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1222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咔啉化合物与N‑甲基‑7‑硝基靛红酸酐制备得到2‑硝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将2‑硝基吴茱萸碱衍生物还原,得到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用CCK‑8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化合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结肠癌SW620细胞以及正常肝LO2细胞的抗增殖作用,用FITC/PI双染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实验表明,与吴茱萸碱相比,化合物2‑N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吴茱萸碱
,具体涉及氨基化吴茱萸碱及其制备方法与抗肿瘤应用。
技术介绍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六》,由黄连、吴茱萸以6∶1比例组成,方中君药是性味苦寒的黄连,清肝火泻胃火,配伍性味辛热的吴茱萸,暖肝散寒开郁,疏肝理气,主治肝火犯胃证,左金丸在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胃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吴茱萸碱(EVO)的合成方法有很多,报道最多的合成方法是以色胺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3,4-二氢-β-咔啉和N-甲基靛红酸酐,再将二者缩合得到吴茱萸碱的衍生物。通过使用不同取代基的原料,可以对EVO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不同位点、不同取代基的衍生物,这些改性对抗肿瘤活性有较大影响,取代基可以改变吴茱萸碱的表面性质以及电子性质,从而对改性分子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将含硼基团引入高活性吴茱萸碱衍生物的10位,得到了靶向衍生物13a,对HCT116,MCF-7和A549三种肿瘤株的IC50值较低。文献研究表明结构修饰多集中在A环的10位,B环的13位,D环14位、E环的3位以及E环骨架的修饰,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其特征在于,R1为氢、烷基或者烷氧基。


3.权利要求1所述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2-硝基吴茱萸碱衍生物还原,得到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2-硝基吴茱萸碱衍生物具有如下化学结构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氨基吴茱萸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硝基吴茱萸碱衍生物由咔啉化合物与N-甲基-7-硝基靛红酸酐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氨基吴茱萸碱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惠杨若澜马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