁;第五步、大悬臂盖梁第一次张拉:当混凝土强度大于设计值90%且龄期15天以上时,在所述纵向穿索管内穿入钢绞线,以所述支撑平台为作业平台拉所述钢绞线到拉所述钢绞线的强度为钢绞线的设计强度的65-75后在钢绞线的两端连接抵接在大悬臂盖梁两个端面上的夹紧块,松开对钢绞线的张拉作用;第六步、拆除:松开千斤顶使得纵梁下沉而支撑在辅助支撑柱上,将所述模具支撑平台、竖支撑架和钢管桩拆除掉;第七步、将桥板安装在大悬臂盖梁上;第八步、大悬臂盖梁第二次张拉:以悬挂在桥板上的吊篮为作业平台来拉所述钢绞线到拉钢绞线的强度等于钢绞线的设计强度后在钢绞线的两端连接抵接在大悬臂盖梁两个端面上的夹紧块,松开对钢绞线的张拉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基大悬臂盖梁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外螺纹连接有可降解塑料制作而成的外套,第五步中通过旋转的方式使钢管从外套内脱出从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国波,赵庆奎,郑克如,施可成,奉小华,翟骥腾,李盖盖,陈东波,张宇鹏,冯夏晨,游有容,葛成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