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37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包括底座、土壤、灯座、观察窗、保温罩、透气口、控制开关、日光灯、栽培箱以及喷头,底座上侧设置有浇水机构,底座上侧放置有土壤,土壤上侧设置有光照取暖机构,土壤上侧安装有保温罩,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灯座,保温罩前端面设置有透气口,保温罩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透气口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灯座内部安装有日光灯,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光照不均匀的问题,底座上侧安装有栽培箱,栽培箱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喷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浇水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光照均匀,浇水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
本技术是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属于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当今时期,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逐渐推广起来,处甘肃中部的定西地区是全省乃至全国比较集中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该区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深厚的黄土特别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马铃薯的平均单产高于全国水平,是国内主要的优质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也是筛选培育优良品种、繁殖脱毒种薯和生产优质商品薯的理想地区之一,马铃薯原原种的培育也是其先进科学技术的体现,目前马铃薯原原种的培育主要广泛采用温室棚内进行培育。现有技术中,对于马铃薯原原种不能进行均匀的光照和取暖,浇水和施肥很不方便,现在急需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光照均匀,浇水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包括光照取暖机构、浇水机构、底座、马铃薯原原种以及土壤,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浇水机构,所述底座上侧放置有土壤,所述土壤内部种植有马铃薯原原种,所述土壤上侧设置有光照取暖机构,所述光照取暖机构包括灯座、观察窗、保温罩、透气口、控制开关以及日光灯,所述土壤上侧安装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灯座,所述保温罩前端面设置有透气口,所述保温罩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透气口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座内部安装有日光灯,所述浇水机构包括栽培箱、渗水板、储水槽以及喷头,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栽培箱,所述栽培箱内部下侧设置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下侧安装有储水槽,所述栽培箱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喷头。进一步地,所述灯座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日光灯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日光灯与灯座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罩上端面设置手,所述把手设有两个,且两个把手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口内部设置有防虫网,且防虫网设有两层,所述透气口上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透气口规格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渗水板表面开设有渗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灯座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连接,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所述喷头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因本技术添加了灯座、观察窗、保温罩、透气口、控制开关以及日光灯,该设计能够对马铃薯原原种进行均匀的光照和保暖,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光照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光照效率。因本技术添加了栽培箱、渗水板、储水槽以及喷头,该设计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马铃薯原原种进行浇水,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浇水不方便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浇水效率因灯座内部环形侧面与日光灯环形侧面均设有螺纹,日光灯与灯座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日光灯的安装稳固性,因透气口内部设置有防虫网,且防虫网设有两层,透气口上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透气口规格相匹配,该设计方便了对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进行透气,杜绝了蚜虫对马铃薯原原种的侵害,因渗水板表面开设有渗水孔,该设计提高了栽培箱对土壤的透水作用,本技术结构合理,光照均匀,浇水便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中光照取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的正视剖视图;图中:1-光照取暖机构、2-浇水机构、3-底座、4-马铃薯原原种、5-土壤、11-灯座、12-观察窗、13-保温罩、131-把手、14-透气口、141-防虫网、142-挡板、15-控制开关、16-日光灯、21-栽培箱、22-渗水板、221-渗水孔、23-储水槽、24-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铃薯原原种4培育用种箱,包括光照取暖机构1、浇水机构2、底座3、马铃薯原原种4以及土壤5,底座3上侧设置有浇水机构2,底座3上侧放置有土壤5,土壤5内部种植有马铃薯原原种4,土壤5上侧设置有光照取暖机构1。光照取暖机构1包括灯座11、观察窗12、保温罩13、透气口14、控制开关15以及日光灯16,土壤5上侧安装有保温罩13,保温罩13上端面安装有灯座11,保温罩13前端面设置有透气口14,保温罩13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12,透气口14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15,灯座11内部安装有日光灯1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光照不均匀的问题。浇水机构2包括栽培箱21、渗水板22、储水槽23以及喷头24,底座3上侧安装有栽培箱21,栽培箱21内部下侧设置有渗水板22,渗水板22下侧安装有储水槽23,栽培箱21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喷头24,该设计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马铃薯原原种进行浇水,解决了原有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浇水不方便的问题。灯座11内部设置有内螺纹与日光灯16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日光灯16与灯座11通过螺纹相连接,保温罩13上端面设置手,把手131设有两个,且两个把手131规格相同,透气口14内部设置有防虫网141,且防虫网141设有两层,透气口14上侧设置有挡板142,且挡板142与透气口14规格相匹配,渗水板22表面开设有渗水孔221,灯座11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5连接,控制开关15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喷头24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将底座3放在地上,然后将储水槽23放在底座3内部,再将栽培箱21放在底座3上并固定,然后将土壤5和马铃薯原原种4放进栽培箱21,通过螺纹将日光灯16安装在灯座11上,再握住把手131将保温罩13放在栽培箱21上侧,灯座11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15连接,控制开关15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连接,打开控制开关15,对栽培箱21内的马铃薯原原种4进行光照和加热,然后再通过观察窗12对栽培箱21内的马铃薯原原种4进行观察,通过移动挡板142,对栽培箱21进行透气,喷头24通过水管与外部水源连接,对栽培箱21内的马铃薯原原种4进行浇水,提高了本技术的浇水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包括光照取暖机构、浇水机构、底座、马铃薯原原种以及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浇水机构,所述底座上侧放置有土壤,所述土壤内部种植有马铃薯原原种,所述土壤上侧设置有光照取暖机构;/n所述光照取暖机构包括灯座、观察窗、保温罩、透气口、控制开关以及日光灯,所述土壤上侧安装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灯座,所述保温罩前端面设置有透气口,所述保温罩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透气口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座内部安装有日光灯;/n所述浇水机构包括栽培箱、渗水板、储水槽以及喷头,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栽培箱,所述栽培箱内部下侧设置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下侧安装有储水槽,所述栽培箱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喷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包括光照取暖机构、浇水机构、底座、马铃薯原原种以及土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侧设置有浇水机构,所述底座上侧放置有土壤,所述土壤内部种植有马铃薯原原种,所述土壤上侧设置有光照取暖机构;
所述光照取暖机构包括灯座、观察窗、保温罩、透气口、控制开关以及日光灯,所述土壤上侧安装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上端面安装有灯座,所述保温罩前端面设置有透气口,所述保温罩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透气口右侧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灯座内部安装有日光灯;
所述浇水机构包括栽培箱、渗水板、储水槽以及喷头,所述底座上侧安装有栽培箱,所述栽培箱内部下侧设置有渗水板,所述渗水板下侧安装有储水槽,所述栽培箱内部左右两侧安装有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原原种培育用种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占宏许锋
申请(专利权)人:陇西县渭北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