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奎专利>正文

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37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包括花盆体,所述花盆体的底部开有通孔,还包括与花盆体一体成型的防漏管;所述防漏管为空心管,防漏管的一端与花盆体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位于花盆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花盆底部增设呈L型的漏水管,使花盆浇水时水位线从原来的零水位(全部漏完)提高到L型水管的高度,根据这一水位线高度,提供了花盆每次浇水的参照量,保证了花盆每次浇水量的可控性,保证了花盆内水位线以下水的存留,这样既保证了花盆内土壤的湿润性和通透性,还避免了因过分浇水而造成土壤肥力的流失,节省了用水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住了土壤墒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属于植物种植

技术介绍
传统的花盆一般都在底部设有漏水孔,用于将多余的水流出,避免植物根部因排水不畅发生根部窒息、烂根的情况。常规的漏水孔是不封闭的,当花盆摆放在室内浇水时,容易出现脏水从漏水孔流出,且漏水孔的存在,容易导致肥料的流失。目前,防漏水花盆的专利较多,如防漏水的花盆(申请号为201720376373.8),花盆本体的底面部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还包括装设于花盆本体底面部下方的支架,所述支架内形成储水的腔室,所述通孔与该腔室相连通,达到了进而起到了在花盆内的水分能流入到支架内部进行储存。另有,一种防漏水花盆(申请号为201711433463.7),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置于外壳的内腔内,内胆的底侧外侧壁与外壳的内腔底端侧壁通过连接柱连接,内胆的底端外侧壁与外壳的低端内侧壁相距1-1.5cm,内胆的底端侧壁开有出水孔,内胆与外壳之间的空隙里填充有吸水海绵。上述各花盆的结构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有效解决植物种植中存在的漏水肥、烂根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包括花盆体,所述花盆体的底部开有通孔,还包括与花盆体一体成型的防漏管;所述防漏管为空心管,防漏管的一端与花盆体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位于花盆体的内部。作为优选,所述防漏管呈L形,防漏管包括与花盆体底部垂直的下管段、与下管段垂直的上管段;所述下管段与上管段为一体成型式。作为优选,所述花盆体呈倒圆台、倒棱台形。作为优选,所述花盆体的局部或整体的侧壁内设有侧腔,所述侧腔与花盆体的内腔连通。作为优选,所述侧腔内安装有液位显示装置。作为优选,所述花盆体、防漏管均为陶瓷材质。作为优选,所述通孔位于花盆体的底部中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花盆底部增设呈L型的漏水管,使花盆浇水时水位线从原来的零水位(全部漏完)提高到L型水管的高度,根据这一水位线高度,提供了花盆每次浇水的参照量,保证了花盆每次浇水量的可控性,保证了花盆内水位线以下水的存留,这样既保证了花盆内土壤的湿润性和通透性,还避免了因过分浇水而造成土壤肥力的流失,节省了用水量,降低了劳动强度,保住了土壤墒情。同时L型漏水管避免了传统花盆盆底存在的漏水孔垂直落土的缺陷,减少了水土流失,又避免了传统花盆需在盆底漏水孔上覆盖防漏物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视图;图中:1、花盆体,11、侧腔,2、防漏管,21、上管段,22、下管段,3、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包括花盆体1,所述花盆体1的底部中心开有通孔,还包括与花盆体1一体成型的防漏管2;所述防漏管2为空心管,防漏管2的一端与花盆体1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位于花盆体1的内部。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防漏管2呈L形,防漏管2包括与花盆体1底部垂直的下管段22、与下管段22垂直的上管段21;所述下管段22与上管段21为一体成型式。本技术通过在花盆底部增设与通孔连通且呈L型的漏水管,使花盆浇水时水位线从原来的零水位(全部漏完)提高到L型水管(约为下管段22长度)的高度,由于花盆底部水位线以下的存水量,彻底改变了传统花盆干湿不均匀的土壤状况,营造了类似于江南水乡土地的真实环境,使花木根系在极为自然的状态下健康有序的生长,从而使花木枝繁叶茂;由于本技术中保持在花盆水位线以下的存水量,延长了土壤湿润性、减少了浇花的次数,极大延长了浇水的周期,减轻了种花养花的负担,方便了花木种植的普及与推广。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花盆体1呈倒圆台、倒棱台形,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见的一些形状。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花盆体1的局部或整体的侧壁内设有侧腔11,所述侧腔11与花盆体1的内腔连通,根据需要,所述侧腔11内可以安装有液位显示装置,当向花盆内浇水时,水位线能实时的显示出来,提供了花盆每次浇水的参照量,保证了花盆每次浇水量的可控性。另外,也可以安装温湿度检测装置,以精确检测花盆内土壤的温湿度。作为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花盆体1、防漏管2均为陶瓷材质,便于采用模具大规模生产。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易加工的材质。本技术的花盆极大的扩充了传统花盆的应用范围,根据使用环境应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做成不同体积、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一系列产品,甚至根据需要利用反渗透原理可以加装水位观测装置,更便于集约化管理,便于自动化系统远程操控,提供大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可以应用在公共区域、道路两旁、铁路沿线、干旱缺水的西部地区,使大面积绿化、大面积植被成为可能,甚至将其埋在地下便可大面积种植农作物,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因其强大的保水保墒功能,一根水管便可造就大片绿洲。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包括花盆体(1),所述花盆体(1)的底部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花盆体(1)一体成型的防漏管(2);/n所述防漏管(2)为空心管,防漏管(2)的一端与花盆体(1)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位于花盆体(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包括花盆体(1),所述花盆体(1)的底部开有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花盆体(1)一体成型的防漏管(2);
所述防漏管(2)为空心管,防漏管(2)的一端与花盆体(1)底部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位于花盆体(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水肥防烂根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管(2)呈L形,防漏管(2)包括与花盆体(1)底部垂直的下管段(22)、与下管段(22)垂直的上管段(21);所述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奎
申请(专利权)人:赵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