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9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术后踝部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两端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的截面为U形结构,升降板的外壁与滑动板的U形结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升降板的两侧位于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底座的两侧底部开设有滑槽,滑动板的底部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增加了患者脚踝部支撑时的舒适度,对患者脚踝处固定效果比较好,且能根据患者的不同要求进行高度调节以及支撑部位调节,以便支撑脚踝处的不同位置,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满足不同患者对抬高角度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
本技术涉及术后踝部支撑装置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
技术介绍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中,支架球囊介入术后的患者术后需要对脚踝部进行支撑固定,目前临床上没有合适的踝托适用于下肢支架球囊介入术后的患者,医护人员常用病号服等衣物放在患者脚踝处用来支撑,衣物的固定效果比较差,对患者的脚踝处起不到理想的支撑作用,不能对脚踝部的高度进行及时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端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升降板的外壁与滑动板的U形结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的两侧位于支撑块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底座的两侧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升降板(3)的外壁与滑动板(2)的U形结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3)的两侧位于支撑块(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6),所述底座(1)的两侧底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动板(2)的底部与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气缸(13)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31),所述第一活塞杆(13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端上方对称设置有支撑块(4),所述支撑块(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下方设置有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升降板(3)的外壁与滑动板(2)的U形结构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升降板(3)的两侧位于支撑块(4)的下方设置有密封板(6),所述底座(1)的两侧底部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动板(2)的底部与滑槽(1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两端内部设置有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气缸(13)的顶部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31),所述第一活塞杆(131)的顶部与升降板(3)的底部紧密粘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位于第一气缸(13)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第一气缸(13)的底端与限位槽(12)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第二气缸(14),所述第二气缸(14)靠近第一气缸(13)的一端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活塞杆(141),所述第二活塞杆(141)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3)的一侧外壁紧密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部位可调节的踝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