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27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输送带和主动皮带轮;圆筒竖直设置在输送带与接料槽之间;圆筒的顶端与接料槽一端相固定连接;出料管固定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出料管与圆筒的内腔相接通;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立杆;两根直杆之间连接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两根斜杆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直杆的顶部固定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压紧在顶板的底表面上;顶板上固定有螺纹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结构中固定杆是固定在输送带上的硬杆,使得上球更加稳定,且上球传送机构的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
本技术涉及玩具
,特别涉及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
技术介绍
在积木玩具中,球类的游戏,特别是投篮游戏,通过弹射机构从一个较高的位置投射,投射后球落入到较低的位置处,此时需要上球传送机构把落入用积木砌成的平台上的小球重新提升至弹射机构上,但现今的上球传送机构提供动力的板块较为柔软,所以上球不稳定,且上球传送机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它包括有顶板、圆筒、漏斗、接料槽和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输送带和主动皮带轮;所述输送带张紧在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所述输送带的外侧表面均布有若干根固定杆;所述圆筒竖直设置在输送带与接料槽之间;所述圆筒的顶端与接料槽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槽朝向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从圆筒的顶端贯穿至圆筒的底端;所述输送带上靠近圆筒一侧的固定杆穿过开口槽后伸入到圆筒的内腔;开口朝上的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固定在圆筒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料管与圆筒的内腔相接通;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立杆;所述立杆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由斜杆和直杆组成;所述斜杆的杆身与立杆相铰接;两根直杆之间连接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所述斜杆远离直杆的一端延伸至圆筒的正上方;所述斜杆的高度随着靠近直杆的一端逐渐升高;两根斜杆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口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直杆的顶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压紧在顶板的底表面上;所述顶板上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从上往下从两根摆杆之间穿过后与一块限位板相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在两根连接杆之间;所述限位板压紧在两根直杆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顶板上设置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相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伸出顶板顶部的一端固定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均呈倾斜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输送带和主动皮带轮;输送带张紧在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之间;输送带的外侧表面均布有若干根固定杆;圆筒竖直设置在输送带与接料槽之间;圆筒的顶端与接料槽一端相固定连接;接料槽朝向输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开口槽从圆筒的顶端贯穿至圆筒的底端;输送带上靠近圆筒一侧的固定杆穿过开口槽后伸入到圆筒的内腔;开口朝上的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固定在圆筒的外侧壁上;出料管与圆筒的内腔相接通;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立杆;立杆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摆杆;摆杆由斜杆和直杆组成;斜杆的杆身与立杆相铰接;两根直杆之间连接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斜杆远离直杆的一端延伸至圆筒的正上方;斜杆的高度随着靠近直杆的一端逐渐升高;两根斜杆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口槽的左右两侧;直杆的顶部固定有弹簧;弹簧的顶端压紧在顶板的底表面上;顶板上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从上往下从两根摆杆之间穿过后与一块限位板相固定连接;螺纹杆设置在两根连接杆之间;限位板压紧在两根直杆的下表面。在使用本技术,接料槽上的小球从弹射机构弹出后最后落入到漏斗,从出料管进入到圆筒的内部;然后外部的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转动后,输送带开始运动,使得各根固定杆一起运动,固定杆带动小球沿圆筒的高度方向运动直到小球与两根斜杆触碰后,通过两根斜杆和运动的固定杆把小球推向接料槽内部,固定杆从两根斜杆指间穿过后回到输送带另一侧;该结构中固定杆是固定在输送带上的硬杆,使得上球更加稳定,且上球传送机构的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两根摆杆连接后的主视图;图4是两根摆杆连接后的俯视图;图5是螺纹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101、立杆;102、螺纹孔;2、连接杆;3、螺纹杆;301、把手;4、弹簧;5、摆杆;501、斜杆;502、直杆杆;6、从动皮带轮;7、固定杆;8、输送带;9、圆筒;901、开口槽;10、主动皮带轮;11、漏斗;1101、出料管;12、接料槽;13、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它包括有顶板1、圆筒9、漏斗11、接料槽12和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6、输送带8和主动皮带轮10;所述输送带8张紧在从动皮带轮6与主动皮带轮10之间;所述输送带8的外侧表面均布有若干根固定杆7;所述圆筒9竖直设置在输送带8与接料槽12之间;所述圆筒9的顶端与接料槽12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槽12朝向输送带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901;所述开口槽901从圆筒9的顶端贯穿至圆筒9的底端;所述输送带8上靠近圆筒9一侧的固定杆7穿过开口槽901后伸入到圆筒9的内腔;开口朝上的漏斗1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101;所述出料管1101固定在圆筒9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料管1101与圆筒9的内腔相接通;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立杆101;所述立杆10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摆杆5;所述摆杆5由斜杆501和直杆502组成;所述斜杆501的杆身与立杆101相铰接;两根直杆502之间连接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2;所述斜杆501远离直杆502的一端延伸至圆筒9的正上方;所述斜杆501的高度随着靠近直杆502的一端逐渐升高;两根斜杆501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口槽901的左右两侧;所述直杆502的顶部固定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顶端压紧在顶板1的底表面上;所述顶板1上固定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从上往下从两根摆杆5之间穿过后与一块限位板13相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设置在两根连接杆2之间;所述限位板13压紧在两根直杆502的下表面;接料槽12上的小球从弹射机构弹出后最后落入到漏斗11,从出料管1101进入到圆筒9的内部;然后外部的电机带动主动皮带轮10转动后,输送带8开始运动,使得各根固定杆7一起运动,固定杆7带动小球沿圆筒9的高度方向运动直到小球与两根斜杆501触碰后,通过两根斜杆501和运动的固定杆7把小球推向接料槽12内部,固定杆7从两根斜杆501指间穿过后回到输送带8另一侧;该结构中固定杆7是固定在输送带8上的硬杆,使得上球更加稳定,且上球传送机构的结构简单。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顶板1上设置有与螺纹杆3相匹配的螺纹孔102;所述螺纹杆3与螺纹孔102相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伸出顶板1顶部的一端固定有把手301;螺纹杆3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能够升降调节,进行控制斜杆501的摆角,进行控制小球进入接料槽12的速度和方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固定杆7均呈倾斜设置;固定杆7倾斜设置后,使得小球落入到圆筒9后被夹持在输送带8与固定杆7之间,防止小球从出料管1101回流。在使用本技术,接料槽上的小球从弹射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顶板(1)、圆筒(9)、漏斗(11)、接料槽(12)和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6)、输送带(8)和主动皮带轮(10);所述输送带(8)张紧在从动皮带轮(6)与主动皮带轮(10)之间;所述输送带(8)的外侧表面均布有若干根固定杆(7);所述圆筒(9)竖直设置在输送带(8)与接料槽(12)之间;所述圆筒(9)的顶端与接料槽(12)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槽(12)朝向输送带(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901);所述开口槽(901)从圆筒(9)的顶端贯穿至圆筒(9)的底端;所述输送带(8)上靠近圆筒(9)一侧的固定杆(7)穿过开口槽(901)后伸入到圆筒(9)的内腔;开口朝上的漏斗(1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101);所述出料管(1101)固定在圆筒(9)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料管(1101)与圆筒(9)的内腔相接通;/n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立杆(101);所述立杆(10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摆杆(5);所述摆杆(5)由斜杆(501)和直杆(502)组成;所述斜杆(501)的杆身与立杆(101)相铰接;两根直杆(502)之间连接固定有两根相互平行的连接杆(2);所述斜杆(501)远离直杆(502)的一端延伸至圆筒(9)的正上方;所述斜杆(501)的高度随着靠近直杆(502)的一端逐渐升高;两根斜杆(501)分别对称设置在开口槽(901)的左右两侧;所述直杆(502)的顶部固定有弹簧(4);所述弹簧(4)的顶端压紧在顶板(1)的底表面上;所述顶板(1)上固定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从上往下从两根摆杆(5)之间穿过后与一块限位板(13)相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设置在两根连接杆(2)之间;所述限位板(13)压紧在两根直杆(50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木玩具自动上球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顶板(1)、圆筒(9)、漏斗(11)、接料槽(12)和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有从动皮带轮(6)、输送带(8)和主动皮带轮(10);所述输送带(8)张紧在从动皮带轮(6)与主动皮带轮(10)之间;所述输送带(8)的外侧表面均布有若干根固定杆(7);所述圆筒(9)竖直设置在输送带(8)与接料槽(12)之间;所述圆筒(9)的顶端与接料槽(12)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接料槽(12)朝向输送带(8)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槽(901);所述开口槽(901)从圆筒(9)的顶端贯穿至圆筒(9)的底端;所述输送带(8)上靠近圆筒(9)一侧的固定杆(7)穿过开口槽(901)后伸入到圆筒(9)的内腔;开口朝上的漏斗(1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1101);所述出料管(1101)固定在圆筒(9)的外侧壁上;所述出料管(1101)与圆筒(9)的内腔相接通;
所述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立杆(101);所述立杆(101)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摆杆(5);所述摆杆(5)由斜杆(501)和直杆(502)组成;所述斜杆(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鑫李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巨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