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胶伤口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568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一种水凝胶伤口敷料,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二离型层以及位于第一离型层与第二离型层之间的敷芯层,特点:所述的敷芯层包括背衬层、浮点状粘附层和浮点状吸液层,浮点状粘附层以及浮点状吸液层各自间隔地并且以凸起于背衬层朝向第二离型层的一侧表面的状态结合于背衬层上,其中,浮点状粘附层与浮点状吸液层是相互间隔分布的,所述的第一离型层与所述背衬层贴合,而所述第二离型层与所述浮点状粘附层以及浮点状吸液层贴合。透气性好;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粘附作用,体现优异的舒适性;在揭除时可以显著减轻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凝胶伤口敷料
本技术属于医用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水凝胶伤口敷料。
技术介绍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擦伤和划伤之类的皮肤组织意外创伤,因而需要使用各种敷料对伤口处理。如业界所知,伤口类型不同,适用的敷料也相应有别,因此正确选择伤口敷料对促进伤口愈合并尽早摆脱疼痛与烦恼具有积极意义。止血效果的良好与否、透气性的优劣、舒适性和顺应性以及渗液吸收性的优异与否乃至揭除过程中是否会产生疼痛等等因素是考量伤口敷料的重要因素,其中,透气性的良好与否对伤口呼吸以及加快伤口愈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CN207071115U推荐的“水凝胶敷料”由聚氨酯材质的基底层、医用压敏胶层、由聚氨酯材料担当的支撑层和钙离子水凝胶层(水凝胶内分散有钙离子)组成,具体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25至0031段。通过对该专利的解读可知:基底层为涂布有医用压敏胶的PU层,并且再以另一层PU作为支撑层,于是两层PU层加上一层医用压敏胶层必然会对整个敷料的透气性产生影响,不利于伤口的呼吸,除了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外,还会使患者感觉不舒适。因此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凝胶伤口敷料,包括第一离型层Ⅰ(1)、第二离型层Ⅱ(2)以及位于第一离型层Ⅰ(1)与第二离型层Ⅱ(2)之间的敷芯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芯层(3)包括背衬层(31)、浮点状粘附层(32)和浮点状吸液层(33),浮点状粘附层(32)以及浮点状吸液层(33)各自间隔地并且以凸起于背衬层(31)朝向第二离型层Ⅱ(2)的一侧表面的状态结合于背衬层(31)上,其中,浮点状粘附层(32)与浮点状吸液层(33)是相互间隔分布的,所述的第一离型层Ⅰ(1)与所述背衬层(31)贴合,而所述第二离型层Ⅱ(2)与所述浮点状粘附层(32)以及浮点状吸液层(33)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凝胶伤口敷料,包括第一离型层Ⅰ(1)、第二离型层Ⅱ(2)以及位于第一离型层Ⅰ(1)与第二离型层Ⅱ(2)之间的敷芯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敷芯层(3)包括背衬层(31)、浮点状粘附层(32)和浮点状吸液层(33),浮点状粘附层(32)以及浮点状吸液层(33)各自间隔地并且以凸起于背衬层(31)朝向第二离型层Ⅱ(2)的一侧表面的状态结合于背衬层(31)上,其中,浮点状粘附层(32)与浮点状吸液层(33)是相互间隔分布的,所述的第一离型层Ⅰ(1)与所述背衬层(31)贴合,而所述第二离型层Ⅱ(2)与所述浮点状粘附层(32)以及浮点状吸液层(33)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凝胶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离型层Ⅰ(1)的厚度为0.01-0.5mm;所述的第二离型层Ⅱ(2)的厚度为0.01-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凝胶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离型层Ⅰ(1)为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元安蔡忠新冯永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涵医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