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车
本技术涉及作业车。
技术介绍
就作业车而言,有时设置用于乘降驾驶部的乘降用踏板。乘降用踏板具有脚踏部。当乘降驾驶部时,驾驶员将脚放置于脚踏部。当将脚放置于脚踏部时,当脚过度向内侧进入时,不容易乘降驾驶部。而且,也可能导致驾驶员姿势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在乘降用踏板上脚过度地进入。(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技术的作业车的特征在于,具有:驾驶部;乘降用踏板,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以及机体框架,在机体左右方向端部沿着机体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乘降用踏板设置在远离所述机体框架的位置,在所述乘降用踏板和所述机体框架之间的与所述机体框架空出间隔的位置,以从机体左右方向内侧面对位于所述乘降用踏板的脚踏部的上方的脚踏空间的状态,具有支承于所述机体框架的纵壁部。根据本技术,由于以面对脚踏空间的状态具有纵壁部,因此,能够防止在乘降用踏板上脚过度地进入。并且,由于纵壁部设置在与机体框架空出间隔的位置,因此,与设置于机体的行驶装置之间的间隔较大,能够防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n具有:驾驶部;/n乘降用踏板,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以及/n机体框架,在机体左右方向端部沿着机体前后方向延伸,/n所述乘降用踏板设置在远离所述机体框架的位置,/n在所述乘降用踏板和所述机体框架之间的与所述机体框架空出间隔的位置,以从机体左右方向内侧面对位于所述乘降用踏板的脚踏部的上方的脚踏空间的状态,具有支承于所述机体框架的纵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驾驶部;
乘降用踏板,用于乘降所述驾驶部;以及
机体框架,在机体左右方向端部沿着机体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乘降用踏板设置在远离所述机体框架的位置,
在所述乘降用踏板和所述机体框架之间的与所述机体框架空出间隔的位置,以从机体左右方向内侧面对位于所述乘降用踏板的脚踏部的上方的脚踏空间的状态,具有支承于所述机体框架的纵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部以能够拆装的状态支承在所述机体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壁部经由支承机构支承在所述机体框架,
所述支承机构具有:套筒,设置于所述机体框架;棒状部件,设置于所述纵壁部,插入所述套筒;以及防脱部件,插入所述棒状部件所具有的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雄一郎,陈谢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