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鸿霞专利>正文

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105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1
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能有效清理鼻腔内污垢,及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右且左右轴向的手筒,手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杆,手筒内右侧同轴设有固定管,导杆右端伸出固定管且螺纹连接有圆杆,圆杆右端设有毛刷,手筒右端与固定管右端之间设有气囊,固定管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环套,环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套装在气囊外的棉套,手筒右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呈T形的活塞杆,手筒前侧开设有连通气筒与气囊的通气孔;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耳鼻喉科护理辅助器械
,特别是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鼻腔可有效阻挡粉尘、传染性细菌、固体颗粒和有害气体等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但当杂物附着在鼻前庭部位,成了污垢的栖身所,导致鼻腔丧失了过滤空气的功能,还营造了细菌滋生的环境。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而言,很难自主对鼻腔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长时间不对鼻腔进行清理容易使病人的鼻腔产生不适,需要医护人员使用纸巾对病人的鼻腔进行擦拭,擦拭过程中会出现鼻涕粘附在医护人员手上,造成细菌传播的危险,也会出现鼻腔内干硬杂物很难取出,这时一般使用镊子等工具对病人的鼻腔进行清理,但容易产生不便清理的碎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能有效清理鼻腔内污垢,及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右且左右轴向的手筒,手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杆,手筒内右侧同轴设有固定管,导杆右端伸出固定管且螺纹连接有圆杆,圆杆右端设有毛刷,手筒右端与固定管右端之间设有气囊,固定管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环套,环套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套装在气囊外的棉套,手筒右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呈T形的活塞杆,手筒前侧开设有连通气筒与气囊的通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筒与气囊配合,使棉套在鼻腔内膨胀充分与鼻腔内壁接触,利用棉套吸附清理鼻腔内杂物,有效的清理鼻腔内的污垢,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可更换的毛刷与棉套配合针对性的清理患者鼻腔内杂物,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图3中B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右且左右轴向的手筒1,手筒1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杆2,手筒1内右侧同轴设有固定管3,导杆2右端伸出固定管3且螺纹连接有圆杆4,圆杆4右端设有毛刷5,手筒1右端与固定管3右端之间设有气囊6,固定管3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环套7,环套7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套装在气囊6外的棉套8,手筒1右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气筒9,气筒9内滑动连接有呈T形的活塞杆10,手筒1前侧开设有连通气筒9与气囊6的通气孔11。为了控制导杆2在手筒1内左右滑动,所述的手筒1外缘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下端与导杆2固定连接,滑块13上端伸出滑槽12且设有左右方向的弹性片14。为了使导杆2带动毛刷5位于固定管3内,所述的手筒1内左端与导杆2左端之间设有拉簧15。为了锁止导杆2在手筒1内的滑动,所述的弹性片14右端下表面设有前后方向的右斜齿16,手筒1外缘面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左斜齿17,左斜齿17右端面可与右斜齿16左端面接触。为了使棉套8稳定的套装在气囊6外缘面上,所述的棉套8左端设有弹性带18。为了便于控制活塞杆10在气筒9内滑动,所述的活塞杆10前端同轴设有手柄19。本技术在使用时,其初始状态为棉套8未安装在气囊6外侧,活塞杆10位于气筒9前端,圆杆4与导杆2连接,滑块13左端面与滑槽12左端面接触,毛刷5位于固定管3内;设置棉套8、毛刷5为一次性用品,将环套7套装在固定管3右端,并将棉套8套装在气囊6的外缘面,弹性带18使气囊6左端稳定的固定气囊6外缘面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握住手筒1当判断患者鼻腔内有干硬杂物时,将棉套8用水浸湿后再置于患者鼻腔,判断患者鼻腔内为粘状鼻涕可直接将棉套8置于患者鼻腔内,此时向前按动手柄19,手柄19带动活塞杆10在气筒9内滑动,气筒9内的气体经通气孔11进入气囊6内,气囊6充气膨胀带动棉套8在鼻腔内膨胀与鼻腔内壁充分接触,棉套8与患者鼻腔接触浸湿或吸附鼻腔内杂物,保持一段时间后将棉套8从患者鼻腔内取出,棉套8将鼻腔内杂物带出,撤去手柄19上的力,气囊6内的气体经通气孔11流入气筒9恢复到初始状态,将用过的环套7与固定管3分离,固定管3右端套装上新的环套7,并将棉套8套装在气囊6的外缘面,清理患者另一只鼻腔;当患者鼻腔内为容易清理的杂物时,握住手筒1,将弹性片14向右滑动,弹性片14向右经滑块13带动导杆2向右滑动,导杆2带动拉簧15拉伸,导杆2经圆杆4带动毛刷5向右从固定管3右端伸出,同时弹性片14带动右斜齿16向右与左斜齿17啮合,弹性片14使滑块13不能向左滑动锁止在滑槽12内,此时可使用毛刷5清理患者鼻腔内的杂物,清理结束后,握住毛刷5将圆杆4从导杆2上取下更换新的圆杆4,向上拨动弹性片14使右斜齿16与左斜齿17分离,接触滑块13的锁止状态,在拉簧15的作用下导杆2向左滑动,导杆2向左经滑块13带动弹性片14向左滑动,同时导杆2经圆杆4带动毛刷5向左滑动,当滑块13左端面与滑槽12左端面接触,毛刷5位于固定管3内,恢复到初始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筒与气囊配合,使棉套在鼻腔内膨胀充分与鼻腔内壁接触,利用棉套吸附清理鼻腔内杂物,有效的清理鼻腔内的污垢,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通过可更换的毛刷与棉套配合针对性的清理患者鼻腔内杂物,便于医护人员使用,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包括开口朝右且左右轴向的手筒(1),其特征在于,手筒(1)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杆(2),手筒(1)内右侧同轴设有固定管(3),导杆(2)右端伸出固定管(3)且螺纹连接有圆杆(4),圆杆(4)右端设有毛刷(5),手筒(1)右端与固定管(3)右端之间设有气囊(6),固定管(3)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环套(7),环套(7)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套装在气囊(6)外的棉套(8),手筒(1)右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气筒(9),气筒(9)内滑动连接有呈T形的活塞杆(10),手筒(1)前侧开设有连通气筒(9)与气囊(6)的通气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包括开口朝右且左右轴向的手筒(1),其特征在于,手筒(1)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导杆(2),手筒(1)内右侧同轴设有固定管(3),导杆(2)右端伸出固定管(3)且螺纹连接有圆杆(4),圆杆(4)右端设有毛刷(5),手筒(1)右端与固定管(3)右端之间设有气囊(6),固定管(3)右端同轴拆卸连接有环套(7),环套(7)左端固定连接有可套装在气囊(6)外的棉套(8),手筒(1)右端设有前后轴向的气筒(9),气筒(9)内滑动连接有呈T形的活塞杆(10),手筒(1)前侧开设有连通气筒(9)与气囊(6)的通气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清洁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筒(1)外缘面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滑槽(12),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鸿霞李媛
申请(专利权)人:谢鸿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