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41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6
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由集气罩本体、挡板、过渡管、分支软连接管、汇总软连接管、汇总三通管和支烟管组成;集气罩本体由多节集气罩紧密连接成,每节集气罩均由外角板、内角板和气孔组成;挡板设置于集气罩本体两端,使集气罩本体与两块挡板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集气罩本体内形成负压腔;过渡管穿过设置于集气罩本体一端的挡板,并与负压腔连通;过渡管的另一端连通分支软连接管;分支软连接管通过汇总三通管与汇总软连接管连通;汇总软连接管连接至支烟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烟气收集装置中集气罩的外角板和内角板之间形成的负压腔,结合后续的收集管路来对烟气集中回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烟气无组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电解生产中环境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槽通电焙烧期间,阴极温度的上升后,A、B面槽壳每组阴极方钢头处会渗出大量挥发物并产生大量烟气,烟气沿着风格板与槽沿板之间的缝隙向上进入电解车间内,属无组织排放类型。影响了电解车间作业环境,危害职工身体健康。这一现象在整个铝行业各企业中均存在,一直以来未找到确实有效可行的解决办法,也没有相关技术方案可借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产生的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防止烟气无组织排放而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所述装置由集气罩本体、挡板、过渡管、分支软连接管、汇总软连接管、汇总三通管和支烟管组成;其中,所述集气罩本体由多节集气罩紧密连接而成,集气罩本体放置于通电焙烧电解槽风格板支架与槽沿板之间的缝隙上方;每节集气罩均由外角板、内角板和气孔组成;外角板和内角板的夹角相对设置,交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气孔开设于外角板与内角板交接处;所述挡板有两块,分别设置于集气罩本体的两端,使集气罩本体与两块挡板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集气罩本体内形成负压腔;两块挡板的尺寸相同,且挡板的尺寸大于等于由外角板和底面组成的三角形的尺寸。所述过渡管穿过设置于集气罩本体一端的挡板,并与负压腔连通;过渡管的另一端连通分支软连接管;所述过渡管和分支软连接管设有两组;分支软连接管通过汇总三通管与汇总软连接管连通;汇总软连接管连接至支烟管。较佳地,所述外角板为长方形的冷轧板沿中心线对折而成,内角板同样由长方形的冷轧板沿中心线对折而成。较佳地,外角板和内角板均为冷轧板沿中心线90度角对折而成。较佳地,所述外角板的尺寸大于内角板的尺寸。较佳地,所述气孔设有多个,且等间距开设。较佳地,汇总软连接管通过法兰与支烟管连接。较佳地,所述气孔的间距为300mm。本专利技术利用烟气收集装置中集气罩的外角板和内角板之间形成的负压腔,再结合后续的收集管路来实现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产生的烟气集中回收,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烟气无组织排放,保护了环境的同时也避免了烟气对职工身体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烟气上升到本专利技术收集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汇总软连接管与汇总三通管和支烟管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集气罩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气罩本体,2-挡板,3-过渡管,4-分支软连接管,5-汇总软连接管,6-汇总三通管,7-支烟管,8-负压腔,9-集气罩安装位置,10-集气罩,11-挡板安装位置,12-槽沿板,13-槽壳,14-阴极方钢头,15-风格板,16-立柱母线,101-外角板,102-内角板,103-气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国内主流的500KA电解槽型为例,为每台焙烧的电解槽用冷轧钢板(厚度1.5mm)制作2套集气罩本体,A、B面各一套,每套集气罩本体由7节集气罩组成,每节3米,内置负压腔,用变径接头将各节集气罩连接起来,放置于通电焙烧电解槽风格板支架与槽沿板之间的缝隙上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由集气罩本体1、挡板2、过渡管3、分支软连接管4、汇总软连接管5、汇总三通管6和支烟管7组成;其中,所述集气罩本体1由7节集气罩10紧密连接而成;每节集气罩10均由外角板101、内角板102和气孔103组成;外角板101和内角板102的夹角相对设置,交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气孔103开设于外角板101与内角板102交接处;所述气孔103设有多个,气孔之间的间距为300mm。所述挡板2有两块,分别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的两端,使集气罩本体1与两块挡板2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集气罩本体1内形成负压腔8;所述过渡管3穿过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一端的挡板2,并与负压腔8连通;过渡管3的另一端连通分支软连接管4;所述过渡管3和分支软连接管4设有两组;分支软连接管4通过汇总三通管6与汇总软连接管5连通;汇总软连接管5通过法兰连接至支烟管7。具体地,所述外角板101为长方形的冷轧板沿中心线90度角对折而成,内角板102同样由长方形的冷轧板沿中心线90度角对折而成;所述外角板101的尺寸大于内角板102的尺寸,如图4所示。在生产过程中,阴极方钢头产生的烟气沿着风格板与槽沿板之间缝隙进入到集气罩本体1,再进入到由过渡管3、分支软连接管4、汇总软连接管5和汇总三通管6组成的管路中,最后进入支烟管7,支烟管7连接至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进行烟气净化,把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负压作为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收集的动力源,让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产生的烟气集中收集进入到铝电解烟气干法净化系统中进行集中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现场冒烟现象特点及分布规律,结合电解槽上下部结构,从施工难易程度、对电解操作的干扰及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利用烟气净化系统负压结合收集装置来实现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产生的烟气净化回收,以减少烟气无组织排放,保护环境。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专利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集气罩本体(1)、挡板(2)、过渡管(3)、分支软连接管(4)、汇总软连接管(5)、汇总三通管(6)和支烟管(7)组成;其中,/n所述集气罩本体(1)由多节集气罩(10)紧密连接而成,集气罩本体(1)放置于通电焙烧电解槽风格板支架与槽沿板之间的缝隙上方;每节集气罩(10)均由外角板(101)、内角板(102)和气孔(103)组成;外角板(101)和内角板(102)的夹角相对设置,交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气孔(103)开设于外角板(101)与内角板(102)交接处;/n所述挡板(2)有两块,分别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的两端,使集气罩本体(1)与两块挡板(2)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集气罩本体(1)内形成负压腔(8);/n所述过渡管(3)穿过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一端的挡板(2),并与负压腔(8)连通;过渡管(3)的另一端连通分支软连接管(4);所述过渡管(3)和分支软连接管(4)设有两组;分支软连接管(4)通过汇总三通管(6)与汇总软连接管(5)连通;汇总软连接管(5)连接至支烟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电解槽焙烧期间阴极方钢头烟气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集气罩本体(1)、挡板(2)、过渡管(3)、分支软连接管(4)、汇总软连接管(5)、汇总三通管(6)和支烟管(7)组成;其中,
所述集气罩本体(1)由多节集气罩(10)紧密连接而成,集气罩本体(1)放置于通电焙烧电解槽风格板支架与槽沿板之间的缝隙上方;每节集气罩(10)均由外角板(101)、内角板(102)和气孔(103)组成;外角板(101)和内角板(102)的夹角相对设置,交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气孔(103)开设于外角板(101)与内角板(102)交接处;
所述挡板(2)有两块,分别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的两端,使集气罩本体(1)与两块挡板(2)形成密闭的空间,并在集气罩本体(1)内形成负压腔(8);
所述过渡管(3)穿过设置于集气罩本体(1)一端的挡板(2),并与负压腔(8)连通;过渡管(3)的另一端连通分支软连接管(4);所述过渡管(3)和分支软连接管(4)设有两组;分支软连接管(4)通过汇总三通管(6)与汇总软连接管(5)连通;汇总软连接管(5)连接至支烟管(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立志赵钢尹剑董云生郑文军高四锋居镜松杨宝宣罗朝宇
申请(专利权)人:鹤庆溢鑫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