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锦端专利>正文

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612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结构包括插管及导管,所述插管和导管均为中空状,且所述插管将插入导管,所述插管由针筒、针筒限位环、针筒锥管、针管组成,所述针筒限位环位于针筒尾部,所述针筒限位环与针筒锥管为一体化结构且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缓冲管,该缓冲管上具有纵向的凹槽花纹,所述针筒锥管为圆台状且针管位于针筒锥管的轴心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转动导管使得软管翻转,使得软管上的切口弯曲方向可对应血管弯曲方向,且可通过转动导管调整导丝的位置,并在细微调整导丝器件从而进行位置调整,定位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属于医药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管微创检查是介入治疗的一种,包括血管内镜、血管造影以及血管经皮氧分压测定等,当今微创治疗已经开展得十分广泛,而在插入过程中操作者难以移动调整微创器具的位置,同时由于是调整微创器具来进行位置的调节使得开口还是较大,并且受血压及血液的流动难以操作且位置定位模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结构包括插管及导管,所述插管和导管均为中空状,且所述插管将插入导管,所述插管由针筒、针筒限位环、针筒锥管、针管组成,所述针筒限位环位于针筒尾部,所述针筒限位环与针筒锥管为一体化结构且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缓冲管,该缓冲管上具有纵向的凹槽花纹,所述针筒锥管为圆台状且针管位于针筒锥管的轴心处,所述导管由导管限位环、导管锥管、连通管、软管组成,所述导管限位环与导管锥管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卡管,该卡管内壁上具有与缓冲管对应的纵向突起花纹,所述连通管与软管固定连接,所述针管将贯穿于连通管和软管且针管的针口将位于软管外端。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筒限位环直径大于针筒,所述导管限位环直径大于导管锥管,所述导管锥管与针筒锥管斜度相同。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软管为中空圆柱状,且具有若干个切口,用于软管的弯曲,所述软管可在一处至多处上开口切口,切口方向向反,用于使得软管多节弯曲,所述软管可采用软聚氯乙烯,聚氨酯弹性体,诸如聚酰胺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之类的聚酰胺等。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针管用于插入血管,使其软管进入血管内。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插管可由导管上拔出,并插入用于导入微创器械的导丝,所述导丝将伸入至血管内部。根据一种优选方式,转动所述插管用于使得软管在血管发生转动。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通管底部粘有医用棉垫。根据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导管锥管与针筒锥管可采用硬质树脂或金属。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开创伤口小,且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将血管扎穿。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微创器件的导丝由软管延伸而出,通过软管的特性可在不伤害血管的情况下跟随血管的弯曲进行延伸前进,使其导丝可迅速移动到其病处。本专利技术可转动导管使得软管翻转,使得软管上的切口弯曲方向可对应血管弯曲方向,且可通过转动导管调整导丝的位置,并在细微调整导丝器件从而进行位置调整,定位准确。本专利技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软管已与血管贴合便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从而减小因血管内血压及血流的影响从而造成对导丝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拆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软管的弯曲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插管和导管插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管和导丝插入血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插管和导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软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结构包括插管1及导管2,插管1和导管2均为中空状,且插管1将插入导管2,插管1由针筒11、针筒限位环12、针筒锥管13、针管14组成,针筒限位环12位于针筒11尾部,针筒限位环12与针筒锥管13为一体化结构且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缓冲管,该缓冲管上具有纵向的凹槽花纹,针筒锥管13为圆台状且针管14位于针筒锥管13的轴心处,导管2由导管限位环21、导管锥管22、连通管23、软管24组成,导管限位环21与导管锥管22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卡管,该卡管内壁上具有与缓冲管对应的纵向突起花纹,卡管卡入缓冲管,导管2便将无法在插管1上转动,用于在针管4插入过程中,软管24的脱落,连通管23与软管24固定连接,针管14将贯穿于连通管23和软管24且针管14的针口将位于软管24外端。优选的,针筒限位环12直径大于针筒11,导管限位环21直径大于导管锥管22,导管锥管22与针筒锥管13斜度相同,减小插管1和导管2之间的缝隙避免针管14插入后血液的渗入。优选的,软管24为中空圆柱状,且具有若干个切口,用于软管24的弯曲,软管24可在一处至多处上开口切口,切口方向向反,用于使得软管24多节弯曲,软管24可采用软聚氯乙烯,聚氨酯弹性体,诸如聚酰胺弹性体和聚酯弹性体之类的聚酰胺等。优选的,针管14用于插入血管A,使其软管24进入血管A内。优选的,插管1可由导管2上拔出,并插入用于导入微创器械的导丝3,导丝3将伸入至血管A内部。优选的,转动插管1用于使得软管24在血管A发生转动。优选的,连通管23底部粘有医用棉垫,医用棉垫用于堵住开创伤口。优选的,导管锥管22与针筒锥管13可采用硬质树脂或金属。工作原理:操作者将插管1插入导管2,同时针管14的针口需露出在软管24外部,且在插入后插管1的缓冲管与导管2的卡管花纹相契合,使得插管1与导管2位置得到固定将不会发生转动,参照图4,将部分针管14及软管24插入至血管A,参照图5,缓慢抽出插管1同时向前推入导管2,使得针管14拔出血管A,软管24留于血管A,并迅速接上微创器械的导丝3,通过软管24上的若干个开口使得软管24易发生弯曲,以适应血管A弯曲的路径,通过转动导管2使得软管24将带动微创器械的导丝3进行位置的调整,同时连通管23的医用棉垫可顶住开创伤口,减少流血量。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插管(1)及导管(2),所述插管(1)和导管(2)均为中空状,且所述插管(1)将插入导管(2),所述插管(1)由针筒(11)、针筒限位环(12)、针筒锥管(13)、针管(14)组成,所述针筒限位环(12)位于针筒(11)尾部,所述针筒限位环(12)与针筒锥管(13)为一体化结构且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缓冲管,该缓冲管上具有纵向的凹槽花纹,所述针筒锥管(13)为圆台状且针管(14)位于针筒锥管(13)的轴心处,所述导管(2)由导管限位环(21)、导管锥管(22)、连通管(23)、软管(24)组成,所述导管限位环(21)与导管锥管(22)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卡管,该卡管内壁上具有与缓冲管对应的纵向突起花纹,所述连通管(23)与软管(24)固定连接,所述针管(14)将贯穿于连通管(23)和软管(24)且针管(14)的针口将位于软管(24)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插管(1)及导管(2),所述插管(1)和导管(2)均为中空状,且所述插管(1)将插入导管(2),所述插管(1)由针筒(11)、针筒限位环(12)、针筒锥管(13)、针管(14)组成,所述针筒限位环(12)位于针筒(11)尾部,所述针筒限位环(12)与针筒锥管(13)为一体化结构且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缓冲管,该缓冲管上具有纵向的凹槽花纹,所述针筒锥管(13)为圆台状且针管(14)位于针筒锥管(13)的轴心处,所述导管(2)由导管限位环(21)、导管锥管(22)、连通管(23)、软管(24)组成,所述导管限位环(21)与导管锥管(22)之间设有中空圆柱的卡管,该卡管内壁上具有与缓冲管对应的纵向突起花纹,所述连通管(23)与软管(24)固定连接,所述针管(14)将贯穿于连通管(23)和软管(24)且针管(14)的针口将位于软管(24)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输送用微创导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限位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端
申请(专利权)人:郭锦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