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仁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505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黄芪3分,白扁豆3分,白术3分,茯苓3分,白芍3分,甘草3分,红枣6颗,生姜6毛,柴胡2分,金钱草2分和郁金2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该药物可改变人体内部的结石环境,同时达到溶石的效果;具有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技术介绍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又称为“胆石病”,是肝胆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胆结石的发病原因与代谢因素、胆道感染、饮食不规律、肥胖、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按其所含成分可分为3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在国内,混合性结石远多于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胆结石除了引起胆绞痛、隐痛、消化不良外,更大的危险是引起黄疸、胆管化脓,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胆结石长期刺激胆管壁或胆囊壁,少部分还可以引起癌变。现在针对胆结石,肾结石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主,中药排石为辅,但是针对肾结石或胆结石一般分两次手术。可常常有胆结石病人常常兼有肾结石,同时具有肾结石胆结石病人又占相当比例。同时具有肾结石,胆结石病,动两次手术,承受痛苦不说,费用比较高,另外,手术切除胆囊,肾结石,没有改变生长结石环境,又常常会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肾结石、胆结石的中药,该药物可改变人体内部的结石环境,同时达到溶石的效果。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黄芪、白扁豆,白术,茯苓,白芍,甘草,红枣,生姜,柴胡,金钱草和郁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黄芪3分,白扁豆3分,白术3分,茯苓3分,白芍3分,甘草3分,红枣6颗,生姜6毛,柴胡2分,金钱草2分和郁金2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准备各原料料;第二步,水煎,6碗煮成3碗制成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根据使用途径的不同,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成中成药,如颗粒药、口服液或膏剂等。但不局限于上述剂型,可按照中药剂型工业领域中已知的方法,将上述中药按已知方法制成各种不同的制剂。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就是芍药干燥根,别名是金芍药、没骨花、离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草地和灌木丛中,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体的作用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血调经:白芍味酸,酸主入肝经,偏于是补益肝之阴血,可以用来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状。2、敛阴止汗:白芍味酸,酸主收敛。故白芍有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导致的出汗、恶风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治疗虚劳导致的自汗不止等问题。3、柔肝止痛:白芍酸敛肝阴、养血柔肝止痛,可用来治疗血虚肝郁所引起的胸肋骨疼痛等症状。还可以用来治疗脾虚肝旺所导致的腹痛、泄泻以及阴血亏退、经脉失于濡养而引起的手足挛、急疼痛等不适。4、平抑肝阳:白芍可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是治疗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晕眩等症状的常用之药。5、提高免疫力:白芍水煎剂能够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以使处于低下状态的细胞免疫恢复正常,增强机体免疫力。6、解痉镇痛:白芍对于由醋酸所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日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但是当然作用不一、功效较多。应该注意,白芍不可与藜芦同用,且白芍属寒凉之品,有酸寒收敛的作用,故患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症时,不宜过量或大量单独使用白芍。白扁豆是我们常用的一个健脾的药,由于它是健脾,所以一般来说我们白扁豆都用炒的白扁豆。它的味甘,性是微温的,归脾胃经。主要功能是健脾、利湿、止泻,对于脾胃特别虚弱、泄泻的患者,炒白扁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脾虚主要的表现是腹泻,爱拉肚子,食疗用炒白扁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除了脾虚泄泻以外,对于夏天暑湿导致的各种病症,炒白扁豆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时还有一定的解酒毒的作用。根据我们专业机构编的《中国药典》,可以看到炒白扁豆可以健脾胃、清暑湿,对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多的患者效果是非常好的。茯苓俗称云苓、松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呈黑褐色,里边是白色或者粉红色,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者是赤松的根部。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是我国传统药材中非常重要的健脾利湿中药材,具体的功效如下:1、利水消肿:茯苓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是中药中利水消肿的重要药材之一,可用于治疗各种寒热、虚实等原因所导致的水肿;2、健脾止泻:茯苓能够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泄泻症状。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3、补益心脾、宁心安神:常可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4、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服用茯苓多糖可改善老年人的细胞免疫功能;5、抗癌:其中包括抗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食用茯苓可以抑制癌细胞的产生,破坏癌细胞的DNA,移除体内的致癌的自由基等,不管是用来预防癌症,还是用来治疗癌症,茯苓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功效;6、治疗感冒、咳嗽:茯苓对于感冒有一定的治愈作用,尤其是对于湿热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引发咳嗽、痰多,甚至伴随手脚酸软、体乏、背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使用茯苓煮粥或者是炖汤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茯苓功效很多,日常可以通过煮粥、炖汤等来服用,但因其具有的药用价值比较多,不宜过量服用。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分生白术、土炒白术,别名于术。性味:苦、甘、温,无毒。归经:归脾、胃经。功效主治:一、补气健脾,治疗脾胃气虚证;二、燥湿利水,治疗水肿、痰饮证;三、止汗,治疗气虚自汗证;四、安胎,治疗胎动不安证。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尤其对脾气虚所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病人,具有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益气固表:黄芪比较甘温,入脾经,为补益脾气之要药,可治疗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及食少便溏;2、敛汗固脱:黄芪能够补肺脾之气,益卫固表止汗,治疗脾肺气虚所致的卫气不固、表虚自汗。黄芪能够升阳举陷,也能够治疗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疾病;3、利尿消肿:能补脾益气治本,也能利尿消肿治标,为气虚水肿之要药,可以治疗脾虚、水湿、失运,浮肿少尿。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其中有效成分包括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苷元以及甘草多糖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使用甘草,对人体的功效有如下:1、清热解毒:甘草可以泻心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现代医药学已经证实,甘草有较好的解毒功能,还能抑制胃酸分泌,适量食用甘草,对胃肠道溃疡病也有一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黄芪、白扁豆,白术,茯苓,白芍,甘草,红枣,生姜,柴胡,金钱草和郁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黄芪、白扁豆,白术,茯苓,白芍,甘草,红枣,生姜,柴胡,金钱草和郁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黄芪3分,白扁豆3分,白术3分,茯苓3分,白芍3分,甘草3分,红枣6颗,生姜6毛,柴胡2分,金钱草2分和郁金2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中药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海
申请(专利权)人:刘仁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