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子谕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96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包括床板叶片,所述床板叶片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左端部分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部分重叠,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叶片依次均匀拼接在一起形成床面;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最好设于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下端,形成“阶梯状”排列;位于右侧的的床板叶片左端设有两个凹槽轨道,所述凹槽轨道以转轴为中线点形成的弧形凹槽;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轨道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嵌入凹槽轨道中,凸柱可以在凹槽轨道中滑动;本装置通过将直线型床板叶片转动成为弧形床板叶片,被急救人员放上的时候可以将身体保持平躺或侧卧,方便电梯通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运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城镇化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配置的电梯规格普遍较小,现国内普通高层住宅电梯大部份为载重1吨,其内部尺寸为1.4*1.4米。而国内担架一般长度为1.8-1.9m,宽度为50cm,一旦在高层住宅中的居民突发疾病,如果此时抢救的是必须平躺或侧卧的危重病人,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病人用担架从楼梯保持水平姿态抬下楼去,如果是几层还好,但如果是十几层或几十层,既加重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体力负担,又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很多病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甚至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针对此种状况,国家于2012年出台了12层以上住宅电梯必须配双电梯,且其中一部电梯内部长度在2m以上,虽然这是一条迟到了几十年的规范,但他可使住2012后设计的高楼里的居民高枕无忧了,那2012年前所建数十万幢高楼电梯能否改造成长2m的大电梯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梯的尺寸受制电梯井的,而电梯井建好后就不可改变,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一种将各种不同病情的危重病人在保持平躺平躺或侧卧姿态下,进入普通住宅电梯运送下楼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本装置通过将直线型床板叶片转动成为弧形床板叶片,被急救人员放上的时候可以将身体保持平躺或侧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包括床板叶片,所述床板叶片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左端部分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部分重叠,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叶片依次均匀拼接在一起形成床面;最右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中间部分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最左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具体的,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设于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下端,形成“阶梯状”排列。进一步,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左端设有两个凹槽轨道,所述凹槽轨道以转轴为中线点形成的弧形凹槽;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轨道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嵌入凹槽轨道中,凸柱可以在凹槽轨道中滑动。具体的,奇数床板叶片设于上端,偶数床板叶片设于下端,形成“间隔上下式”排列。进一步,奇数床板叶片的重合部分的下端设有两个凹槽轨道,所述凹槽轨道以转轴为中线点形成的弧形凹槽;偶数床板叶片重合部分的上端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轨道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嵌入凹槽轨道中,凸柱可以在凹槽轨道中滑动。作为优化,位于床头的床板叶片与位于床尾的床板叶片上端设有拉手,位于床头的拉手上设有输液架。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套管和伸缩杆,所述套管通过螺栓与床板叶片固定,所述伸缩杆伸入套管下端,所述套管下端管壁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锁紧旋钮;所述伸缩杆伸入套管的部分沿管径方向均匀设有与锁紧旋钮相配合的锁紧槽,锁紧槽设有不同的档位;伸缩杆的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结构相同。作为优化,所述床板叶片上设有绑带。进一步,位于床头的床板叶片的上端设有皮垫枕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通过将直线型床板叶片转动成为弧形床板叶片,进入普通住宅电梯可以折叠进入住宅电梯,不受电梯型号的限制,被急救人员放上的时候可以将身体保持平躺或侧卧。2.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设为套管和伸缩杆结构,可以床板叶片的整体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床板叶片折叠形状示意图一。图4为床板叶片折叠形状示意图二。图5为床板叶片重叠示意图一。图6为凹槽轨道、凸柱示意图一。图7为床板叶片重叠示意图二。图8为凹槽轨道、凸柱示意图二。图中:床板叶片1、皮垫枕头2、转轴3、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套管7、伸缩杆8、螺纹孔9、锁紧旋钮10、锁紧槽11、制动万向轮12、拉手13、输液架14、绑带15、凹槽轨道16、凸柱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如图1-5所示,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包括床板叶片1,所述床板叶片1为长条板状结构,可以是长方形结构,也可以是长方形基体两侧为半圆的结构;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1的左端部分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1的右端部分重叠,所述床板叶片1重叠部分的中心设有通孔,转轴3穿过通孔将床板叶片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叶片1依次均匀拼接在一起形成床面;床板叶片1之间只可以相对转动,不可以上下移动;床板叶片支架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不做具体限定;最右侧的床板叶片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4,中间部分的床板叶片1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5,最左侧的床板叶片1下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12;所述第一支撑架4包括套管7和伸缩杆8,所述套管7通过螺栓与床板叶片1固定,所述伸缩杆8伸入套管7下端,所述套管7下端管壁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内设有与螺纹孔9相配合的锁紧旋钮10;所述伸缩杆8伸入套管7的部分沿管径方向均匀设有与锁紧旋钮10相配合的锁紧槽11,锁紧槽11设有不同的档位;伸缩杆8的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12;所述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与第一支撑架4结构相同;松开锁紧旋钮10,拉动伸缩杆8向下移动,当锁紧旋钮10与锁紧槽11吻合时,锁死锁紧旋钮10,可以用来调整床板叶片1的整体高度;位于床头的床板叶片1与位于床尾的床板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叶片,所述床板叶片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左端部分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部分重叠,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叶片依次均匀拼接在一起形成床面;最右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中间部分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最左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叶片,所述床板叶片为长条板状结构,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左端部分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部分重叠,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床板叶片依次均匀拼接在一起形成床面;最右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一支撑架,中间部分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二支撑架,最左侧的床板叶片下端固定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下端设有制动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最好设于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的下端,形成“阶梯状”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床板叶片左端设有两个凹槽轨道,所述凹槽轨道以转轴为中线点形成的弧形凹槽;位于左侧的床板叶片的右端设有两个与所述凹槽轨道相对应的凸柱,所述凸柱嵌入凹槽轨道中,凸柱可以在凹槽轨道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梯通行救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奇数床板叶片设于上端,偶数床板叶片设于下端,形成“间隔上下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谕
申请(专利权)人:李子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