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06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接合构成液体容器的多个部件的构造。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容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在液体容器中,存在如下液体容器:通过多个部件被熔接,在内部形成有容纳液体的液体容纳室。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体容器中,在作为筒状的树脂部件的套筒部的两端,通过激光熔接将具有用于使液体流出的开口部的树脂部件接合,从而在内部形成有液体容纳室。[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6750号公报如专利文献1的技术这样,在通过激光熔接将多个部件熔接的情况下,要求彼此熔接的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由激光透过的材料构成,而另一个部件则由吸收激光的材料构成。因此,构成液体容器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被限制,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未考虑除了激光熔接以外的接合技术。在多个部件被接合而形成有液体容纳室的液体容器中,期望的是,不限于激光熔接,而具有能够通过各种接合技术使这样多个部件彼此容易地接合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液体容器。该方式的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液体消耗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供墨单元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表示供墨单元的概略俯视图。图4是表示墨罐的侧面侧的概略部分截面图。图5是表示墨罐的正面侧的概略部分截面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表示卸掉盖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10是表示从液体出口部件的内部取出阀部件的状态的概略分解立体图。图11是表示墨水向墨罐的补充工序的第一局部截断侧视图。图12是表示墨水向墨罐的补充工序的第二局部截断侧视图。图13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19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19B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图2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2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22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22B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周缘部位抽出而表示的概略截面图。图23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2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25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2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27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28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29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30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31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32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33是第九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34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35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36是第十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图37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图38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侧视图。图39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概略截面图。[标号说明]10:液体消耗系统;21:液体消耗装置;22:箱体;23:支撑台;24:引导轴;25:记录头;26:托架;27:支撑孔;28:驱动轮;29:从动轮;30:托架电机;31:同步带;32:排出口;33:排出托盘;34:供纸盒;35:开关门;36:旋转轴;37:窗部;40:供墨单元;41~45:墨罐;46:供墨管;47:转接器;48:台阶部;49:墨水贮存室;50:目视确认部;51:上限标记;52:下限标记;53:墨水接纳部;54:第一流路;55:第二流路;56:墨水端口部;57:余量传感器;58:顶面;59:下表面;60:圆形孔部;61:矩形孔部;62:识别用凸部;100:液体容器;100A:液体容器;100B:液体容器;100C:液体容器;100D:液体容器;100E:液体容器;100F:液体容器;100G:液体容器;100H:液体容器;100I:液体容器;100J:液体容器;101:液体容纳室;102:容器主体;103:外螺纹部;110:液体出口部件;111:管路部;112:流出口;113:凹槽部;114:环状凸部;115:嵌合部;116:嵌合凹槽部;118:定位部;120:阀部件;121:狭缝;125:连接部;127:内螺纹部;129:外螺纹部;130:盖;131:内螺纹部;133:封闭部;150:第一部件;151:侧壁部/第一侧壁部;151t:端面;152:第一开口;153:第二开口;154:顶端缩径部;155:周缘凸部/第一周缘凸部;158: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158e:突出部;160:第二部件;161:外周缘部;162:底壁部;163:第二侧壁部;163B:第二侧壁部;164:第二周缘凸部;165:延伸部;166: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I:第二部件侧外周壁部;166e:突出缘部;170:接合部;171:接合部;171c:热压接部;171h:通孔;171p:柱状部位;172:螺纹部;172a:内螺纹部;172b:外螺纹部;BR:边界;CX:中心轴线;IK:墨水;P:纸张。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1-1.液体消耗系统:图1是表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的液体消耗系统10的一个例子的概略图。该液体消耗系统10除了具备液体容器100之外,还具备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21。在液体消耗系统10中,液体容器100的液体由使用者向液体消耗装置21补充。以下,首先,参照图1~5而说明液体消耗装置21的结构,参照图6~13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100。1-2.液体消耗装置:在图1中,利用概略立体图示意性地表示液体消耗装置21的结构。在图1中,液体消耗装置21以透视的状态简略地图示有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容器,具备:/n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n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n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n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n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8 JP 2019-0365531.一种液体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室,其容纳液体;
第一部件,其具有:筒状的第一侧壁部,其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一侧的端部包围;以及第二开口,其被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另一侧的端部包围;
液体出口部件,其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出的流出口,且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以及
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接合,从所述第二开口侧密封所述液体容纳室,
在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形成于所述液体容纳室中的由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界围成的区域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具有:底壁部,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第二开口对置;以及筒状的第二侧壁部,其从所述底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延伸而包围所述液体容纳室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周缘凸部,该周缘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周缘,从所述第一侧壁部向所述第一部件的径向外侧延伸,
所述接合部是所述周缘凸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而成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底壁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向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径向外侧延伸而在整周上与包围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面面对,
所述接合部是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端面接合而成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所述第二侧壁部被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在整周上与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内周面接触,
所述第一部件还具有包围所述第一侧壁部的外周的筒状的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
所述接合部是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二部件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部件接合而成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所述第二部件侧的端部设置有向所述第一部件侧外周壁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底壁部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从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外周在所述第二侧壁部的径向上延伸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芳明田中良一石泽卓水谷忠弘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