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289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力容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包括第一层管、第二层管、第三层管及第四层管,所述第一层管、第二层管、第三层管及第四层管从内至外依次套设设置,所述第一层管的左端延伸至第二层管的外部紧固连接有第一封板,且第二层管的左端与第一层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管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第三层管的外部,且第三层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层管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层管的左端位于第四层管的外部,且第四层管的左端与第三层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空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将空气排出,避免造成空气污染,操作方便,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氨气,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在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中容易含有氨气,氨气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将氨气从废气中进行分离,再对废气进行排放,因此,提出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中容易含有氨气,氨气直接排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进行净化后进行排放的问题,而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包括第一层管(1)、第二层管(2)、第三层管(5)及第四层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管(1)、第二层管(2)、第三层管(5)及第四层管(6)从内至外依次套设设置,所述第一层管(1)的左端延伸至第二层管(2)的外部紧固连接有第一封板(4),且第二层管(2)的左端与第一层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管(2)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第三层管(5)的外部,且第三层管(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层管(2)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层管(5)的左端位于第四层管(6)的外部,且第四层管(6)的左端与第三层管(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层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封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气空气分离器,包括第一层管(1)、第二层管(2)、第三层管(5)及第四层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管(1)、第二层管(2)、第三层管(5)及第四层管(6)从内至外依次套设设置,所述第一层管(1)的左端延伸至第二层管(2)的外部紧固连接有第一封板(4),且第二层管(2)的左端与第一层管(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层管(2)的左右两端均延伸至第三层管(5)的外部,且第三层管(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层管(2)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层管(5)的左端位于第四层管(6)的外部,且第四层管(6)的左端与第三层管(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层管(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封头(7),所述第一层管(1)的右端向前弯曲并贯穿第二层管(2)的侧壁与第三层管(5)连通,所述第二层管(2)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牙接头(12),所述第一锥牙接头(12)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方头螺塞(13),所述第三层管(5)的后侧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管(3),所述接管(3)的后端紧固连接有第二封板(16),所述第四层管(6)的前侧壁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回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雨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明鑫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