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巩贯忠专利>正文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079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属于医疗领域,包括靠垫和无磁线圈,靠垫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耐压层,第一耐压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增厚层,第一增厚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舒适层,靠垫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枕,凹形头枕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耐压层,第二耐压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厚层,第二增厚层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舒适层,它通过靠垫、凹形头枕表面设置的多层结构,可提高靠垫、凹形头枕的耐压、舒适性能,便于患者使用,且针对不同的病患,支撑板可调节高度,并通过卡杆、通槽、卡槽、限位槽的作用,可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卡紧,使得整体处于稳定,便于无磁线圈的固定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受脊柱融合变形影响,导致头部与背部不在同一平面,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在仰卧位时,头部远远高于身体表面,因此在进行头部MR扫描时,常因为头部位置过高无法进入扫描孔径完成扫描,为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进行头部MR扫描时,会使用体位固定装置,来调节头部高度。但是,传统的体位固定装置,没有多层结构的设置,患者在使用时,均会造成身体的不适,对于凹形头枕处安装的无磁线圈而言,其支撑架不能调节高度,不便于不同的患者进行使用。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且现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不能通过靠垫、凹形头枕表面设置的多层结构,提高靠垫、凹形头枕的耐压、舒适性能,便于患者使用,且支撑板不能调节高度,不能用于不同的患者,也不能通过卡杆、通槽、卡槽、限位槽的作用,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卡紧,使得整体处于稳定,便于无磁线圈的固定安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包括靠垫(1)和无磁线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耐压层(3),所述第一耐压层(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增厚层(4),所述第一增厚层(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舒适层(5),所述靠垫(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枕(6),所述凹形头枕(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耐压层(7),所述第二耐压层(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厚层(8),所述第二增厚层(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舒适层(9),所述凹形头枕(6)的表面对称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设有卡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包括靠垫(1)和无磁线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耐压层(3),所述第一耐压层(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增厚层(4),所述第一增厚层(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舒适层(5),所述靠垫(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头枕(6),所述凹形头枕(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耐压层(7),所述第二耐压层(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增厚层(8),所述第二增厚层(8)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舒适层(9),所述凹形头枕(6)的表面对称设有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设有卡槽(12),所述支撑板(11)的表面设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安装槽(10)的内侧壁对称设有限位槽(14),所述安装槽(10)的外侧壁对称设有通槽(15),所述无磁线圈(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头颈部MR扫描的体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压层(3)、第二耐压层(7)均为环氧树脂材质,且第一耐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英巩贯忠郭玉洁边学峰尹勇
申请(专利权)人:巩贯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