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庆龙专利>正文

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062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S1,推进筒向前运动至自旋调节模块的自旋工位,推进筒向后运动过程中,击球杆压缩蓄力弹簧,实现蓄能,(2)步骤S2,位于自旋工位的球的两端被自旋调节模块的旋转压杆压紧,随后推进筒稍向后移动,避免接触球的外壁,旋转压杆带动球实现自旋,(3)步骤S3,解除对击球杆的阻挡,随后带自旋的球被击球杆快速撞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发球装置实现撞击发球,且在撞击之前通过自旋调节模块实现球的自旋,从而可以发出自旋球,符合实际训练要求,可以训练球员对旋转球的及时应对策略和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球训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
技术介绍
发球机是很多球馆和球友家庭的必备娱乐和训练工具。适用于社会、学校、家庭、专业训练场馆使用。发球机可发各种性质的球,既可用于娱乐健身,又适合于专业训练,性价比特别高。公开号:CN10705079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足球长传发球机公开了一种足球长传发球机,包括基座、发球机构、储球仓、方位转台以及第一液压缸;其中发球机构包括发球通道、第二液压缸、弹簧、挡球板、舵机、发球顶块以及设于发球顶块上的压力传感器;方位转台的前端还设有红外测距仪;方位转台内还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无线信号连接。该设计存在缺点有:无法产生旋转球,而实际训练是,发旋转球是非常必要的,训练球员对旋转球的及时应对策略和动作,是训练的基本目的之一,不同的旋转会带来不同的球的轨迹效果。当球不旋转向前飞行时,球的上、下、左、左各处表面空气向后流动的速度是相等的。如果球体本身做上旋转动,则会带动球上部的空气向前流动,与向后流动的空气相抵触,使球上部空气流速减小,而压力增大;而球的上旋转动,带动球下部的空气向后流动,与向后流动的空气方向相同,使球下部的空气流速增加,而压力减小。这样,由于球上部压力大,下部压力小,球在飞行中很快就被压下来,形成了下降抛物线的轨迹。旋转越快,下降的速度就越快。同理,下旋球同上飞,侧旋球向侧倾。击出的球无法旋转,这和实际的发球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无法适应高质量的训练效果。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撞击实现出球且可以实现旋转的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S1,进球模块的推进筒向后运动,通过球自身的重力,落入推进筒的前方,推进筒向前运动至自旋调节模块的自旋工位,推进筒向后运动过程中,向后推动发球模块的击球杆,击球杆压缩蓄力弹簧,实现蓄能,推进筒向前运动过程中,击球杆被阻挡至不能向前移动状态,(2)步骤S2,位于自旋工位的球的两端被自旋调节模块的旋转压杆压紧,随后推进筒稍向后移动,避免接触球的外壁,旋转压杆带动球实现自旋,(3)步骤S3,解除对击球杆的阻挡,在蓄力弹簧的作用下击球杆快速向前移动,于此同时旋转压杆相对球的径向向外运动,旋转压杆的下端脱离球的表面,随后带自旋的球被击球杆快速撞击,上述步骤S2中,通过调节旋转压杆相对推进筒的轴线转动,从而调节自旋的方向。作为优选,上述步骤S3中,旋转压杆的下端脱离球的表面后,球的表面上顶有至少两根内芯杆,内芯杆的端面采用半球面,从而减少内芯杆和球的接触面,从而使得旋转压杆的脱离瞬间,球的位置偏移不会太大,经申请人测试若缺少内芯杆,击球杆撞击球的接触点的跳动范围较大,极大影响发球的稳定性,采用内芯杆后,脱离瞬间,球跳动浮动减小,击球杆撞击球的接触点的跳动范围较小,极大提高了发球的稳定性,作为优选,上述步骤S3中,击球杆从推进筒的中部穿过。从而保证推进筒推进球过程中,推进的均匀性,击球杆从中间撞击,且接触面少,对于球的自旋影响更小。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通过发球装置实现撞击发球,且在撞击之前通过自旋调节模块实现球的自旋,从而可以发出自旋球,符合实际训练要求,可以训练球员对旋转球的及时应对策略和动作。(2)进球过程中可以实现蓄力弹簧的蓄能,操作效率高,动作连贯性好,工作过程的顺畅程度高,发球效率得到提高。(3)采用内芯杆后,旋转压杆的脱离球的表面瞬间,球跳动浮动减小,击球杆撞击球的接触点的跳动范围较小,极大提高了发球的稳定性。(4)击球杆从推进筒的中部穿过。从而保证推进筒推进球过程中,推进的均匀性,击球杆从中间撞击,且接触面少,对于球的自旋影响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功能场地训练发球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发球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自旋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旋转压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锁定杆、锁定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发球装置1,底座21,连接板22,升降装置23,发球模块3,进球模块4,自旋调节模块5,发球筒31,发射腔311,滑动槽312,开槽313,推进槽314,击球杆32,蓄力弹簧321,前定位块331,后定位块332,锁定块341,锁定杆342,锁定圈343,锁定齿圈344,锁定齿轮345,锁定电机346,后滑动块35,蓄力调节机构36,进球筒41,进球口411,推进筒42,通孔421,推进机构43,推板431,连接板432,转向套筒51,自旋空间511,安装腔512,旋转压杆52,压块521,防滑垫522,顶板523,压杆弹簧524,内芯杆53,外延杆531,内芯压簧532,金属环533,自旋套管54,自旋齿轮551,端面齿轮552,自旋外齿圈553,自旋电机齿轮554,转向驱动机构56,驱动电机561,转向齿圈562,转向齿轮563,顶起机构57,凸轮571,凸轮齿圈572,凸轮驱动齿轮573,凸轮电机574,球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多功能场地训练发球机具备以下功能以实现完美的实际训练的效果。(1)发球机的发出的球6应该自带旋转,且作为优选设计,自旋方向可以调节;自旋的方向应该可以选择上旋、下旋、左旋、右旋等常规旋转方式,且作为优选设计,自旋的速度可以调节,且自选速度和射出球6的射出速度之间并不直接关联,这样射出的球6可以处于低速(射出速度)高旋转(自旋速度)、高速高旋转、低速低旋转、低速高旋转等状态,(2)发球机的可以实现连续发球6,且作为优选设计,发球机的发球6动作过程可以为进球6(球6进入发射腔311)做准备,从而提高发球6的效率。(3)发球机的发球6速度应该可以调节,且调节方式最好是可以通过电控实现。作为优选,发球机的发球6的射出角度应该可以调节,且作为优选设计,射出角度可以通过电控实现自动控制调节,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标,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S1,进球模块4的推进筒42向后运动,通过球6自身的重力,落入推进筒42的前方,推进筒42向前运动至自旋调节模块5的自旋工位,推进筒42向后运动过程中,向后推动发球模块3的击球杆32,击球杆32压缩蓄力弹簧321,实现蓄能,推进筒42向前运动过程中,击球杆32被阻挡至不能向前移动状态,(2)步骤S2,位于自旋工位的球6的两端被自旋调节模块5的旋转压杆52压紧,随后推进筒42稍向后移动,避免接触球6的外壁,旋转压杆52带动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步骤S1,进球模块的推进筒向后运动,通过球自身的重力,落入推进筒的前方,推进筒向前运动至自旋调节模块的自旋工位,推进筒向后运动过程中,向后推动发球模块的击球杆,击球杆压缩蓄力弹簧,实现蓄能,推进筒向前运动过程中,击球杆被阻挡至不能向前移动状态,/n(2)步骤S2,位于自旋工位的球的两端被自旋调节模块的旋转压杆压紧,随后推进筒稍向后移动,避免接触球的外壁,旋转压杆带动球实现自旋,/n(3)步骤S3,解除对击球杆的阻挡,在蓄力弹簧的作用下击球杆快速向前移动,于此同时旋转压杆相对球的径向向外运动,旋转压杆的下端脱离球的表面,随后带自旋的球被击球杆快速撞击,/n上述步骤S2中,通过调节旋转压杆相对推进筒的轴线转动,从而调节自旋的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设备多角度可调发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步骤S1,进球模块的推进筒向后运动,通过球自身的重力,落入推进筒的前方,推进筒向前运动至自旋调节模块的自旋工位,推进筒向后运动过程中,向后推动发球模块的击球杆,击球杆压缩蓄力弹簧,实现蓄能,推进筒向前运动过程中,击球杆被阻挡至不能向前移动状态,
(2)步骤S2,位于自旋工位的球的两端被自旋调节模块的旋转压杆压紧,随后推进筒稍向后移动,避免接触球的外壁,旋转压杆带动球实现自旋,
(3)步骤S3,解除对击球杆的阻挡,在蓄力弹簧的作用下击球杆快速向前移动,于此同时旋转压杆相对球的径向向外运动,旋转压杆的下端脱离球的表面,随后带自旋的球被击球杆快速撞击,
上述步骤S2中,通过调节旋转压杆相对推进筒的轴线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丁庆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