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仕欢专利>正文

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8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其结构包括调节装置、往复装置和病床背部,通过设置了往复装置在左右侧板内,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轮向上顶起连接块,连接块向上带动提升块往上提高,从而带动放置板向上提高,当凸轮转动半圈后,放置板往下平移,进行往复运作,并且可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带动病床腿部进行平移,调整病床腿部凸处与病床背部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帮助病人进行手臂抬伸运动和调节病人在病床上的卧姿,解决了由于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并且病床位置固定不变和病人因身高差异,导致了病人难以做康复运动手臂抬伸和部分病人因腿部长度不同而无法舒适躺在病床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
本技术涉及康复病床
,具体涉及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
技术介绍
心胸外科还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心外科研究心脏大血管创伤、心包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大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心脏起搏和植入式除颤复律器、动力性心肌成形术、心脏、肺和心肺移植等方面,康复病床,分为电动康复病床及手动康复病床,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其主要目的是便于护理人员进行照顾,便于病人康复,由于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并且病床位置固定不变和病人因身高差异,导致了病人难以做康复运动手臂抬伸和部分病人因腿部长度不同而无法舒适躺在病床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解决了由于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并且病床位置固定不变和病人因身高差异,导致了病人难以做康复运动手臂抬伸和部分病人因腿部长度不同而无法舒适躺在病床上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包括主体、支柱、右侧板、电源开关、调节装置、左侧板、往复装置和电源线、病床腿部和病床背部,所述主体底部四周与支柱顶端相焊接,所述右侧板与主体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嵌入右侧板前端面,所述左侧板固定安装于主体左下端,所述电源线设于主体左侧面,所述病床腿部与主体内底部上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贯穿右侧板下端,所述左侧板中部设有一孔洞,并且往复装置固定安装与该孔洞底部,所述调节装置由转动杆、齿条和齿轮组成,所述转动杆贯穿右侧板上端,所述齿条与病床腿部右侧面上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圆心处与转动杆左端固定连接,并且齿轮底端与齿条啮合,所述往复装置由放置板、提升块、固位板、连接块、滑轮、凸轮、电机和支撑柱组成,所述放置板设于左侧板顶端,所述提升块与放置板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与左侧板中部的孔洞上端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且固位板左右两端被提升块顶端贯穿,所述连接块顶端与提升块相焊接,所述滑轮圆心处与连接块底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与滑轮底端相互配合,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左侧板内底部,并且电机前端输出轴与凸轮圆心处同轴转动,所述支撑柱与左侧板底部中端焊接,所述电机与电源开关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病床背部与主体内背部上端相互接触,并且病床背部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与电源开关进行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病床背部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并且其底端与地面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固位板左右两端均设有一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块为u形结构,并且其左端低于右端。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材质为40Cr。进一步的,所述凸轮采用38CrMoAI。(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由于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并且病床位置固定不变和病人因身高差异,导致了病人难以做康复运动手臂抬伸和部分病人因腿部长度不同而无法舒适躺在病床上的问题,通过设置了往复装置在左右侧板内,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轮向上顶起连接块,连接块向上带动提升块往上提高,从而带动放置板向上提高,当凸轮转动半圈后,放置板往下平移,进行往复运作,并且可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带动病床腿部进行平移,调整病床腿部右端凸处与病床背部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帮助病人进行手臂抬伸运动和调节病人在病床上的卧姿,解决了由于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身体机能还没有恢复,并且病床位置固定不变和病人因身高差异,导致了病人难以做康复运动手臂抬伸和部分病人因腿部长度不同而无法舒适躺在病床上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往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支柱-2、右侧板-3、电源开关-4、调节装置-5、左侧板-6、往复装置-7、电源线-8、病床腿部-9、病床背部-10、转动杆-51、齿条-52、齿轮-53、放置板-71、提升块-72、固位板-73、连接块-74、滑轮-75、凸轮-76、电机-77、支撑柱-7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包括主体1、支柱2、右侧板3、电源开关4、调节装置5、左侧板6、往复装置7和电源线8、病床腿部9和病床背部10,主体1底部四周与支柱2顶端相焊接,右侧板3与主体1右侧固定连接,电源开关4嵌入右侧板3前端面,左侧板6固定安装于主体1左下端,电源线8设于主体1左侧面,病床腿部9与主体1内底部上端滑动连接,调节装置5贯穿右侧板3下端,左侧板6中部设有一孔洞,并且往复装置7固定安装与该孔洞底部,调节装置5由转动杆51、齿条52和齿轮53组成,转动杆51贯穿右侧板3上端,齿条52与病床腿部9右侧面上端底部固定连接,齿轮53圆心处与转动杆51左端固定连接,并且齿轮53底端与齿条52啮合,往复装置7由放置板71、提升块72、固位板73、连接块74、滑轮75、凸轮76、电机77和支撑柱78组成,放置板71设于左侧板6顶端,提升块72与放置板71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固位板73与左侧板6中部的孔洞上端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且固位板73左右两端被提升块72顶端贯穿,连接块74顶端与提升块72相焊接,滑轮75圆心处与连接块74底端进行转动连接,凸轮76与滑轮75底端相互配合,电机77固定安装于左侧板6内底部,并且电机77前端输出轴与凸轮76圆心处同轴转动,支撑柱78与左侧板6底部中端焊接,电机77与电源开关4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病床背部10与主体1内背部上端相互接触,并且病床背部10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板6和右侧板3固定连接,电源线8与电源开关4进行电连接。其中,所述放置板71表面设有一层橡胶垫,提高病人手臂在放置板71上舒适度。其中,所述病床背部10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病人术后需要斜躺。其中,所述支撑柱78设有两个,并且其底端与地面相接触,提高往复装置7稳定性。其中,所述固位板73左右两端均设有一连接孔,与提升块72相互配合达到对放置板71的推动作用。其中,所述提升块72为u形结构,并且其左端低于右端,使放置板71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包括主体(1)、支柱(2)、右侧板(3)、电源开关(4)、左侧板(6)、电源线(8)、病床腿部(9)和病床背部(10),所述主体(1)底部四周与支柱(2)顶端相焊接,所述右侧板(3)与主体(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开关(4)嵌入右侧板(3)前端面,所述左侧板(6)固定安装于主体(1)左下端,所述电源线(8)设于主体(1)左侧面,所述病床腿部(9)与主体(1)内底部上端滑动连接;/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5)和往复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5)贯穿右侧板(3)下端,所述左侧板(6)中部设有一孔洞,并且往复装置(7)固定安装与该孔洞底部,所述调节装置(5)由转动杆(51)、齿条(52)和齿轮(53)组成,所述转动杆(51)贯穿右侧板(3)上端,所述齿条(52)与病床腿部(9)右侧面上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3)圆心处与转动杆(51)左端固定连接,并且齿轮(53)底端与齿条(52)啮合,所述往复装置(7)由放置板(71)、提升块(72)、固位板(73)、连接块(74)、滑轮(75)、凸轮(76)、电机(77)和支撑柱(78)组成,所述放置板(71)设于左侧板(6)顶端,所述提升块(72)与放置板(71)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73)与左侧板(6)中部的孔洞上端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且固位板(73)左右两端被提升块(72)顶端贯穿,所述连接块(74)顶端与提升块(72)相焊接,所述滑轮(75)圆心处与连接块(74)底端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凸轮(76)与滑轮(75)底端相互配合,所述电机(77)固定安装于左侧板(6)内底部,并且电机(77)前端输出轴与凸轮(76)圆心处同轴转动,所述支撑柱(78)与左侧板(6)底部中端焊接,所述电机(77)与电源开关(4)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胸外科的术后康复病床,包括主体(1)、支柱(2)、右侧板(3)、电源开关(4)、左侧板(6)、电源线(8)、病床腿部(9)和病床背部(10),所述主体(1)底部四周与支柱(2)顶端相焊接,所述右侧板(3)与主体(1)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源开关(4)嵌入右侧板(3)前端面,所述左侧板(6)固定安装于主体(1)左下端,所述电源线(8)设于主体(1)左侧面,所述病床腿部(9)与主体(1)内底部上端滑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5)和往复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5)贯穿右侧板(3)下端,所述左侧板(6)中部设有一孔洞,并且往复装置(7)固定安装与该孔洞底部,所述调节装置(5)由转动杆(51)、齿条(52)和齿轮(53)组成,所述转动杆(51)贯穿右侧板(3)上端,所述齿条(52)与病床腿部(9)右侧面上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齿轮(53)圆心处与转动杆(51)左端固定连接,并且齿轮(53)底端与齿条(52)啮合,所述往复装置(7)由放置板(71)、提升块(72)、固位板(73)、连接块(74)、滑轮(75)、凸轮(76)、电机(77)和支撑柱(78)组成,所述放置板(71)设于左侧板(6)顶端,所述提升块(72)与放置板(71)底部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固位板(73)与左侧板(6)中部的孔洞上端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并且固位板(73)左右两端被提升块(72)顶端贯穿,所述连接块(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仕欢罗火云
申请(专利权)人:覃仕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