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3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叶片毛化、加固边梁、腔内铺设蒙皮及增强布、装配内支撑件、加固底座、表面喷涂。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0°,±4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导入环氧树脂,待树脂玻璃钢化转变结束后,去除辅助材料,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有利于加固叶片根部力学承受范围,提高叶片运转时力的传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
技术介绍
叶片是风电部件中确定性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盈利模式清晰的行业。随着供需紧张形势的缓解,风电叶片行业也将随之发生从群雄混战到几强争霸的转变,我国风电叶片产业正在经历一场行业性的洗牌整合。随着风电叶片市场规模的扩大,成本和售价都将下降,但具备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成本下降速度将超过售价降低速度,盈利超过平均水平。未来的行业竞争格局要求厂商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并在技术上保持一定优势。叶片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受风力影响会产生张力,多方向的力都会通过根部螺栓传导到叶片根部,在运转过程中根部的张力对叶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叶片强度较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叶片毛化,利用打磨设备对叶片的内、外表面进行毛化,使得叶片的内、外表面变的粗糙;S2、加固主支架,将与叶片材质相匹配的加固条通过手糊树脂粘附在主支架与主梁接合处,在粘接的时候,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以保证手糊的紧固性,防止在持续粘接的时候,发生脱胶、爆聚等情况;S3、铺设蒙皮及增强布,在叶片毛化面上铺设玻璃纤维布,在铺设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布层铺设完成后,部设倒流系统和真空系统,使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处理,保压合格后采用真空导注环氧树脂,导注完成后使用电子温控设备以15℃/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65℃恒温6小时促进玻璃钢转化速度,提高TG值;S4、装配内支撑件,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S5、外部结构增强,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导入环氧树脂,待树脂玻璃钢化转变结束后,去除辅助材料,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有利于加固叶片根部力学承受范围,提高叶片运转时力的传导效果;;S6、表面喷涂,首先在叶片表面涂刮一遍聚氨酯腻子,待腻子固化后,打磨随型,然后喷涂一层聚氨酯底漆,待表干进行表面针孔处理,最后进行两遍聚氨酯防冰面漆喷涂,达到表面防水、防冰、抗紫外侵灼的效果。优选的,所述S2、S3中在利用热风机和电子加热设备加热的时候,其热风机和电子加热设备的温度控制在40℃-65℃之间,而且在而且在固化之后进行停止加热工作,防止造成钢性过高,韧性降低的现象。优选的,所述S4中的环形支撑件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其焊接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进行加工来保证其强度,在加工之后在其表渡设防锈层,来提高环形支撑件的防锈能力,其大小应适应叶片内部大小而变化。优选的,所述S3中铺设的玻璃纤维布最少设有三层,其铺设过程与铺设第一层的方式一样,对于玻璃纤维布的接缝处要并齐,不能出现叠加的情况,要保证叶片表面的平整。优选的,所述S5中铺设纤维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层数根据风场风速及根部连接件力学传导范围确定,真空负压成型后,表面打磨、修正,同时检测玻璃钢转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叶片根部力的传导性能。优选的,所述S6中的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冰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防冰薄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耐候性及抗紫外效果,能起到防水、防冰、防渗和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S1中在毛化的同时,采用吸尘器进行处理灰尘,提高工作空间的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叶片表面的洁净性。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部焊接有十字形加强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点:1、在叶片毛化面上涂上手糊玻璃纤维布,在手糊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强度;2、在叶片根部铺设纤维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层数根据风场风速及根部连接件力学传导范围确定,真空负压成型后,表面打磨、修正,同时检测玻璃钢转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叶片根部力的传导性能及外观效果。3、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叶片毛化,利用打磨设备对叶片的内、外表面进行毛化,使得叶片的内、外表面变的粗糙,在毛化的同时,采用吸尘器进行处理灰尘,提高工作空间的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叶片表面的洁净性;S2、加固主支架,将与叶片材质相匹配的加固条通过手糊树脂粘接在主支架与主梁接合处,在粘接的时候,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以保证手糊玻纤玻璃钢化转变,其热风机的温度控制在40℃-65℃之间,而且在固化之后进行停止烘干工作,防止造成防止造成钢性过高,韧性降低的现象;S3、铺设蒙皮及增强布,在叶片毛化面上铺设玻璃纤维布,在铺设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布层铺设完成后,布设倒流系统和真空系统,使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处理,保压合格后采用真空导注环氧树脂,导注完成后使用电子温控设备以15℃/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65℃恒温6小时促进玻璃钢转化速度,提高TG值(玻璃钢钢化强度),采用电子温控设备加热时,其加热温度控制在40℃-65℃之间,而且在固化之后进行停止加热工作,防止造成防止造成钢性过高,韧性降低的现象,玻璃纤维布最少设有三层,其铺设过程与铺设第一层的方式一样,对于玻璃纤维布的接缝处要并齐,不能出现叠加的情况,要保证叶片表面的平整;S4、装配内支撑件,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环形支撑件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其焊接采用无缝焊接技术进行加工来保证其强度,在加工之后在其表渡设防锈层,来提高环形支撑件的防锈能力,其大小应适应叶片内部大小而变化,在环形支撑件的内部焊接有十字形加强杆;S5、外部结构增强,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0°,±4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成型后去除辅助材料,表面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叶片毛化,利用打磨设备对叶片的内、外表面进行毛化,使得叶片的内、外表面变的粗糙;/nS2、加固主支架,将与叶片材质相匹配的加固条通过手糊树脂粘接在主支架与主梁接合处,在粘接的时候,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以保证手糊玻纤玻璃钢化转变,防止在持续粘接的时候,发生脱胶、爆聚等情况发生;/nS3、腔内铺设蒙皮及增强布,在叶片毛化面上铺设玻璃纤维布,在铺设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布层铺设完成后,布设倒流系统和真空系统,使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处理,保压合格后采用真空导注环氧树脂,导注完成后使用电子温控设备以15℃/小时 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65℃恒温6小时促进玻璃钢转化速度,提高TG值;/nS4、装配内支撑件,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nS5、外部结构增强,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导入环氧树脂,待树脂玻璃钢化转变结束后,去除辅助材料,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有利于加固叶片根部力学承受范围,提高叶片运转时力的传导效果;/nS6、表面喷涂,首先在叶片表面涂刮一遍聚氨酯腻子,待腻子固化后,打磨随型,然后喷涂一层聚氨酯底漆,待表干进行表面针孔处理,最后进行两遍聚氨酯防冰面漆喷涂,达到表面防水、防冰、抗紫外侵灼的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叶片毛化,利用打磨设备对叶片的内、外表面进行毛化,使得叶片的内、外表面变的粗糙;
S2、加固主支架,将与叶片材质相匹配的加固条通过手糊树脂粘接在主支架与主梁接合处,在粘接的时候,采用热风机进行加热,以保证手糊玻纤玻璃钢化转变,防止在持续粘接的时候,发生脱胶、爆聚等情况发生;
S3、腔内铺设蒙皮及增强布,在叶片毛化面上铺设玻璃纤维布,在铺设的同时使用刮板进行压紧,避免玻璃纤维布出现褶皱的情况,要保持玻璃纤维布的平整性,布层铺设完成后,布设倒流系统和真空系统,使用真空泵进行负压处理,保压合格后采用真空导注环氧树脂,导注完成后使用电子温控设备以15℃/小时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65℃恒温6小时促进玻璃钢转化速度,提高TG值;
S4、装配内支撑件,在叶片的内部固定环形支撑件,其环形支撑件的形状与叶片的内部形状相匹配,以此来提高叶片的支撑力;
S5、外部结构增强,在叶片根部外表面毛化面根据所需力学承受范围,铺设E-DB1215,并保持纤维0°纤维方向与主梁轴向方向平行,使用乙烷类液态喷胶固定,确保铺设纤维与叶片表面间完全贴合,采用真空负压导注成型方式导入环氧树脂,待树脂玻璃钢化转变结束后,去除辅助材料,玻璃钢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材料,有利于加固叶片根部力学承受范围,提高叶片运转时力的传导效果;
S6、表面喷涂,首先在叶片表面涂刮一遍聚氨酯腻子,待腻子固化后,打磨随型,然后喷涂一层聚氨酯底漆,待表干进行表面针孔处理,最后进行两遍聚氨酯防冰面漆喷涂,达到表面防水、防冰、抗紫外侵灼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型后叶片结构性增强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S3中在利用热风机和电子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财郭廷俊周福连陈浩孙法涛孙维黄旭
申请(专利权)人:红叶风电设备营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