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0623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线的消防灭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包括集流管本体和固定座,集流管本体是六棱柱状结构,集流管本体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在集流管本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空腔,集流管本体的侧面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A及设置在平面A两侧的平面B和平面C,在平面A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孔,在平面B和平面C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口,在平面B或平面C上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手动泄压阀管口,螺纹连接消除焊接引起的缺陷,保证安装水平度,提高结构稳定性,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生产线的消防灭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
技术介绍
在钢铁、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轧机等设备在轧制板材过程中使用的润滑介质通常是煤油为基础的液体,板材轧制过程中因轧制材料压延变形、机械设备过热、静电累积、断带等原因很容易点燃润滑剂、液压油等易燃物引起火灾,需要及时进行灭火,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实践中对于金属加工设备,特别是大型冷热连轧机组,大的电缆隧道,电缆地下室,在使用感温电缆进行报警的同时,对重点区域实行常规灭火剂喷放,如高压二氧化碳、七氟丙烷等,但是常规灭火剂喷放建设成本较高、维护较为频繁,而且对于电缆地下室、电缆隧道中等,这些封闭区域,采用这种全淹没的灭火方式,对保护人员的安全不利。目前,高压细水雾设备被逐步应用到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中,高压细水雾采用水作为灭火介质,又区别于水喷淋灭火方式,使用固定式泵组将水加压到10MPa以上,通过管道传输,在灭火管网末端,经高压细水雾专用喷头高速喷出,在喷嘴正下方1m处,雾化成DV0.99≤200μm的雾滴,灭火一旦开启,雾滴迅速充满整个防护空间的空隙,主要通过冷却燃烧物表面温度,达到灭火作用。与传统灭火方式相比,高压细水雾用水少,灭火后保护对象表面存留水渍少,而且产生的细水雾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影响,有很好的冷却、隔热作用,灭火的可持续时间长,已广泛的应用到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及电气火灾中。要保证整个高压细水雾系统有效灭火,管网末端达到可靠稳定的压力值(≥10MPa)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压泵组稳定可靠地向区域控制阀输出稳定高压水流,其中泵组中连接各个给水泵出水口的集流管,是多路高压水并联汇聚的节点,集流管的结构及工作性能对系统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高压水流能否均匀的汇聚在一起,并稳定的输出到区域控制阀,最后到达管网末端的喷头处,最终雾化成高压的水雾滴。现有的高压细水雾集流管制作(以五用一备泵组为例),集流管上安装有1#~6#供水泵出水口管接头、1#2#稳压泵出水管接头、1#2#安全阀底座口、手动泄压阀管口、模拟量压力传感器底座管口、机械式压力表底座管口、总出水口高压球阀接口;上述管口或底座采用常规氩弧焊焊接的方式,能较好满足高压细水雾泵组的需要,但实际生产中存在的缺陷也较多,主要表现在:1、集流管支管底座与集流管预留孔配合间隙非常小,采用氩弧焊并不能完全焊透;2、焊接过后出现气孔、裂纹、应力集中等常规焊接缺陷,尤其是在集流管末端的端盖焊接处,出现此类焊接缺陷,会直接制约集流管的使用压力极限;3、高压细水雾集流管上存在较多支座管口,圆柱状集流管常出现支管口焊接角度定位有偏差,尤其主供水泵进水口管接头不水平,导致进水管安装偏差,出现泄漏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消除焊接引起的缺陷,保证安装水平度,提高结构稳定性,安装维修方便,结构美观。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包括集流管本体和固定座,集流管本体是六棱柱状结构,集流管本体的左端通过管夹固定,集流管本体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在集流管本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空腔,集流管本体的侧面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A及设置在平面A两侧的平面B和平面C,在平面A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孔,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孔与高压出水口总阀门和支管底座螺纹连接,在平面B和平面C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口与相应的供水泵出水管螺纹连接,在平面B或平面C上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手动泄压阀管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手动泄压阀管口与手动泄压阀管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螺纹孔孔口轴线与螺纹孔所在平面垂直。进一步地,螺纹口管口轴线与螺纹口所在平面垂直。进一步地,在集流管本体的右端面间隔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内的螺纹与固定螺栓螺纹吻合,集流管本体右端通过穿设在安装孔内的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进一步地,在平面A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六个螺纹孔,六个螺纹孔依次是总出水口高压球阀口、压力传感器底座管口、稳压泵出水管口、第一安全阀底座口、第二安全阀底座口、机械式压力表底座管口。进一步地,在平面B和平面C上对称设置有六个螺纹口,六个螺纹口分别是设置在平面C上的第一供水泵出水管口、第二供水泵出水管口、第三供水泵出水管口和设置在平面B上的第四供水泵出水管口、第五供水泵出水管口、第六供水泵出水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包括六棱柱状结构的集流管本体和固定座,集流管本体的尾部与集流管本体一体,不是后续焊接部件,耐压极限更加可靠,尾部加工有2个螺纹口,用于安装固定螺栓,配合管夹将集流管本体固定,保证集流管本体安装紧固,防止由于高压集流管内部配水不均匀造成的集流管本体振动,在集流管本体六棱柱柱体上按设计尺寸加工螺纹口,保证供水泵进水口管接头水平,总出水口高压球阀直接与集流管本体端部进行螺纹口连接,便于拆卸维修;六棱柱式样的集流管主体,使得各个支管的管口定位更加精准,加工方便,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缺陷,使得安装更加方便,密封更加严密,使集流管本体与支管体连接更加紧固,拆卸更加方便;2.本专利技术中集流管本体是六棱柱结构,柱体表面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A及设置在平面A两侧的平面B和平面C,当高压细水雾泵组增加到更多泵组时,平面B和平面C可以对称增加支管螺纹口,实现泵组数量自由化增减,泵站系统部件可以安装在六棱柱式集流管本体的平面A上,平面A属于水平面,利于安装孔孔口的加工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1-总出水口高压球阀口;2-压力传感器底座管口;3-稳压泵出水管口;4-集流管本体;4.1-平面A;4.2-平面B;4.3-平面C;5-第一安全阀底座口;6-第二安全阀底座口;7-机械式压力表底座管口;8-固定座;9-固定螺栓;10-第一供水泵出水管口;11-第二供水泵出水管口;12-第三供水泵出水管口;13-第四供水泵出水管口;14-第五供水泵出水管口;15-第六供水泵出水管口;16-手动泄压阀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3,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包括集流管本体4和固定座8,集流管本体4是六棱柱状结构,集流管本体4的左端通过管夹固定,在集流管本体4的右端面间隔设有若干个安装孔,安装孔内的螺纹与固定螺栓9螺纹吻合,集流管本体4右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其特征是:包括集流管本体和固定座,集流管本体是六棱柱状结构,集流管本体的左端通过管夹固定,集流管本体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在集流管本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空腔,集流管本体的侧面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A及设置在平面A两侧的平面B和平面C,在平面A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孔,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孔与高压出水口总阀门和支管底座对应螺纹连接,在平面B和平面C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口与相应的供水泵出水管螺纹连接,在平面B或平面C上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手动泄压阀管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手动泄压阀管口与手动泄压阀管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其特征是:包括集流管本体和固定座,集流管本体是六棱柱状结构,集流管本体的左端通过管夹固定,集流管本体的右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上,在集流管本体的中部沿其轴向设有空腔,集流管本体的侧面包括水平设置的平面A及设置在平面A两侧的平面B和平面C,在平面A上由左至右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孔,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孔与高压出水口总阀门和支管底座对应螺纹连接,在平面B和平面C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与空腔连通的螺纹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所述螺纹口与相应的供水泵出水管螺纹连接,在平面B或平面C上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手动泄压阀管口,集流管本体通过手动泄压阀管口与手动泄压阀管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其特征是:螺纹孔孔口轴线与螺纹孔所在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中泵组用无焊接集流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垒吴存福石磊米孝红刘周同赵振涛高朝阳杨义普张伟星宫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