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17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3
本申请涉及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属于石油工业油泥治理技术领域。该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原料组分包括: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油泥中含有原油(碳源)的泥质土作培养基骨架,通过向泥质土中添加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源方法,使石油烃降解菌群大量繁殖,从而实现对油泥的生物降解,解决了地面油泥污染的问题。其原理为: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菌种+水→石油烃降解菌群+碳源→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碳、水、甲烷等)。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不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
本申请涉及石油工业油泥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作业现场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使原油落在井口地面上,造成地面油泥污染,为了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需要对该地面油泥污染进行清理。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地面油泥污染打包,然后运送至指定地点,再由专业队伍进行处理。该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焚烧油泥,另一种是采用高温水对油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油泥通过晾晒再填埋处理。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指定地点焚烧油泥时,产生的气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而高温清洗油泥时,需要大量高温水资源,治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所述喷洒剂的原料组分包括: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氮源包括植物蛋白和/或尿素。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盐包括磷盐、硫盐、钾盐、钠盐、钙盐、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降解颗粒包括:淀粉颗粒、植物蛋白颗粒、纤维素颗粒和木质素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降解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5000μm。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降解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0-3000μm。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剂的原料组分还包括菌种。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剂的原料组分还包括碳源。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对第一方面所提及的任一项所述的降解油泥的喷洒剂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将所述喷洒剂喷洒到油泥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油泥的含油浓度不大于50g/kg时,所述喷洒剂的浓度不大于50g/L;当所述油泥的含油浓度为(50g/kg-200g/kg)时,所述喷洒剂的浓度为(50g/L-150g/L);当所述油泥的含油浓度不小于200g/kg时,所述喷洒剂的浓度不小于150g/L。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油泥中的含有原油的泥质土作培养基骨架(碳源),通过向泥质土中添加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源的方法,使石油烃降解菌群大量繁殖,从而实现对油泥的生物降解,解决了地面油泥污染的问题。其原理为: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菌种+水→石油烃降解菌群+碳源→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碳、水、甲烷等)。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不会污染环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的作用原理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油泥;2-木质素颗粒;3-毛细管;41-第一石油烃类;42-第二石油烃类;43-第三石油烃类;51-第一石油烃降解菌群;52-第二石油烃降解菌群;53-第三石油烃降解菌群。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油泥”是指被原油污染的泥土。油泥中原油的主要成分为石油烃,即烃类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饱和与不饱和烃类,芳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碳源。而众所周知,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要素,因此,采用微生物降解原油,能有效消除油泥污染。基于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该喷洒剂的原料组分包括: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应用时,将由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制备得到的喷洒剂喷洒到油泥上,由于水的湿润作用,其携带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要素通过油泥中的毛细管进入油泥深处,形成以油泥为本体的培养基,可降解颗粒作为颗粒状物质保留在油泥表面,由于可降解颗粒的保湿性和黏连性,形成以可降解颗粒为天然屏障的油泥培养基,可以把油泥裹住并保持油泥的湿润性和表层透气性,有利于油泥内部的微生物有氧和无氧的生长繁殖,从而实现对油泥中原油的降解。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如下: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菌种+水→石油烃降解菌群;其中,碳源可来自油泥中石油烃;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可来自喷洒剂,反应所需的能量可来自碳源和氮源;菌种可以为空气中野生菌群的自然降落,也可人为添加。大量的石油烃降解菌群,以油泥为培养基,对油泥中的石油烃类有机物进行快速且大量降解,其机理包括:(1)部分石油烃降解菌群通过分泌特定的细胞外酶,使得部分石油烃类作为营养物质被石油烃降解菌所吸收,并且转化为石油烃降解菌体内的有机成分或增殖成新的微生物;(2)部分石油烃降解菌群长出菌丝,穿入难以处理的石油烃类中,破坏其较弱的氢键,从而将石油烃类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如CO2、CH4、N2等;(3)部分石油烃降解菌群将油泥中的石油烃类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污染的CO2和H2O。在降解油泥过程中,沉积在油泥表面的可降解颗粒会自然降解,而富余的有机氮源也能在自然界中氧化消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油泥中的含有原油的泥质土作培养基骨架(碳源),通过向泥质土中添加微生物需要的营养源的方法,使石油烃降解菌群大量繁殖,从而实现对油泥的生物降解,解决了地面油泥污染的问题。其原理为: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菌种+水→石油烃降解菌群+碳源→小分子化合物(包括二氧化碳、水、甲烷等)。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且不会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的方法实现对油泥的清理。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作用效果,下面结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的营养要素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作用机理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水、碳源、氮源、磷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对于水。水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水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结合水与溶质或其他分子结合在一起,很难加以利用;而游离水(或称为非结合水)则可以被微生物利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游离水主要来自喷洒剂中的水分。喷洒剂中水分的含量可以根据实际要降解的油泥的含油浓度(每千克油泥中原油的质量)来确定,当含油浓度高时,可使喷洒剂中水分含量较少,以为微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剂的原料组分包括: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解油泥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剂的原料组分包括:氮源、磷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可降解颗粒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源包括植物蛋白和/或尿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盐包括磷盐、硫盐、钾盐、钠盐、钙盐、镁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颗粒包括:淀粉颗粒、植物蛋白颗粒、纤维素颗粒和木质素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0-50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李维俊张海令王子斌蔡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