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58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8‑32份、生晒参10‑14份、葛根28‑31份、麻黄8‑11份、桂枝10‑13份、柴胡14‑17份、生石膏28‑32份、藿香13‑16份、白芷7‑10份、苍术13‑16份、丁香7‑10份、生薏仁28‑32份、黄芩16‑19份、连翘17‑19份、苏叶16‑19份、水牛角28‑31份、茯苓28‑32份、陈皮8‑10份、生大黄5‑7份、生姜8‑10份,本中药主要用于治疗疠气侵袭人体,症见风寒湿热、病毒、细菌等所导致的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神疲倦怠乏力,自汗,脉虚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
技术介绍
疫疠之气感染常见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神疲倦怠乏力,食欲差饮食少,自汗、眠差;舌淡苔白,脉虚等。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肾衰竭、危及生命。目前并并无相关中药配方可有效、快速、稳定治疗疫疠之气感染,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文件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8-32份、生晒参10-14份、葛根28-31份、麻黄8-11份、桂枝10-13份、柴胡14-17份、生石膏28-32份、藿香13-16份、白芷7-10份、苍术13-16份、丁香7-10份、生薏仁28-32份、黄芩16-19份、连翘17-19份、苏叶16-19份、水牛角28-31份、茯苓28-32份、陈皮8-10份、生大黄5-7份、生姜8-10份。本中药主要用于治疗疠气侵袭人体,症见风寒湿热、病毒、细菌等所导致的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神疲倦怠乏力,自汗,脉虚等。本申请文件第二方面提供,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用水煎煮,将煎煮液过滤,得到药液,可直接服用。或将上述煎煮过滤后药液,与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组合制成口服剂,如将上述过滤后药液浓缩得到浸膏、然后将所得浸膏溶于乙醇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分装得到口服液制剂。或将上述原料混合物过筛,在与制备片剂常用的助剂粉碎、充分混合均匀后,过筛网后压片制成片剂。或将上述粉碎过筛后粉料过筛网后,通过制粒、整粒等工序后灌囊,抛光、包装得到胶囊制剂。片剂、颗粒剂、胶囊或口服液等,便于保存、携带及服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采用纯中药制剂,药理配合合理,有效治疗疫疠侵袭人体造成的发热、咳嗽、疼痛等症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一、首先说明各组分药理及配合关系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生晒参:不仅含有人参皂甙,而且还含有脂肪、糖类、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强壮、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能力,降低疲劳,提高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胃和肝脏疾病、糖尿病,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症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麻黄: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生石膏: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藿香: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苍术:根状茎入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丁香:具有温中降逆,温肾助阳的功效。生薏仁:具有利水除湿,缓和拘挛,清热排脓的功效。黄芩: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里热的功效。苏叶: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的功效。水牛角:功能为清热,凉血,定惊,解毒。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陈皮:用于胸腹胀满等症;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痞胀、便溏泄泻,以及痰多咳嗽等症;用于脾虚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生大黄: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生姜:具有发散、止呕、止咳等功效。本中药药理:君药:桂枝、柴胡、生石膏、藿香,解表清里除湿。臣药:苏叶宣肺开胸散邪;黄芩、连翘,肃肺解毒祛邪。佐药:人参、生薏仁,健脾益肺,升清降浊。诸药合用主治:主要用于治疗疠气侵袭人体(各种病毒、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症见风寒湿热所导致的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神疲倦怠乏力,自汗,脉虚等。二、临床检测1)实施例1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9份、生晒参11份、葛根29份、麻黄9份、桂枝11份、柴胡16份、生石膏29份、藿香15份、白芷9份、苍术15份、丁香8份、生薏仁29份、黄芩18份、连翘19份、苏叶18份、水牛角30份、茯苓31份、陈皮9份、生大黄6份、生姜8份。实施例2按重量计,包括黄芪30份、生晒参12份、葛根30份、麻黄9份、桂枝12份、柴胡15份、生石膏30份、藿香15份、白芷9份、苍术15份、丁香9份、生薏仁30份、黄芩18份、连翘18份、苏叶18份、水牛角30份、茯苓30份、陈皮9份、生大黄6份、生姜9份。实施例3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9份、生晒参11份、葛根29份、麻黄8份、桂枝12份、柴胡15份、生石膏30份、藿香15份、白芷8份、苍术16份、丁香8份、生薏仁31份、黄芩17份、连翘17份、苏叶19份、水牛角30份、茯苓31份、陈皮8份、生大黄6份、生姜9份。实施例4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9.5份、生晒参13份、葛根29.4份、麻黄8.5份、桂枝12份、柴胡16份、生石膏30份、藿香15份、白芷10份、苍术16份、丁香10份、生薏仁30份、黄芩18份、连翘17份、苏叶16份、水牛角30.5份、茯苓32份、陈皮10份、生大黄6份、生姜8份。2)临床实践选择病例标准--符合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神疲倦怠乏力,自汗,脉虚。区分:将上述症状患者再次诊断,确诊为风寒湿热、流感病毒所导致,给于上述实施例制备中药治疗。治疗方案:按照上述实施例比例配置水煎成药液,10g/袋,每日三次,连续服用6天为1疗程,根据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服用。3)疗效评价在180名诊断人群中,具备发烧,咳嗽,呼吸急促;鼻塞流涕,头身疼痛症状的患者92名,一个疗程后,88名恢复健康。剩余患者具备神疲倦怠乏力,自汗,脉虚等症状,三个疗程后,87人恢复正常,且在此后三个月没有复发。用药期间无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表明用药安全、有效。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8-32份、生晒参10-14份、葛根28-31份、麻黄8-11份、桂枝10-13份、柴胡14-17份、生石膏28-32份、藿香13-16份、白芷7-10份、苍术13-16份、丁香7-10份、生薏仁28-32份、黄芩16-19份、连翘17-19份、苏叶16-19份、水牛角28-31份、茯苓28-32份、陈皮8-10份、生大黄5-7份、生姜8-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8-32份、生晒参10-14份、葛根28-31份、麻黄8-11份、桂枝10-13份、柴胡14-17份、生石膏28-32份、藿香13-16份、白芷7-10份、苍术13-16份、丁香7-10份、生薏仁28-32份、黄芩16-19份、连翘17-19份、苏叶16-19份、水牛角28-31份、茯苓28-32份、陈皮8-10份、生大黄5-7份、生姜8-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包括黄芪29-31份、生晒参11-13份、葛根29-30份、麻黄9-10份、桂枝11-12份、柴胡15-16份、生石膏29-31份、藿香14-15份、白芷8-9份、苍术14-15份、丁香8-9份、生薏仁29-31份、黄芩17-18份、连翘18-19份、苏叶17-18份、水牛角29-30份、茯苓29-31份、陈皮9-10份、生大黄6-7份、生姜8-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疫疠之气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之纲徐立然
申请(专利权)人:汉方泰药生物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