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841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包括定转子合装设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左右两侧的转子组装线和总成组装线,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转子组装线都呈环形布置,所述转子组装线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转子出料工位,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合装上料工位,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合装工位和定子上料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电机生产线与传统将合装工位设置在总成组装线上的技术方案相比,不仅让总成组装线节省一个上料工位,而且能够将转子组装线和总成组装线衔接起来,减少需要周转的物料,成本相对较高且生产周期相对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电机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车用驱动电机的装配生产线主要采用的是分工段的布置结构,转子组装、定子组装和总成组装一份在不同的区域独立生产,物料需要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周转,成本相对较高且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此外,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发展,部分驱动电机生产企业会在驱动电机的装配生产线上的部分工位上设置自动化组装设备,然而,这类自动化组装设备通常都是设置在生产线旁,需要借助人工或机械手将生产线上的工件夹取到自动化组装设备上,待完成对应的工序之后再放回生产线,不仅同样存在成本相对较高且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问题,而且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大。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驱动电机生产线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且生产周期相对较短的驱动电机生产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包括定转子合装设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左右两侧的转子组装线和总成组装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转子合装设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左右两侧的转子组装线和总成组装线,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转子组装线都呈环形布置,所述转子组装线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转子出料工位,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合装上料工位,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合装工位和定子上料工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转子合装设备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左右两侧的转子组装线和总成组装线,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转子组装线都呈环形布置,所述转子组装线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转子出料工位,所述总成组装线和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合装上料工位,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合装工位和定子上料工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转子合装设备包括合装工作台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合装工作台板上的滑轨组、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组上的滑板、用于驱动所述滑板滑动的移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滑板下方的顶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滑轨组两侧的夹爪组件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夹爪组件上方的压装组件,所述滑轨组的一端朝向所述合装工位,另一端朝向所述定子上料工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装线上放置有与转子配合的转子随行工装,所述总成组装线上放置有与驱动电机的壳体配合的总成随行工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装线上依次设置有转子上料工位、转子轴上料工位、铁芯组装工位、后平衡板锁紧工位、充磁工位、表磁工位、动平衡测试工位、轴承组装工位、后盖组装工位以及所述转子出料工位;所述总成组装线依次设置有壳体进料工位、前盖锁紧工位、翻转工位、所述合装工位、后盖锁紧工位、油封组装工位、接线盒锁紧工位、线束组装工位以及出料工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装线和/或所述总成组装线包括多个首尾连接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滚轮轨道,所述转子组装线和/或所述总成组装线的各个工位上都设置有用于阻挡对应的随行工装继续被输送的阻挡机构和用于防止对应的随行工装回退的防回退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衡板锁紧工位上设置有后平衡板锁紧设备,所述后平衡板锁紧设备包括穿设有对应的所述输送装置的后平衡板锁紧机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洪进兴梁伟任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艺达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