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宇展专利>正文

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05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头,包括喷嘴以及容水器,容水器内开设有容水腔,进气管穿过容水器,进气管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外露于容水器的后端、前端,喷嘴包括嘴头、后盖,嘴头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细喷口,嘴头的后端固定后盖并形成前密封腔,后盖固定容水器的前端并形成后密封腔,所述容水腔经由穿过后密封腔的出水管连通至前密封腔,进气管的依次经由后密封腔、后盖上的开孔连通至前密封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喷头可以将水引入前密封腔并高速气流带动下经由细喷口快速喷出,形成快速的雾化水汽,从而方便实现清洗鼻腔,并且结构合理,装配方便,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伸入或者对准鼻腔进行清洗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腔护理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鼻腔清洗设备的喷头。
技术介绍
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它通常借用一定压力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在上述过程中,洗鼻器的喷头一般需要对准或伸入鼻腔,由于鼻腔空间较小,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洗鼻器的喷头一直是本行业技术人员的设计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的喷头。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以及容水器,容水器内开设有容水腔,进气管穿过容水器,进气管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外露于容水器的后端、前端,喷嘴包括嘴头、后盖,嘴头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细喷口,嘴头的后端固定后盖并形成前密封腔,后盖固定容水器的前端并形成后密封腔,所述容水腔经由穿过后密封腔的出水管连通至前密封腔,进气管的依次经由后密封腔、后盖上的开孔连通至前密封腔。本技术喷头通过依次固定的嘴头、后盖、容水器,并形成依次布置的前密封腔、后密封腔、容水腔,并让高速气流喷出在前密封腔内形成负压,将水引入前密封腔并高速气流带动下经由细喷口快速喷出,形成快速的雾化水汽,从而方便实现清洗鼻腔,并且喷头结构合理,装配方便,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伸入或者对准鼻腔进行清洗操作。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包括前出水管、后出水管,前出水管、后出水管分别插入固定至后盖和容水器,前出水管的后端通过螺纹拧入后出水管的前端,实现前、后出水管的连通以及后盖和容水器的固定,且前出水管上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被挤压在后盖的后端和容水器的后端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制造方便,装配方便。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细喷口内插设有金属制的细喷管,细喷管的后端和出水管的后端间隔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由于金属制的细喷管的出口可以制造的很细小,有利于喷出更加细小的雾化水汽。进一步,作为优选,后盖上的若干个开口围绕出水管均匀分布。采用这种结构,喷出的雾化水汽更加均匀。进一步,作为优选,容水器的进水口塞有橡胶密封盖。拔出橡胶密封塞,方便添加生理盐水。进一步,作为优选,容水器的前端固定有前盖,前盖呈前小后大的漏斗状,且喷嘴被套设于所述前盖内,嘴头的前端外露于前盖的前端开口处。采用这种结构,有利于将喷嘴的众多零部件隐藏在前盖内,实现更加美观的效果,并且可以使得整体造型也更加美观、精致。进一步,作为优选,容水器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前壳体一体式固定有第一连接管,后壳体固定有第二连接管,前壳体和后壳体固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套接实现连通,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构成所述进气管。采用这种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得到控制,而且装配也较为方便。进一步,作为优选,前壳体一体式固定有第三连接管,所述后出水管插接第三连接管的前端,第三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硅胶软管。通过设置硅胶软管,可以更充分利用容水腔内的水。进一步,作为优选,容水腔和后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嵌入容水器的前端。进一步,作为优选,前出水管上、后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齿形的防脱圈,两个防脱圈分别嵌入后盖和容水器。采用这种结构,防止前出水管上、后出水管分别相对后盖和容水器转动脱离。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喷头通过依次固定的嘴头、后盖、容水器,并形成依次布置的前密封腔、后密封腔、容水腔,并让高速气流喷出在前密封腔内形成负压,将水引入前密封腔并高速气流带动下经由细喷口快速喷出,形成快速的雾化水汽,从而方便实现清洗鼻腔,并且喷头结构合理,装配方便,结构设计紧凑,有利于伸入或者对准鼻腔进行清洗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喷头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喷嘴1,嘴头11,细喷口111,后盖12,开孔121,容水器2,前壳体21,后壳体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4,第三连接管25,橡胶密封盖26,进水口27,硅胶软管28,前密封腔31,后密封腔32,容水腔33,细喷管41,前出水管42,后出水管43,防脱圈44,密封圈5,前盖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喷头,包括喷嘴1以及容水器2,容水器2开设有容水腔33,喷嘴1包括嘴头11、后盖12,嘴头11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细喷口111,所述细喷口111内插设有金属制的细喷管41。嘴头11的后端固定后盖12并形成前密封腔31,后盖12固定容水器2的前端并形成后密封腔32。容水腔33和后盖1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且密44封圈5嵌入容水器2的前端。所述容水腔33经由穿过后密封腔32的出水管连通至前密封腔31,进气管穿过容水器2,进气管的依次经由后密封腔32、后盖12上的开孔121连通至前密封腔31。细喷管41的后端和出水管的后端间隔设置。后盖12上的若干个开口围绕出水管均匀分布。进气管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外露于容水器2的后端、前端,所述容水器2包括前壳体21、后壳体22,前壳体21一体式固定有第一连接管23,后壳体22固定有第二连接管24,前壳体21和后壳体22固定并形成容水腔33,第一连接管23和第二连接管24套接实现连通,第一连接管23和第二连接管24构成所述进气管。前壳体21一体式固定有第三连接管25,所述后出水管43插接第三连接管25的前端,第三连接管25的后端连接有硅胶软管28。所述出水管包括前出水管42、后出水管43,前出水管42、后出水管43分别插入固定至后盖12和容水器2,前出水管42的后端通过螺纹拧入后出水管43的前端,实现前、后出水管43的连通以及后盖12和容水器2的固定,且前出水管42上套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被挤压在后盖12的后端和容水器2的后端之间。前出水管42上、后出水管43上均设置有齿形的防脱圈44,两个防脱圈44分别嵌入后盖12和容水器2。所述容水器2的前端固定前盖6,前盖6呈前小后大的漏斗状,且喷嘴1被套设于所述前盖6内,嘴头11的前端外露于前盖6的前端开口处。容水器2的进水口27塞有橡胶密封盖26。喷头的工作原理如下:外部气源的高速气流依次经由进气管、后密封腔32、后盖12的开孔121进入前密封腔31体,随后经由细喷口111快速喷出,因而由于前密封腔31内的空气高速流动,因而前密封腔31内的气压较小,容水腔33内的水由于负压经由出水管进入前密封腔31,并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经由细喷口111快速喷出。上述过程中,气体的活动路径如图1-2中的白底箭头所示。水的活动路径如图1-2中的黑底箭头所示。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以及容水器,容水器内开设有容水腔,进气管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外露于容水器的后端、前端,喷嘴包括嘴头、后盖,嘴头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细喷口,嘴头的后端固定后盖并形成前密封腔,后盖固定容水器的前端并形成后密封腔,所述容水腔经由穿过后密封腔的出水管连通至前密封腔,进气管的依次经由后密封腔、后盖上的开孔连通至前密封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以及容水器,容水器内开设有容水腔,进气管的进气口、出气口分别外露于容水器的后端、前端,喷嘴包括嘴头、后盖,嘴头的前端开设有连通至外部的细喷口,嘴头的后端固定后盖并形成前密封腔,后盖固定容水器的前端并形成后密封腔,所述容水腔经由穿过后密封腔的出水管连通至前密封腔,进气管的依次经由后密封腔、后盖上的开孔连通至前密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前出水管、后出水管,前出水管、后出水管分别插入固定至后盖和容水器,前出水管的后端通过螺纹拧入后出水管的前端,实现前、后出水管的连通以及后盖和容水器的固定,且前出水管上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被挤压在后盖的后端和容水器的后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喷口内插设有金属制的细喷管,细喷管的后端和出水管的后端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头,其特征在于:后盖上的若干个开口围绕出水管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展
申请(专利权)人:赵宇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